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79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断面、层位模型;(2)地层泥质含量模型;(3)地应力场与地层流体压力模型;(4)断面参数刻画;(5)评价参数提取;(6)断面封闭模型建立。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利用断面泥质含量、滑动趋势、膨胀趋势三个参数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地层泥质含量、断层空间发育特征(走向、倾向、断距)、地应力以及地层流体压力等因素对断层封闭性的控制作用。对于全面、正确理解断层封闭主控因素、预测潜在断层封闭性具有重要帮助。帮助。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资源地质勘探评价领域及生态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 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断层是地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分割地层的构造。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及不同地质条件下, 断层可具有封闭地层流体与输导地层流体两种不同的状态。具有较好封闭性的断层对于断层 油气藏的形成至关重要。此外,废弃油气田中具有强封闭能力的断层圈闭也是危险废弃物处 理以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的重要靶区。正确评价断层封闭性除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外也具有 显著的社会价值。
[0003]随着人们对断层认识的加深,影响断层封闭能力的因素及评价方法也不断变化。早期认 为断层是一个剪切面,低渗透层与储层对接是导致断层封闭的主要原因,利用三角图解模拟 断面两侧地层接触特征是断层封闭性的主要研究、评价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到 断层不仅是一个简单平面,而是一个包含断层核和破碎带的二维结构,断面空间形态(倾向、 倾角、埋深)、规模、地层岩性、地层流体压力、地应力均对断层封闭性造成影响。评价对象 逐渐变为断裂带岩性、断面应力等要素。诸如SSF、SGR、断面正应力、断

储排替压力差等 参数逐渐被用来评价断层的封闭性。
[0004]然而,目前主要的评价模型大多将重点放在断层岩岩性及断面正应力特征(断面紧闭性), 忽略沿断层方向的稳定性对封闭性的影响。普遍认为处于沿断面滑动状态的断层对流体起输 导作用(不具有封闭性),趋于滑动(即不稳定)的断层封闭封闭性也弱。断层的稳定性缺乏 有效表征。另外,在多个参数均影响断层封闭性的背景下,明确各参数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建立定量评价指标,对于准确认识断层封闭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缺乏基于断面岩性、稳定性及断面紧性综合评价断层封 闭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0006]具体实现技术方案如下:
[0007](1)构建断面、层位模型:
[0008]主要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对目标断层及地层进行精细解释,刻画断层面在空间不同位 置处的走向、倾向、倾角及断层断距特征;
[0009]上述步骤(1)中,利用地震解释软件,对三维地震数据体以3~5道为间隔进行解释,实 现对研究区断层、地层的高精度刻画,从而重点获得地层的空间分布,断层的走向、倾向、 倾角、断距。其中,地震数据解释间隔可根据三维数据体精度及断层发育规模进行调整,地 震采样间距大时减小解释间隔,断层规模小时也需减小地震数据解释间隔,反之,可增大解 释间隔。总体目标为以较高效率对目标断层、地层的展布特征进行刻画,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0010](2)地层泥质含量模型:
[0011]利用测井中反映泥质含量的GR曲线,对地层泥质含量进行计算,获得单井的泥质分布 特征,通过插值的方法,对三维空间的泥质含量特征进行刻画;
[0012]上述步骤(2)中,首先利用测井曲线对单井泥质含量的分布进行计算,泥质含量计算主 要用公式:
[0013]V
sh
=0.083
×
(23.7
×
I
gr

1)(第三系地层)
ꢀꢀ
(公式1)
[0014]V
sh
=0.33
×
(22.1
×
I
gr

1)(前第三系地层)
ꢀꢀ
(公式2)
[0015][0016]式中:GR
log
为伽马测井读数,单位API;GR
max
为纯泥岩时的伽马测井读数,单位API; GR
min
为纯砂岩时的伽马测井读数,单位API;I
gr
为计算泥质含量,小数;V
sh
为实际泥质含 量,小数。
[0017]针对不同时代地层,选择公式1或公式2进行计算。计算时,纯泥岩和纯砂岩GR的获 取,根据厚层纯泥岩、纯砂岩的平均值计算得到。在获得单井泥质含量的基础上,以步骤1 中的地层解释结果为约束,进行三维空间插值,实现对地层中泥质含量的刻画。
[0018](3)地应力场与地层流体压力模型:
[0019]通过实际测试或测井资料计算地应力场特征,包括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及变化梯度、垂向应力的变化梯度与地层流体压力。
[0020]上述步骤(3)中,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利用偶极子声波测井中的快横波方向进行表征, 不同井之间显示出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获得研究 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水平最小主应力与水平最大主应力角度差为90
°

