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驱动机构及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36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驱动机构及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属于运动引导技术领域,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部分分隔设置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动力源,设于所述安装板;直线推动件,由所述直线动力源驱动,且沿所述直线轨道移动设置;第一连杆,与所述直线推动件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呈角度设置且固定连接,并沿所述曲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用以设置工作头;其中,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曲线轨道的运动轨迹使得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直线推动件实现旋转关系,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工作头按既定轨迹运动。作头按既定轨迹运动。作头按既定轨迹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驱动机构及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运动引导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旋转驱动机构及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装备中,大都采用机械手、多个机械臂的方式实现末端工作头的位置改变,在每个关节处设置旋转电机,能够实现关节臂的旋转,支持工作头旋转移动至目标位置。例如,为了检测水泥罐的物料筒内的物料情况,通常在物料筒以外的位置设置拍摄机构,该拍摄机构在使用时伸入到物料筒内,在不使用时,收置在物料筒外,该拍摄机构包括直线关节臂、两个旋转关节臂以及设于末端旋转关节臂端部的摄像头,从而实现摄像头不触碰物料筒的运行轨迹。但是,上述驱动方式需要配置较多数量的旋转电机,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驱动机构及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旨在解决传统驱动方式需要配置较多数量的旋转电机,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部分分隔设置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动力源,设于所述安装板;直线推动件,由所述直线动力源驱动,且沿所述直线轨道移动设置;第一连杆,与所述直线推动件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呈角度设置且固定连接,并沿所述曲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用以设置工作头;其中,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曲线轨道的运动轨迹使得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直线推动件实现旋转关系,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工作头按既定轨迹运动。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首端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末端所述第三连杆用以设置工作头。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首端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均通过旋转电机转动连接。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还设有联动轨道,所述联动轨道和所述曲线轨道至少部分地分别设于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四连杆,沿所述联动轨道自由移动,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五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转动连接;以及第六连杆,与所述第五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用以设置工作头;其中,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六连杆的运动轨迹使得所述第六连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实现旋转关系。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连杆包括:第一子连杆,与所述第五连杆转动连接;以及第二子连杆,与所述第一子连杆呈角度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杆远离所
述第一子连杆的端部用以设置工作头;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杆或所述第二子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轨道包括一个直线段,或者,所述联动轨道包括一个曲线段,或者,所述联动轨道包括彼此衔接的至少一个直线段和至少一个曲线段。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动轨道为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四连杆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柱;所述曲线轨道为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杆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配合柱。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直线轨道为开设于所述安装板的T型槽,所述直线推动件具有与所述T型槽滑动配合的T型凸块。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曲线轨道包括彼此衔接的至少一个直线段和至少一个曲线段。
[0014]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驱动机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驱动机构,在安装板上设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利用直线动力源和直线推动件实现第一连杆在直线轨道方向上的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杆也在直线轨道方向上移动,由于第二连杆同时限位于曲线轨道,因此,在第二连杆的移动过程中,使得第一连杆和直线推动件之间发生旋转,替代了旋转电机,在实现旋转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运动轨迹可靠性更高;同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设置工作头,能够和第一驱动组件共同配合,实现工作头的收放和展出效果,占用空间更小,灵活度更高。
[0015]在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工作头,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端部,所述工作头的旋转轨迹与所述曲线轨道的曲线控制轨迹相匹配。
[0016]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采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二者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旋转驱动机构在部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旋转驱动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所示旋转驱动机构在部分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旋转驱动机构
ꢀꢀꢀꢀ
110、安装板
ꢀꢀꢀꢀꢀꢀꢀꢀꢀꢀꢀꢀꢀꢀꢀꢀ
111、直线轨道
[0027]112、曲线轨道
ꢀꢀꢀꢀꢀꢀꢀꢀ
113、联动轨道
ꢀꢀꢀꢀꢀꢀꢀꢀꢀꢀꢀꢀꢀꢀ
120、第一驱动组件
[0028]121、直线推动件
ꢀꢀꢀꢀꢀꢀ
122、第一连杆
ꢀꢀꢀꢀꢀꢀꢀꢀꢀꢀꢀꢀꢀꢀ
123、第二连杆
[0029]130、第二驱动组件
ꢀꢀꢀꢀ
131、第三连杆
ꢀꢀꢀꢀꢀꢀꢀꢀꢀꢀꢀꢀꢀꢀ
132、第四连杆
[0030]133、第五连杆
ꢀꢀꢀꢀꢀꢀꢀꢀ
134、第六连杆
ꢀꢀꢀꢀꢀꢀꢀꢀꢀꢀꢀꢀꢀꢀ
135、第一子连杆
[0031]136、第二子连杆
ꢀꢀꢀꢀꢀꢀ
200、工作头旋转驱动系统
ꢀꢀꢀꢀ
210、工作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板设有至少部分分隔设置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动力源,设于所述安装板;直线推动件,由所述直线动力源驱动,且沿所述直线轨道移动设置;第一连杆,与所述直线推动件转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呈角度设置且固定连接,并沿所述曲线轨道自由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用以设置工作头;其中,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曲线轨道的运动轨迹使得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所述直线推动件实现旋转关系,且使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工作头按既定轨迹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首端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末端所述第三连杆用以设置工作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杆之间、首端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均通过旋转电机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还设有联动轨道,所述联动轨道和所述曲线轨道至少部分地分别设于所述直线轨道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四连杆,沿所述联动轨道自由移动,且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五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转动连接;以及第六连杆,与所述第五连杆转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用以设置工作头;其中,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森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