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753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血浆蛋白组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肥胖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S2:筛选出与血浆蛋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呈显著性相关的SNPs;S3:对呈显著性相关的SNPs进行筛选得到独立的SNPs,并对独立的SNPs去除水平多效性;S4: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因果关联推断得到与肥胖相关性状具有因果关联的血浆蛋白;S5: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显著因果关联的结构和模式;S6: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探索肥胖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关联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获得与肥胖相关性状具有因果关联的血浆蛋白,并得到确定的血浆蛋白与肥胖相关性状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也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与2型糖尿病(T2D)、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某些形式的癌症等有关。除上述疾病外,肥胖还将带来许多心理问题和经济负担。相关研究表明,截至2015年,全球约有1.077亿儿童和6.037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总体患病率分别为5.0%和12.0%。据报道,超重和肥胖每年可导致280万人死亡,是全球第五大死亡风险。
[0003]我们经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给肥胖症分级,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的比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肥胖的定义,BMI≥25被视为超重,BMI≥30被定义为肥胖症。尽管BMI在许多研究中被广泛用作评估整体肥胖状况的测量方法,但它并不被认为是测量肥胖的理想表征。因为体重主要由脂肪量和瘦肉量组成,而脂肪量和瘦肉量有不同的遗传机制和临床后果。从腰围/臀围(WHR,腰臀比)、体脂率、体脂质量(BFM)和体无脂质量等多个维度测量肥胖,可以避免使用单一性状测量肥胖的局限性,使解释更具有说服力。
[0004]蛋白质是生物体代谢状态的一个很好的代表,是药用靶点的主要来源。一项双胞胎研究表明,血浆蛋白水平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脂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重链病蛋白的遗传率分别约为66.3%和65.4%(Liu,Y.,et al.,Quantitative variability of 342plasma proteins in a human twin population.Mol Syst Biol,2015.11(1):p.786.)。最近一项研究根据494名肥胖受试者的1192个蛋白质进行了蛋白质数量性状位点(pQTL)分析,结果发现BMI与蛋白质水平有关(Carayol,J.,et al.,Protei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study in obesity during weight

loss identifies a leptin regulator.Nat Commun,2017.8(1):p.2084.)。Geyer,P.E.,et al.,Proteomics reveals the effects of sustained weight loss on the human plasma proteome.Mol Syst Biol,2016.12(12):p.901.研究表明减肥可以影响个人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Riuzzi,F.等人发现充分的证据表明S100蛋白家族,一种Ca
2+
结合蛋白与脂肪生成和肥胖有关(Riuzzi,F.,et al.,S100 proteins in obesity:liaisons dangereuses.Cell Mol Life Sci,2020.77(1):p.129

147.)。Weiss,R.等人发现,肥胖的严重程度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相关(Weiss,R.,et al.,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 Engl J Med,2004.350(23):p.2362

74.)。Jawed,S.等人发现,肥胖者的表面活性剂蛋白

D的浓度较低,与BMI呈负相关(Jawed,S.,N.Mannan,and M.A.Qureshi,Association Of Surfactant Protein

D With Obesity.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16.28(3):p.489

492.)。然而,上述蛋白质与肥胖之间的关联是通过观察研究获得的,可能存在混杂的问题,蛋白质和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确。
[0005]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是一种有效利用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IV)来评估特定风险因素与所关注特征/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的方法。遗传变异在出生时即随机分配且在一生中都是不变的,不受混杂因素如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作IV。工具变量中可以包括多个遗传变异位点,记为IVs。MR分析是一种以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推断暴露因素与结局变量的因果关系的方法,能够克服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所导致的偏倚。以前的研究表明,宿主的遗传变异会影响肥胖相关性状和血浆蛋白的表达。以血浆蛋白与肥胖相关性状的关系为例,血浆蛋白与肥胖相关性状的因果关系是指血浆蛋白丰度为因,肥胖相关性状为果;而血浆蛋白与肥胖相关性状的反向因果关系是指肥胖相关性状是因,血浆蛋白丰度是果,即肥胖相关性状影响血浆蛋白丰度。MR分析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i)IVs与暴露因素密切相关;ii)IVs与影响“暴露

结局”关系的混杂因素相互独立;iii)IVs

结局关联仅通过暴露介导,而不是任何其他途径。SNP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为一种常见的遗传变异位点。
[0006]现有技术的缺点:1)观察性研究易受混杂因素的影响;2)观察性研究无法排除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3)现有研究不能全面评估蛋白对不同肥胖相关性状(身体组分)的影响;4)现有研究样本量较小,检验功效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基于大规模人群样本进行整合分析,能够获得与肥胖相关性状具有因果关联的血浆蛋白,并得到确定的血浆蛋白与肥胖相关性状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0008]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获得血浆蛋白组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肥胖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
[0011]S2:筛选出与血浆蛋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呈显著性相关的SNPs;
[0012]S3:对呈显著性相关的SNPs进行筛选得到独立的SNPs,并对独立的SNPs去除水平多效性;
[0013]S4: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因果关联推断得到与肥胖相关性状具有因果关联的血浆蛋白;
[0014]S5: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显著因果关联的结构和模式;
[0015]S6: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探索肥胖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关联性。
[0016]SNP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常用的遗传变异位点。
[0017]所述肥胖相关性状包括肥胖、BMI、臀围、腰围、腰臀比、全身脂肪量、体脂率、全身去脂量、躯干脂肪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血浆蛋白组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肥胖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S2:筛选出与血浆蛋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呈显著性相关的SNPs;S3:对呈显著性相关的SNPs进行筛选得到独立的SNPs,并对独立的SNPs去除水平多效性;S4: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通过因果关联推断得到与肥胖相关性状具有因果关联的血浆蛋白;S5: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估显著因果关联的结构和模式;S6: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探索肥胖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关联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胖相关性状包括肥胖、BMI、臀围、腰围、腰臀比、全身脂肪量、体脂率、全身去脂量、躯干脂肪量、躯干脂肪率、躯干去脂量、左臂脂肪量、左臂脂肪率、左臂去脂量、右臂脂肪量、右臂脂肪率、右臂去脂量、左腿脂肪量、左腿脂肪率、左腿去脂量、右腿脂肪量、右腿脂肪率和右腿去脂量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结局变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浆蛋白中,FST与躯干去脂量呈显著负相关,FST与全身去脂量呈显著负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浆蛋白中,IGFBP1与躯干去脂量呈显著负相关,IGFBP1与全身去脂量呈显著负相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浆蛋白中,RSPO3与腰臀比呈显著正相关。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整合分析血浆蛋白组、基因组和肥胖相关性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育芳韩白雪张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