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6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执行机构,壳体内底部设有滑道,滑道外设有动力机构;滑道内沿集液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放置区、转运区、集液区和储存区;执行机构包括负压泵、打印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上的负压针头和第二夹持机构上的集液针头对应设在抽液点上方,负压针头和集液针头均向下贯穿集液瓶的瓶口膜插入瓶内;所述负压针头通过负压管与负压泵相连,集液针头通过集液管与刺破患者胸部或腹部的穿刺针头相连;所述打印机构设在封口点上方。本装置能够在医护人员对病人完成胸腹部穿刺后自动收集胸腹水,还可对集液瓶进行杀菌消毒,便于对收集好的胸腹水进行储存、送检处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恶性肿瘤以及其他疾病如肺炎、结核、心力衰竭、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以导致胸水、腹水,胸水会导致病人呼吸困难并伴有胸痛、咳嗽等症状,腹水会导致病人腹胀、腹痛、水肿、尿量减少、呼吸困难、营养不良等症状,有时胸水或腹水给病人带来的危害远大于疾病本身,因此,医生往往会采取抽出一定量胸水或腹水的方法减轻、消除病人的痛苦,同时抽出的胸水或腹水可用于各项指标的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可以调整治疗方案,加快治疗进程使病人尽早痊愈。
[0003]目前,抽取胸水或腹水的传统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对病人胸部或腹部进行穿刺然后人工操作多次抽吸才能完成,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如果病人的胸水或腹水具有传染性,那么医护人员长时间接触会导致被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在为病人抽取胸水或腹水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医护人员的宝贵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护人员被具有传染性的胸腹水传染的风险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本装置能够在医护人员对病人完成胸腹部穿刺后自动收集胸腹水,还可对集液瓶进行杀菌消毒,便于对收集好的胸腹水进行储存、送检处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执行机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控制面板,壳体侧面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密封窗;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放置集液瓶的滑道,滑道外设有推动集液瓶向前动作的动力机构;所述滑道内沿集液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放置区、转运区、集液区和储存区,未使用的集液瓶放在放置区,采液完成的集液瓶处于储存区;所述集液区沿集液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等待点、抽液点以及封口点;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负压泵、打印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动作端固定的负压针头和第二夹持机构动作端固定的集液针头对应设在抽液点上方,负压针头和集液针头均向下贯穿集液瓶的瓶口膜插入瓶内;所述负压针头通过负压管与负压泵相连,集液针头通过集液管与刺破患者胸部或腹部的穿刺针头相连;所述打印机构设在封口点上方;所述动力机构、负压泵、打印机构和两个夹持机构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方形设计,第二挡板设在第一挡板内;所述滑道结构呈“回”型。
[0007]优选地,动力机构包括四个对应设在第一挡板四角处的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输出
端上安装的推板贯穿第一挡板伸入滑道内。
[0008]优选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连在第一电机输出端,所述负压针头可拆卸安装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连在第二电机输出端,所述集液针头可拆卸安装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
[0009]优选地,负压针头的针尖处固连有液位探针。
[0010]优选地,集液瓶内负压针头伸入高度大于集液针头。
[0011]优选地,执行机构上方的壳体内水平固定设有隔层板;所述打印机构包括打印机、卷轴、卷轴电机、封口压板和第二推杆,打印机的标签胶带垂直穿过封口点上方的滑道后与壳体内壁上安装的卷轴相连,卷轴与卷轴电机动力相连;与封口点相对应的封口压板设在隔层板下方,并与隔层板上安装的第二推杆输出端相连。
[0012]优选地,集液区上方设有消毒装置。
[0013]优选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板和紫外灯。