[0021]由于密度测井资料通常十分全面,几乎包含了全部井段。因此,垂向主应力大小通过对 岩石密度的积分获得,计算公式为:
[0022][0023]式中:P为目的深度的垂向应力,单位MPa;ρ(z)为岩层密度,由密度测井资料获得,单 位kg/m3;g为重力加速度,9.8N/kg;h为目的层深度,单位m。
[0024]水平最大与最小主应力主要依靠偶极子声波测井值计算获得,计算公式为:
[0025][0026][0027][0028]式中:σ
H
为水平最大主应力,单位MPa;σ
h
为水平最小主应力,单位MPa;β
H
和β
h
分 别为水平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方向上的构造系数,无量纲;v和α分别为岩石的泊松比和Biot 系数,无量纲;φ为岩石孔隙度,此处使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单位%;φc为临界孔隙度(一 般取40)。
[0029]由于成本导致偶极子声波测井通常针对特定层位,研究层位可能无相关数据。对此,在 有数据层段计算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后,结合深度拟合垂向上变化梯度,从而获得不同深 度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值。(除此方法外,在样品充裕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岩石破
裂法、声 发射法、油田现场井壁崩落资料、储层压裂改造资料获得水平最大与最小主应力数据。)
[0030]地层流体压力计算主要针对地层中存在的超压,利用等效法进行计算,公式为:
[0031]P
z
=γ
w
Z
e

r
(Z

Z
e
)=ρ
r
gZ


τ

ρ
w
)gZ
e
ꢀꢀ
(公式8)
[0032][0033][0034]式中,P
Z
为欠压实泥岩的地层流体压力,单位MPa;γ
w
为等效深度的静水压力梯度,单 位MPa/m;Z
e
为欠压实泥岩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断面、层位模型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对目标断层及地层进行精细解释,刻画断层面在空间不同位置处的走向、倾向、倾角及断层断距特征;(2)地层泥质含量模型利用测井中反映泥质含量的GR曲线,对地层泥质含量进行计算,获得单井的泥质分布特征,通过插值的方法,对三维空间的泥质含量特征进行刻画;(3)地应力场与地层流体压力模型通过实际测试或测井资料计算地应力场特征,包括水平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变化梯度、垂向应力的变化梯度与地层流体压力;(4)断面参数刻画计算的参数包括断面泥质含量SGR、滑动趋势ST和膨胀趋势DT;其中,断面泥质含量用来表征断层的岩性特征,滑动趋势和膨胀趋势用来表征断面的应力特征;断面泥质含量为沿断层滑过计算点的累计泥质含量,泥质含量越高,则认为断层岩泥质含量越高,封闭性越强,反之越弱;滑动趋势用来描述断层两盘沿断面滑动可能性的大小,滑动趋势越大,断层越趋于滑动,趋于不稳定,封闭能力越弱,反之,断层趋于稳定,封闭能力强;膨胀趋势用来表征断面的紧闭程度,膨胀趋势越大,断层趋于张开,封闭性越弱,反之,断层越紧闭,趋于封闭;(5)评价参数提取根据勘探实际情况,对典型断层型油气藏及不含油气的断层圈闭进行精细解剖,确定封闭断层与不封闭断层发育范围,提取断面参数信息;其中,对于典型油气藏,基于测井解释、试油分析明确油气分布层位,通过地震属性刻画油气空间范围,特别是油气藏与断层相接触的范围;对比分析断面封闭油气藏范围及储层范围,确定封闭断面范围及不封闭断面范围,进而提取封闭断层与不封闭断层断面参数;对于断层圈闭,首先通过成藏条件分析,明确储层发育特征、下部烃源岩的供烃能力以及顶部盖层封闭能力;选取发育储层、下部烃源岩具有供烃能力、顶部盖层具有较强封闭能力,油气未成藏主要由于断层封闭性弱,提取断面与储层相交范围内的断面参数作为不封闭断层参数特征;在参数提取过程中,以断面和储层相交区域为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即工区大小及地震道间隔,每隔数个地震道,提取断层的断面泥质含量、滑动趋势、膨胀趋势参数;(6)断面封闭模型建立在明确封闭断层和不封闭断层各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费希尔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基于三参数的概率判别函数;函数建立过程中,随机抽取80%数据用于构建判别方程,剩余20%数据用于验证判别方程可靠性。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地震解释软件,对三维地震数据体以3~5道为间隔进行解释,实现对研究区断层、地层的高精度刻画,从而重点获得地层的空间分布,断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断距特征;其中,地震采集间隔根据三维数据体精度及断层发育规模进行调整,地震采样间距大时减小解释间隔,断层规模小时也需减小地震解释时的间隔,反之,增大解释间隔;总体目标为以较高效率对目标断层、地层的展布特征进行刻画,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3.根据权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首先利用测井曲线对单井泥质含量的分布进行计算,泥质含量计算主要用公式:第三系地层V
sh
=0.083
×
(23.7
×
I
gr

1)
ꢀꢀꢀꢀ
(公式1)前第三系地层V
sh
=0.33
×
(22.1
×
I
gr

1)
ꢀꢀꢀꢀ
(公式2)式中:GR
log
为伽马测井读数,单位API;GR
max
为纯泥岩时的伽马测井读数,单位API;GR
min
为纯砂岩时的伽马测井读数,单位API;I
gr
为计算泥质含量,小数;V
sh
为实际泥质含量,小数;针对不同时代地层,选择公式1或公式2进行计算;计算时,纯泥岩和纯砂岩GR的获取,根据厚层纯泥岩、纯砂岩的平均值计算得到;在获得单井泥质含量的基础上,以步骤1中的地层解释结果为约束,进行三维空间插值,实现对地层中泥质含量的刻画。4.根据权要求3所述的一种碎屑岩地层中断层封闭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利用偶极子声波测井中的快横波方向进行表征,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获得研究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水平最小主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豫源查明宋荣彩王兴谋张云银马浩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