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56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船用钢质门包括门体、安装框、加热件和保温胶带。门体包括本体以及外延边,本体沿周向外延有外延边;安装框沿门体的周向围设在门体上,且安装框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本体与外延边,安装框、本体以及外延边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加热件置于容纳腔内,并沿容纳腔延伸,加热件朝向安装框的一侧贴覆有保温胶带,保温胶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本体与外延边,以将加热件固定在门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以实现门体边缘的温度较高,避免了门体周围结冰,保证了门体能够及时打开,降低了对逃生或应急操作的影响。对逃生或应急操作的影响。对逃生或应急操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

技术介绍

[0002]船舶航行在南极或北极等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海域,逃生门或应急操作门等如不进行防结冰或除冰处理,容易被冰冻,导致门无法及时打开,影响逃生或应急操作。
[0003]目前,门除冰的解决方案主要靠人力用榔头或其他工具进行手动除冰或用蒸汽除冰,其效果差,除冰时间长,容易破坏门框结构,更关键的是影响逃生几率或应急操作。
[0004]基于此,亟需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钢质门及船舶,以实现门体边缘的温度较高,避免了门体周围结冰,保证了门体能够及时打开,降低了对逃生或应急操作的影响。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船用钢质门,包括:
[0008]门体,包括本体以及外延边,所述本体沿周向外延有所述外延边;
[0009]安装框,沿所述门体的周向围设在所述门体上,且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外延边,所述安装框、所述本体以及所述外延边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
[0010]加热件,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沿所述容纳腔延伸,所述加热件朝向所述安装框的一侧贴覆有保温胶带,所述保温胶带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外延边,以将所述加热件固定在所述门体上。
[0011]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件,所述外延边上设有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沿所述门体的周向环形设置,所述安装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
[0012]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安装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安装框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0013]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安装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安装框之间均设置有保温密封层。
[0014]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船用钢质门还包括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框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接线端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
[0015]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0016]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框上贴覆有保温层。
[0017]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贴覆于所述安装框的内侧壁上。
[0018]作为一种船用钢质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胶带沿所述容纳腔延伸;或,所述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用钢质门。具体地,如图1

图3所示,船用钢质门包括门体1、安装框2和加热件3。门体1包括本体11以及外延边12,本体11沿周向外延有外延边12。安装框2沿门体1的周向围设在门体1上,且安装框2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本体11与外延边12,安装框2、本体11以及外延边12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10。加热件3置于容纳腔10内,并沿容纳腔10延伸,加热件3朝向安装框2的一侧贴覆有保温胶带4,保温胶带4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本体11与外延边12,以将加热件3固定在门体1上。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船用钢质门,包括门体1、安装框2和加热件3,安装框2与门体1的本体11以及外延边12围成容纳腔10,使得容纳腔10沿门体1的周向设置,加热件3置于容纳腔10内并沿容纳腔10延伸,使得加热件3沿周向围设在门体1上,保证了门体1边缘的温度较高,避免了门体1周围结冰,保证了门体1能够及时打开,降低了对逃生或应急操作的影响,而且避免了破坏门体1结构,保证了门体1的耐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安装框2也能够保护加热件3,保证了加热件3的耐用性,降低了加热件3损坏的可能性。将加热件3朝向安装框2的一侧贴附有保温胶带4,降低了加热件3朝向安装框2一侧表面的散热速度,保证了加热件3的大部分热量传递至外延边12与本体11,保证了门体1边缘的较高温度,也降低了对于加热件3的功率的需求,降低了能耗。
[0040]在本实施例中,外延边12位于本体11的一侧,外延边12的一侧面与本体11的一侧面平齐,外延边12与本体11的侧壁垂直连接。当门体1安装在船体舱壁上的门框时,外延边12位于门体1朝向舱壁外部的一侧,门框与外延边12贴合或抵接,使得门体1实现封堵门框的作用。安装框2设置于外延边12朝向舱室内的一侧。其中门体1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1]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3采用电伴热带,便于沿门体1的周向布置。具体地,船用钢质门还包括接线盒7,接线盒7包括第一接线端71和第二接线端72,第一接线端71与第二接线端72电性连接,加热件3的一端伸出安装框2连接于第一接线端71,第二接线端72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其中接线盒7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加热件3的另一端设置有电伴热尾端盒9。
[0042]进一步地,安装框2上开设有穿孔供加热件3穿出,且在穿孔的孔壁上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的内壁连接于加热件3。设置密封环,提高了容纳腔10的密封性,避免了容纳腔10内的热量通过穿孔散出,保证了加热件3对于门体1边缘的加热作用。
[0043]优选地,保温胶带4沿容纳腔10延伸,能够将加热件3完全包覆在保温胶带4内部,进一步保证了对于加热件3的保温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温胶带4还可沿加热件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段,简化了将加热件3固定在门体1上的操作,利于生产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保温胶带4可设置为铝箔保温胶带,其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4]优选地,本体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件51,外延边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件52,第一安装件51与第二安装件52均沿门体1的周向环形设置,安装框2的一侧与第一安装件51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安装件52连接。在门体1上设置第一安装件51以及第二安装件52,能够避免对于门体1本身的结构的破坏,保证了门体1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实用性。具体地,第一安装件51与第二安装件52采用金属结构,与门体1均采用焊接连接。第一安装件51与本体11的侧壁垂直连接并与外延边12间隔设置,第二安装件52设置于外延边12朝向安装框2的一侧。第一安装件51和第二安装件52均采用SUS316L材质,较为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钢质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1),包括本体(11)以及外延边(12),所述本体(11)沿周向外延有所述外延边(12);安装框(2),沿所述门体(1)的周向围设在所述门体(1)上,且所述安装框(2)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11)与所述外延边(12),所述安装框(2)、所述本体(11)以及所述外延边(12)之间围合形成容纳腔(10);加热件(3),置于所述容纳腔(10)内,并沿所述容纳腔(10)延伸,所述加热件(3)朝向所述安装框(2)的一侧贴覆有保温胶带(4),所述保温胶带(4)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11)与所述外延边(12),以将所述加热件(3)固定在所述门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钢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件(51),所述外延边(12)上设有第二安装件(52),所述第一安装件(51)与所述第二安装件(52)均沿所述门体(1)的周向环形设置,所述安装框(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安装件(5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安装件(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钢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51)与所述安装框(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安装件(52)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朋张立军张骥伟宋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