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吸附协同作用进行转化Cr(VI)
‑
固定Cr(III)的多层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Cr(VI)污水处理材料,特别涉及多层Cr(VI)光催化还原协同Cr(III)固定的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产生的重金属离子Cr主要存在于水生环境(地表和地下水)中,存在形式包括三价铬和六价氧化态的铬,Cr(VI)对生物体的毒性也是Cr(III)的500
‑
1000倍,在水生环境中也更具可溶性和流动性,而长期暴露于溶液中的Cr(III)物种也会导致健康问题,如癌症和皮肤过敏反应,且有再次氧化成Cr(VI)的可能。因此,发展高效的Cr(VI)固定技术迫在眉睫。
[0003]吸附技术因其简单、高效和吸附剂再生潜力而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技术之一。一些微纳米材料对于Cr(VI)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但还要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再利用能力,这些粉末状吸附剂不能实现剧毒Cr(VI)的转化,也不方便再次回收,尽管目前报道了还原吸附协同的光催化剂,但还原能力有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吸附协同作用进行转化Cr(VI)
‑
固定Cr(III)的多层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光催化性能的催化层A和具有吸附作用的吸附层B,所述催化层A位于体系上层,能够吸收可见光,将Cr(VI)还原为毒性较小的Cr(III),所述吸附层B位于体系的中层或下层,能够有效吸附所还原的Cr(III)。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吸附协同作用进行转化Cr(VI)
‑
固定Cr(III)的多层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层A与吸附层B之间无任何连接剂,催化层A直接位于吸附层B之上;根据实际Cr(VI)污水情况,可自由调节层数。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吸附协同作用进行转化Cr(VI)
‑
固定Cr(III)的多层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2层催化层A、1层吸附层B,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催化层A、吸附层B、催化层A;或包括多层的2层催化层A、2层吸附层B、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催化层A、吸附层B、催化层A、吸附层B。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吸附协同作用进行转化Cr(VI)
‑
固定Cr(III)的多层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层A为采用柔性基底材料负载光催化剂;所述吸附层B采用柔性的基底材料负载吸附材料,或直接采用柔性的吸附材料。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催化吸附协同作用进行转化Cr(VI)
‑
固定Cr(III)的多层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催化层A采用三嗪基共价有机框架COF、铁酸镁、石墨
‑
氮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光催化剂;柔性基底材料选择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书,徐梦,王金淑,李嘉宇,杨海琪,沈田,杨晨,郭展展,杜玉成,李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