[0014]优选地,储存区向下开设的凹槽内设有储存箱,采液完成的集液瓶放置在储存箱中。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 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电机带动对应转动杆转动,进而使转动杆带动两个针头向下动作,刺破集液瓶的瓶口膜并深入瓶内,在医护人员对病人完成胸腹部穿刺后通过负压泵的动作即可收集胸腹水,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0016]2.通过第一推杆输出端上安装的推板贯穿第一挡板伸入滑道内,通过滑道每条边上的第一推杆的动作,可实现滑道内集液瓶的逆时针运输操作,进而使集液瓶在滑道内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运输,提高集液瓶的输送效率。
[0017]3. 集液针头通过集液管与刺破患者胸部或腹部的穿刺针头相连,负压泵动作,由负压针头将集液瓶向外抽负压,连接穿刺针头的集液管向瓶内开始抽胸水或腹水,不需要医护人员全程接触患者,避免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保障了其生命健康安全。
[0018]4. 集液瓶内负压针头伸入高度大于集液针头。集液针头末端没有安装液位探针,集液针头较长能向下更深入集液瓶中,且与瓶底留有一定空隙,可避免胸腹水飞溅到负压针头的液位探针上引起控制系统判断错误。
[0019]5. 由于拔针头操作会使少量胸腹水被集液针头或液位探针带出集液瓶而滴落在平外的滑道上,为了杀菌消毒,在等待点、抽液点、封口点正上方的隔层板上安装有包括消毒板和紫外灯的消毒装置,能够消灭集液区的细菌病毒。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层板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负压针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包括设在壳体1内的执行机构,壳体1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1、控制开关12和报警器13,控制面板11采用集成有处理器的触屏显示器。控制面板11下方的隔层上安装有为设备各单元供电的可充电电池。壳体1上设有为可充电电池充电的插口14。壳体1内底部设有方形设计的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第二挡板22小于第一挡板21并设于第一挡板21内,进而在第一挡板21和第二挡板22之间形成“回”型的滑道20,集液瓶3在滑道20内进行滑动运输。
[0022]滑道20外设有推动集液瓶3向前动作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四个对应设在第一挡板21四角处的第一推杆23,相邻两个第一推杆23互相垂直,每个第一推杆23与方形滑道20的一条边相对应。第一推杆23采用电动伸缩杆。第一推杆23输出端上安装的推板231贯穿第一挡板21伸入滑道20内,通过滑道20每条边上的第一推杆23的动作,可实现滑道20内集液瓶3的逆时针运输操作,进而使集液瓶3在滑道20内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运输,提高集液瓶3的输送效率。
[0023]如图2所示,滑道20内沿集液瓶3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放置区201、转运区202、集液区203和储存区204。未使用的集液瓶3放在放置区201,通过第一推杆23动作,将干净的集液瓶3通过转运区202输送至集液区203进行液体采集,采液完成的集液瓶3推送至储存区204。储存区204向下开设的凹槽内设有储存箱8,储存箱8侧面开口嵌入凹槽内,储存箱8底面内与滑道20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对应第一推杆23动作将采完液封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壳体内的执行机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控制面板,壳体侧面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密封窗;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放置集液瓶的滑道,滑道外设有推动集液瓶向前动作的动力机构;所述滑道内沿集液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放置区、转运区、集液区和储存区,未使用的集液瓶放在放置区,采液完成的集液瓶处于储存区;所述集液区沿集液瓶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等待点、抽液点以及封口点;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负压泵、打印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动作端固定的负压针头和第二夹持机构动作端固定的集液针头对应设在抽液点上方,负压针头和集液针头均向下贯穿集液瓶的瓶口膜插入瓶内;所述负压针头通过负压管与负压泵相连,集液针头通过集液管与刺破患者胸部或腹部的穿刺针头相连;所述打印机构设在封口点上方;所述动力机构、负压泵、打印机构和两个夹持机构均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为方形设计,第二挡板设在第一挡板内;所述滑道结构呈“回”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腹水自动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四个对应设在第一挡板四角处的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输出端上安装的推板贯穿第一挡板伸入滑道内。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鑫谷倬宇马骞万佳佳娄筱寒姚晓含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