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77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0
本申请公开一种改造建筑,该改造建筑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墙体(20),各第一墙体(10)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第一墙体(10)为玻璃幕墙(11),第二墙体(20)设于玻璃幕墙(11)的内侧,第二墙体(20)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光线穿透的采光口(21),且第二墙体(20)的内侧设有第一保温层(22)。本申请的改造建筑,可在不破坏玻璃幕墙建筑的既有结构的基础上,改善地具有较佳的采光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造建筑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改造
,具体涉及一种改造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幕墙建筑为至少一面墙体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透光、采光良好。但是,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均较差,致使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致使居住于其中的用户需长时间开启空调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温度,不利于节能减排。因而,如何在不破坏玻璃幕墙建筑的既有结构的基础上,对玻璃幕墙建筑进行改造,而得到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均较佳的改造建筑,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在不破坏玻璃幕墙建筑的既有结构的基础上,对玻璃幕墙建筑进行改造,而得到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均较佳的改造建筑。
[0004]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供了一种改造建筑,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各所述第一墙体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墙体为玻璃幕墙,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
[0006]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墙体,并设于所述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第二墙体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光线穿透的采光口,所述第二墙体的内侧设有第一保温层。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
[0008]楼板,盖设于各所述第一墙体顶侧,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主梁;
[0009]多个第一次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次梁的端部连接至所述主梁,所述第一次梁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楼板,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0]其中,所述主梁具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次梁之间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内侧设有第二保温层。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梁具有靠近所述主梁设置且呈预设长度的承重段,所述承重段具有面向相邻所述第一次梁的所述承重段的承重面,所述承重面上设有第一隔热层;
[0012]所述楼板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段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隔热层。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两个第二次梁,两个所述第二次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次梁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楼板,两所述第二次梁之间设有各所述第一次梁,相邻的所述第二次梁和所述第一次梁之间填充保温材料。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段和所述第二保温层之间设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朝向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侧面为平面。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幕墙包括与所述采光口相对的透光部,以及所述透光部之外的遮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内侧设置透光隔热层,所述遮光部的内侧设置遮光隔热层。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封设于各所述第一墙体的底侧的地板,所述地板上设有第三保温层。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墙体为普通墙体,所述普通墙体的内侧设有第四保温层。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普通墙体与所述第四保温层之间设有第一气密层。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普通墙体上设有透光门和/或透光窗。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一保温层之间设有第二气密层。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次梁下侧的吊顶。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墙体围合形成室内空间,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空间内的新风系统。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墙体围合形成室内空间,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空间内的空调系统。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或所述楼板外侧的光伏系统。
[0025]本申请提供的改造建筑有益效果在于: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造建筑,通过在玻璃幕墙的内侧设置第二墙体,以通过第二墙体有效地阻隔穿透玻璃幕墙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从而提高改造建筑的隔热性能;还通过在第二墙体的内侧设置第一保温层,以有效地提高第二墙体的保温性能,从而保障并提高了改造建筑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还通过在第二墙体设置至少一个可供光线穿透的采光口,以引导穿透玻璃幕墙的光线一部分进入室内,从而保障了改造建筑的采光性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造建筑,可在不破坏玻璃幕墙建筑的既有结构的基础上,改善地具有较佳的采光性能、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造建筑的立体图;
[0029]图2是图1提供的沿A

A的剖视图;
[0030]图3是图1提供的沿B

B的剖视图;
[0031]图4是图3提供的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5是图1提供的沿C

C的剖视图;
[003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造建筑的局部示意图。
[003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5]10

第一墙体;11

玻璃幕墙;111

透光部;1111

透光隔热层;112

遮光部;1121

遮光隔热层;12

普通墙体;121

第四保温层;122

第一气密层;123

透光门;124

透光窗;20

第二墙体;21

采光口;22

第一保温层;23

第二气密层;30

楼板;31

主梁;311

支撑段;3111

第二保温层;3112

找平层;32

第二隔热层;40

第一次梁;41

承重段;411

承重面;4111

第一隔热层;50

第二次梁;60

地板;61

第三保温层;70

吊顶;80

新风系统;90

空调系统;100

光伏系统;110

保温材料;a

第一方向;b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造建筑,包括至少三个竖直设置的第一墙体,各所述第一墙体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墙体为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至少一个竖直设置的第二墙体,所述第二墙体设于所述玻璃幕墙的内侧,所述第二墙体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光线穿透的采光口,所述第二墙体的内侧设有第一保温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楼板,盖设于各所述第一墙体顶侧,所述楼板的至少部分边沿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主梁;多个第一次梁,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次梁的端部连接至所述主梁,所述第一次梁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楼板,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中,所述主梁具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次梁之间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内侧设有第二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梁具有靠近所述主梁设置且呈预设长度的承重段,所述承重段具有面向相邻所述第一次梁的所述承重段的承重面,所述承重面上设有第一隔热层;所述楼板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段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隔热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建筑还包括两个第二次梁,两个所述第二次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次梁的顶部连接至所述楼板,两所述第二次梁之间设有各所述第一次梁,相邻的所述第二次梁和所述第一次梁之间填充保温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造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贺王欣博张一杨冰杰刘烔菲冯丰刘章赵贝贝杨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集团北京低碳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建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