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08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包括珍珠棉层、第一抑菌层、第二抑菌层、第一吸湿层、第三抑菌层、第四抑菌层和第二吸湿层,所述第一抑菌层和所述第三抑菌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抑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抑菌层的上面,所述第一吸湿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抑菌层的上面,所述第三抑菌层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的下面,所述第四抑菌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抑菌层的下面,所述第二吸湿层设置在所述第四抑菌层的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复杂,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
,具体涉及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

技术介绍

[0002]珍珠棉为聚乙烯发泡棉,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具有隔水防潮。防震、隔音、保温、韧性强、抗撞力强等诸多优点,亦具有很好的抗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坐垫、抱枕等产品的包装,由于EPE珍珠棉发泡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包装、填充材料,它的优越特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因此它的使用将不断扩大和创新,但是在抑菌除臭方面,珍珠棉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包括珍珠棉层、第一抑菌层、第二抑菌层、第一吸湿层、第三抑菌层、第四抑菌层和第二吸湿层,所述第一抑菌层和所述第三抑菌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抑菌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抑菌层的上面,所述第一吸湿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抑菌层的上面,所述第三抑菌层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的下面,所述第四抑菌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抑菌层的下面,所述第二吸湿层设置在所述第四抑菌层的下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抑菌层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容纳有抗菌银。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抑菌层和所述第一吸湿层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抑菌层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容纳有抗菌银。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抑菌层和所述第二吸湿层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湿层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吸湿层的下表面均涂有抗菌涂层。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湿层内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若干个透气孔均向上延伸至所述抗菌涂层的表面。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湿层内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若干个透气孔均向下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抗菌涂层的表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抑菌层和所述第三抑菌层均为海藻纤维,所述第二抑菌层和所述第四抑菌层均为天然竹纤维。
[001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本技术中设有不同的抑菌层,能够有效提高抑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列表:珍珠棉层1、第一抑菌层2、第二抑菌层3、第一隔离层31、第一容纳槽32、抗菌银33、第一吸湿层4、透气孔41、抗菌涂层5、第三抑菌层6、第四抑菌层7、第二隔离层71、第二容纳槽72、第二吸湿层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参考图1至图4,如图1所示的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包括珍珠棉层1、第一抑菌层2、第二抑菌层3、第一吸湿层4、第三抑菌层6、第四抑菌层7和第二吸湿层8,所述第一抑菌层2和所述第三抑菌层6分别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抑菌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抑菌层2的上面,所述第一吸湿层4设置在所述第二抑菌层3的上面,所述第三抑菌层6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1的下面,所述第四抑菌层7设置在所述第三抑菌层6的下面,所述第二吸湿层8设置在所述第四抑菌层7的下面,所述第一抑菌层2和所述第三抑菌层6上下对称,所述第二抑菌层3和所述第四抑菌层7上下对称,所述第一吸湿层4和所述第二吸湿层8上下对称。
[0024]如图2,所述第二抑菌层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纳槽32,所述第一容纳槽32内容纳有抗菌银33,所述抗菌银33能够达到很好的抗菌效果。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抑菌层3和所述第一吸湿层4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31,所述第一隔离层31附着在第二抑菌层3的表面,能够帮助抗菌银33存留在所述第二抑菌层3内,从而使得抗菌效果更好。
[0026]优选地,所述第四抑菌层7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容纳槽72,所述第二容纳槽72内容纳有抗菌银33,所述第四抑菌层7和所述第二抑菌层3的结构相同。
[0027]优选地,所述第四抑菌层7和所述第二吸湿层8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71。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湿层4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吸湿层8的下表面均涂有抗菌涂层5,所述抗菌涂层5能够提高上下表面的抗菌效果。
[0029]如图3,所述第一吸湿层4内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1,若干个透气孔41均向上延伸至所述抗菌涂层5的表面。
[0030]如图4,所述第二吸湿层8内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41,若干个透气孔41均向下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抗菌涂层5的表面,所述透气孔41能够提高第一吸湿层4和第二吸湿层8的透气性,从而加快珍珠棉层1内部的湿气从排气孔41排出,此外,提高透气孔41还能使得抗菌银33产生抗菌作用。
[0031]优选地,所述第一抑菌层2和所述第三抑菌层6均为海藻纤维,所述第二抑菌层3和所述第四抑菌层7均为天然竹纤维,海藻纤维和天然竹纤维均具有很好的抑菌除臭效果,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的抑菌性。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其特征在于,包括珍珠棉层(1)、第一抑菌层(2)、第二抑菌层(3)、第一吸湿层(4)、第三抑菌层(6)、第四抑菌层(7)和第二吸湿层(8),所述第一抑菌层(2)和所述第三抑菌层(6)分别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第二抑菌层(3)设置在所述第一抑菌层(2)的上面,所述第一吸湿层(4)设置在所述第二抑菌层(3)的上面,所述第三抑菌层(6)设置在所述珍珠棉层(1)的下面,所述第四抑菌层(7)设置在所述第三抑菌层(6)的下面,所述第二吸湿层(8)设置在所述第四抑菌层(7)的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抑菌层(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容纳槽(32),所述第一容纳槽(32)内容纳有抗菌银(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抑菌层(3)和所述第一吸湿层(4)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除臭型珍珠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哲伟程卫家谢成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富福建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