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大范围空间内为多个无源电子标签提供电能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大范围空间内为多个无源电子标签提供电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将可识别目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RFID技术在包装零售、物品定位、智能交通、安防门禁、仓储物流、资产管理、图书馆借书系统等场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通常,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典型工作频率有:125/134.2kHz(低频)、6.78/13.56MHz(高频)、860/960MHz(超高频)、2.4GHz和5.8GHz(微波)。其中,高频频段没有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环境反射问题,在能量传输空间内不受人或物体的影响,在电磁兼容性、抗环境噪声、数据传输率等方面都有更好的特性。因此,高频频段的电子标签是实际应用中使用量最大的电子标签之一,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设计也成为当前射频识别系统发展的重点。
[0003]在高频系统中,读写器中的发射线圈和电子标签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大范围空间内为多个无源电子标签提供电能的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中间端,所述的发射端和接收端通过电磁感应耦合连接,以发射端为中心分布四个中间端,四个中间端均和发射端电磁感应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大范围空间内为多个无源电子标签提供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端包括读写器硬件系统、发射端补偿网络和发射线圈分段补偿网络,所述的发射线圈分段补偿网络包括n个发射线圈部分和n个发射补偿电容,n个发射线圈部分为一个发射线圈L
s
分为n个发射线圈部分,分别为L
s1
……
L
sn
,n个发射补偿电容分别为C
s1
……
C
sn
,n个发射线圈部分和n个发射补偿电容对应相间分布设置,且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读写器硬件系统、发射端补偿网络、发射线圈分段补偿网络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的发射线圈分段补偿网络两端连接发射端补偿网络,即发射补偿电容C
s1
和发射线圈部分L
sn
分别连接发射端补偿网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大范围空间内为多个无源电子标签提供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端包括m个接收单元,分别为A1……
A
m
,m个接收单元布置于空间任意位置,m表示无源电子标签的数量,设其中任意一个接收单元为A
b
,则接收单元A
b
包括负载R
b
、整流电路、接收端补偿网络和接收线圈L
b
,所述的负载R
b
两端连接整流电路,所述的整流电路连接接收端补偿网络,所述的接收端补偿网络连接接收线圈L
b
两端,接收线圈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奇,袁娅局,鲁思兆,许爽,喻兴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