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72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本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包括:基座,其上开有通孔;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导柱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台面上,并分别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基座的内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进行升降;导管组件,其受所述导柱组件支撑,并与所述阻尼柱相连;控制模块,其适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运转,以驱动所述导柱组件,使所述导管组件下降插入灌装容器中。本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与台面之间的连接件较少,减少了连接件的占地面积,有利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灌装
,具体涉及一种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灌装机的灌装原理通常是:先将物料导管自上而下插入灌装瓶中、然后进行灌装、再将物料导管拔出。这一过程通过灌装机构完成。
[0003]现有的灌装机通常将灌装机构安装在灌装机的台面上,灌装机构与台面存在连接关系。当灌装完当前批次的物料后,为了防止料罐、输送管道以及灌装机构的物料导管内残存的物料混入下一批次的物料,需要对料罐、输送管道以及灌装机构的物料导管进行冲洗,部分冲洗液会从物料导管中排出,落到台面上。现有的灌装机构与台面之间的连接件较多,这些连接件过多地占用台面,不利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灌装机构与台面之间的连接件较多,不利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包括:基座,其上开有通孔;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导柱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台面上,并分别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基座的内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进行升降;导管组件,其受所述导柱组件支撑,并与阻尼柱相连;控制模块,其适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运转,以驱动所述导柱组件,使所述导管组件下降插入灌装容器中。
[0006]进一步,所述通孔为两个;所述导柱组件为两根。
[0007]进一步,所述导柱组件包括:直线轴承座,其罩设在所述通孔上;传动杆,其设置在所述直线轴承座中,并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基座的内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且传动杆的伸出台面一端固接有所述导管组件。
[0008]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腔底;轴承座,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腔底;传动轴,其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中,并与所述驱动电机销接,且传动轴上销接有两个主动齿轮;一对从动齿轮,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腔顶,且分别位于对应主动齿轮的正上方;一对链条,其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该主动齿轮正上方的从动齿轮;传动杆连接件,其用于固接一对所述传动杆,且传动杆连接件卡接在一对所述链条的卡口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运转,以驱动所述传动轴及其上的主动齿轮转动,使所述链条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杆下降。
[0009]进一步,所述传动杆连接件的侧壁上固接有一对链条扣;所述链条扣包括:扣件本体,其一面开有供所述链条穿过的链槽;至少三个卡台,其固接在所述链槽内,适于卡入穿过所述链条通道的链条的卡口中,使扣件本体与链条相卡接。
[0010]进一步,所述导管组件包括:支撑板,其受所述导柱组件支撑;若干个物料导管,其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适于插入灌装容器中。
[0011]进一步,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气缸,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夹嘴条,其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物料导管对应的夹嘴,且夹嘴条与所述气缸固接;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气缸收缩,驱动所述夹嘴条移向对应的物料导管,将对应灌装容器夹在夹嘴与物料导管之间。
[0012]进一步,所述直线轴承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密封垫。
[0013]进一步,所述阻尼柱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台面上,并位于两根所述导柱组件中间。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灌装机构与台面之间的连接件较多,不利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灌装机构的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的内部,通过贯穿基座的台面的导柱组件驱动导管组件,从而进行灌装;导管组件与台面之间的连接件较少,减少了连接件的占地面积,有利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隐藏基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链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上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控制框图;
[0023]图中:
[0024]基座100,通孔110,基座台面120;
[0025]驱动组件200,驱动电机210,轴承座220,传动轴230,主动齿轮240,从动齿轮250,链条260,卡口261,传动杆连接件270;
[0026]导柱组件300,直线轴承座310,传动杆320;
[0027]阻尼柱400;
[0028]导管组件500,支撑板510,物料导管520,气缸530,夹嘴条540,夹嘴 541;
[0029]链条扣600,扣件本体610,链槽620,卡台630;
[0030]密封垫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包括:基座100,其上开有通孔110;驱动组件20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内;导柱组件30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台面上,并分别通过所述通孔110延伸至基座100的内部,与所述驱动组件200传动连接以进行升降;导管组件500,其受所述导柱组件300支撑,并与阻尼柱400相连;控制模块,其适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00 运转,以驱动所述导柱组件300,使所述导管组件500下降插入灌装容器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可以采用PLC模块。
[0034]本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的驱动组件200设置在基座100的内部,通过贯穿基座100的台面的导柱组件300驱动导管组件500,从而进行灌装;导管组件 500与台面之间的连接件较少,减少了连接件的占地面积,有利于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
[003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导管组件500平稳升降,所述通孔110为两个;所述导柱组件300为两根,并且采用两根导柱组件300时,对清理落到台面上的冲洗液影响较少。
[0036]如图1所示,所述导柱组件300可以包括:直线轴承座310,其罩设在所述通孔110上;传动杆320,其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其上开有通孔(110);驱动组件(20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内;导柱组件(30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台面上,并通过所述通孔(110)延伸至基座(100)的内部,与所述驱动组件(200)传动连接以进行升降;导管组件(500),其受所述导柱组件(300)支撑,并与阻尼柱(400)相连;控制模块,其适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00)运转,以驱动所述导柱组件(300),使所述导管组件(500)下降插入灌装容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0)为两个;所述导柱组件(300)为两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组件(300)包括:直线轴承座(310),其罩设在所述通孔(110)上;传动杆(320),其设置在所述直线轴承座(310)中,并通过所述通孔(110)延伸至所述基座(100)的内部,与所述驱动组件(200)传动连接,且传动杆(320)的伸出台面一端固接有所述导管组件(5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导柱下潜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1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腔底;轴承座(22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腔底;传动轴(230),其设置在所述轴承座(220)中,并与所述驱动电机(210)销接,且传动轴(230)上销接有两个主动齿轮(240);一对从动齿轮(250),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腔顶,且分别位于对应主动齿轮(240)的正上方;一对链条(260),其分别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40)与该主动齿轮(240)正上方的从动齿轮(250);传动杆连接件(270),其用于固接一对所述传动杆(320),且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洪房国荣尹春华王理华汤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