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卓楠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779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L型腔,所述L型腔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腔与竖直腔,所述水平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在对应位置均同轴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共同张紧套接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竖直腔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患者进行自主屈膝动作,并对患者臀部、背部进行按摩刺激,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患者临床表现为面瘫、偏瘫等,影响神经内科患者最大的就是肢体运动能力,在针对神经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借助外物对身体神经上进行刺激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而现有的辅助治疗装置通常为人工操作,不能达到自动刺激的目的,且功能单一。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第三主体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L型腔,所述L型腔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腔与竖直腔,所述水平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在对应位置均同轴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共同张紧套接有第一同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从左至右依次一体成型的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第三主体(3)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内开设有L型腔(4),所述L型腔(4)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腔与竖直腔,所述水平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与第二转轴(6)在对应位置均同轴固定套接有第一带轮(7),两个所述第一带轮(7)共同张紧套接有第一同步带(8),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端延伸至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曲柄(27),所述曲柄(27)远离第一转轴(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踏板(28),所述第二转轴(6)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竖直腔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5),所述第三转轴(15)外滑动套设有按摩辊(18),所述竖直腔的内壁开设有供按摩辊(18)转动的活动槽(20),所述按摩辊(18)的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按摩凸起(19),所述按摩辊(18)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两个环形的限位凸起(22),两个所述限位凸起(22)之间上下对称设置有移动板(21),所述移动板(21)与按摩辊(18)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21)与竖直腔间隙配合,所述竖直腔的前后内壁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23),且各移动板(21)与对应位置的螺纹杆(23)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5)与两个螺纹杆(23)连接有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纵向宽度小于第二主体(2)的纵向宽度,所述第二主体(2)的纵向宽度等于第三主体(3)的纵向宽度,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主体(3)的高度高于第二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卓楠
申请(专利权)人:彭卓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