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缺损修复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腔隙性骨缺损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缺损类型之一,目前因骨质疏松、骨肿瘤、骨髓炎、病理性骨折、创伤性骨折或手术清创等原因造成的腔隙性骨缺损患者逐年增加。且此类腔隙性骨缺损大多是缺损部位形状不规则,不易发生自愈合。如不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和干预会发展成节段性骨缺损,后期治愈难度更大。在腔隙性骨缺损修复中,骨材料的形态和植入方式直接影响到骨修复重建过程,临床上常采用人工骨水泥或同种、异种骨颗粒,结合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人工骨水泥常以生物陶瓷类为原料采用紧密填充法充填骨缺损的腔隙,这类材料多存在不可降解吸收或降解速率与新骨生成速率不匹配、内部缺少微孔结构不利于物质流通输送、骨结合能力差等缺点,使骨缺损修复效果不尽理想。来自于生物体的同种或异种骨颗粒,保留了骨骼中天然的无机物和内部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低免疫原性,降解速率与新骨生成速率可控,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颧骨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巯基壳聚糖5
‑
10wt%、温敏调节剂15
‑
20wt%、生物骨颗粒10
‑
20wt%、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敏调节剂选自α
‑
甘油磷酸钠、β
‑
甘油磷酸钠、甘露醇、木糖醇、山梨醇、三羟甲基乙烷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壳聚糖的巯基化度为800
‑
1000umol/g。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巯基壳聚糖溶于水中,配制巯基壳聚糖溶液;然后将所述生物骨颗粒溶于所述巯基壳聚糖溶液中,静置,过滤,得到骨颗粒
‑
巯基壳聚糖交联物;(2)将所述温敏调节剂溶于水中,配制温敏调节剂溶液,然后加入所述巯基壳聚糖和所述骨颗粒
‑
巯基壳聚糖交联物,振荡,得到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巯基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2
‑
5wt%的巯基壳聚糖溶液;所述生物骨颗粒与巯基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比为(1
‑
4):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静置温度为1
‑
5℃下,时间为8
‑
12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温敏调节剂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浓度8
‑
10wt%的温敏调节剂溶液;所述振荡时间为10
‑
20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待改性的温敏材料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然后在水浴条件下加入改性剂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体系;所述待改性的温敏材料为75
‑
93%脱乙酰度、分子量10
‑
50KDa的壳聚糖;(2)向所述混合体系中滴加催化剂,继续搅拌反应;将反应所得产物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去除未反应的所述改性剂,收集产物,得到伯氨基被巯基化的壳聚糖;(3)将巯基乙酸溶于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
‑
二甲氨基吡啶,活化羧基基团;然后再加入上述伯氨基被巯基化的壳聚糖,并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形成混合液;(4)将上述混合液蒸干,得到仲羟基被巯基化的壳聚糖改性物;然后烘干,得到巯基壳聚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待改性的温敏材料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质量比为(1
‑
3):20,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5。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注射温敏性自固化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李明,黄乃进,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