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锻炼康复车
[0001]
: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锻炼康复车。
[0003]
技术介绍
:
[0004]部分因为病痛行走不方便的患者,如股骨头坏死、摔伤、交通事故导致行动不便不能行走,需要对腿部进行康复锻炼,部分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导致腿部无力也需要进行康复锻炼,现有技术中的行走支架一般都只有腰部以下的高度,患者双手抓住行走支架的两边,一手稍不注意重力容易偏移,容易失衡导致摔倒,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在行走锻炼时不是很安全。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
[0006]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提供一种行走锻炼康复车。
[0007]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一种行走锻炼康复车,它由四个万向轮1、吊手支架2、升降座椅3、丝杆式防移刹4组成;所述万向轮1的上部设有连接安装丝杆柱1
‑
1,并在安装丝杆柱1
‑
1上设有安装柱锁紧螺母1
‑
2;所述吊手支架2由工字架2
‑
1、左单立柱2
‑
2、双立柱靠背架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行走锻炼康复车,其特征是它由四个万向轮(1)、吊手支架(2)、升降座椅(3)、丝杆式防移刹(4)组成;所述万向轮(1)的上部设有连接安装丝杆柱(1
‑
1),并在安装丝杆柱(1
‑
1)上设有安装柱锁紧螺母(1
‑
2);所述吊手支架(2)由工字架(2
‑
1)、左单立柱(2
‑
2)、双立柱靠背架(2
‑
3)、水平吊手杆(2
‑
4)组成;所述工字架(2
‑
1)由左向杆(2
‑1‑
1)、中心杆(2
‑1‑
2)、右向杆(2
‑1‑
3)组成;所述中心杆(2
‑1‑
2)的两头分别与左向杆(2
‑1‑
1)的中间和右向杆(2
‑1‑
3)的中间连接;所述双立柱靠背架(2
‑
3)由两根右立柱(2
‑3‑
1)、两根靠背安装横杆(2
‑3‑
2)、靠背密封板(2
‑3‑
3)、上安装横杆(2
‑3‑
4) 、软靠背(2
‑3‑
6)组成;所述两根靠背安装横杆(2
‑3‑
2)横向安装在两根右立柱(2
‑3‑
1)之间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位,上安装横杆(2
‑3‑
4)的两头分别安装在两根右立柱(2
‑3‑
1)的顶部;所述两根靠背安装横杆(2
‑3‑
2)和两根右立柱(2
‑3‑
1)中间设有靠背安装凹槽(2
‑3‑
5);软靠背(2
‑3‑
6)安装在安装凹槽(2
‑3‑
5)内;所述左单立柱(2
‑
2)安装在中心杆(2
‑1‑
2)的左边;所述双立柱靠背架(2
‑
3)的两根右立柱(2
‑3‑
1)均有分布安装在右向杆(2
‑1‑
3)的中心点两边;水平吊手杆(2
‑
4)的一头安装在左单立柱(2
‑
2)的顶部,另一头安装在上安装横杆(2
‑3‑
4)的中间上方;所述升降座椅(3)由气压伸缩杆(3
‑
1)、座椅底板(3
‑
2)、座椅加强方形圈(3
‑
3)、软坐垫(3
‑
4)组成,并在气压伸缩杆(3
‑
1)上设有气压杆开关(3
‑1‑
1),在座椅加强方形圈(3
‑
3)的中间设有座椅软垫安装孔(3
‑3‑
1);所述座椅底板(3
技术研发人员:秦月兰,刘东玲,李珍,汤珂,陶美伊,
申请(专利权)人:秦月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