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66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基膜包括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外表层由PET、ABS、PC、抗氧剂、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BOPET薄膜
,具体讲是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英文是Multi

layer Ceramic Capacitors,缩写MLCC)是由印好电极(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外电极),从而形成一个类似独石的结构体,故也叫独石电容器。MLCC制造工艺流程是以聚酯薄膜为基膜,先在基膜表面涂布上有机硅涂层制备成离型膜,之后将液态陶土(即陶瓷浆)均匀涂布于离型膜的有机硅涂层表面,之后在陶土层上印刷电极,然后将印刷了电极的陶土层叠层、压合、烧结定型,经切割等后加工工序,制成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离型膜通常采用PET聚酯薄膜作为基膜,而目前的MLCC离型膜基膜功能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基膜包括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
[0005]外表层由PET、ABS、PC、抗氧剂、PE

g

MAH、PBT、玻璃纤维、滑石粉组成;
[0006]中间芯层由PET、EPR、EPR

g

MAH、PE

g

MAH、TPEE、GMA

St

AN、抗氧剂组成;
[0007]内表层由PET、PP、EPDM

g

GMA、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硬脂酸锌组成;
[0008]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按照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各组分比例分别称取原料;
[0010](2)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原料分别共混,送入各自挤出机进行混炼塑化;
[0011](3)分别将熔融态熔体送入模头,熔体在模头中汇合后通过扁平状的模头口形成熔融态片材;
[0012](4)用气刀将片材贴附于激冷辊上骤冷形成未定型的片材,然后经过水浴冷却后将片材定型形成铸片;
[0013](5)铸片经拉伸后形成薄膜;
[0014](6)薄膜通过红外线检测厚度将对应厚度偏差反馈到模头,通过对应位置螺栓加热功率微动,对薄膜厚度偏差进行修正;
[0015](7)在外表层和内表层表面涂布抗静电涂层;
[0016](8)通过目测的方法对薄膜表面质量进行检测;
[0017](9)将薄膜进行收卷。
[0018]进一步地,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外表层20%、中间芯层
60%、内表层20%。
[0019]进一步地,外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PET 60%、ABS 10%、PC 15%、抗氧剂0.5%、PE

g

MAH 1%、PBT 10%、玻璃纤维1.5%、滑石粉2%组成。
[0020]进一步地,中间芯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PET 70%、EPR 18%、EPR

g

MAH2%、PE

g

MAH 1%、TPEE 5%、GMA

St

AN 3.5%、抗氧剂0.5%。
[0021]进一步地,内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PET 65%、PP 20%、EPDM

g

GMA 3%、丙烯酸丁酯5%、甲基丙烯酸甲酯5%、硬脂酸锌2%。
[0022]进一步地,外表层由组分一、组分二组成,组分一由PET、ABS、PC、抗氧剂组成,组分二由PET、PE

g

MAH、PBT、玻璃纤维、滑石粉组成;
[0023]中间芯层由组分三、组分四组成,组分三由PET、EPR、EPR

g

MAH、PE

g

MAH组成,组分四由PET、TPEE、GMA

St

AN、抗氧剂组成;
[0024]内表层由组分五、组分六组成,组分五由PET、PP、EPDM

g

GMA组成,组分六由PET、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硬脂酸锌组成。
[0025]进一步地,步骤(2)中,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原料分别根据各组分进行熔融混配,将熔融状态的组分一、组分二混合,将组分三、组分四混合,将组分五、组分六混合。
[0026]进一步地,步骤(7)具体为:
[0027](71)准备原料,涂布材料由聚噻吩、底涂树脂、表面活性剂、成膜助剂、湿润剂、纯氨水、异丙醇、水组成;
[0028](72)取聚噻吩原液,添加等量的水,使其稀释一倍;
[0029](73)往上述聚噻吩水溶液添加纯氨水,添加过程中不断搅拌,调节PH至9;
[0030](74)再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过程中不断搅拌,制得混合液;
[0031](75)测试混合液PH,当PH偏低时,添加纯氨水调节PH至9,制得第一溶液;
[0032](76)将异丙醇和剩余水混合均匀,再往异丙醇溶液里添加湿润剂,搅拌均与,制得第二溶液;
[0033](77)将底涂树脂添加至第一溶液内,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成膜助剂,并搅拌;
[0034](78)将第二溶液添加至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涂布液;
[0035](79)将涂布液喷涂在外表层和内表层表面,形成抗静电涂层。
[0036]进一步地,步骤(8)具体为:测试人员眼睛与薄膜呈45度的角度,与薄膜距离为250

350mm进行观察,在光照强度为600

800LUX的环境下,每一米长度的薄膜取1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观察时间为3

5秒。
[00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8]外表层不但通过PET、ABS、PC、抗氧剂、PE

g

MAH共混改性,起到增韧效果,还通过PET、玻璃纤维、滑石粉共混改性,可提高薄膜热变形温度和冲击强度;
[0039]中间芯层不但通过PET、EPR、EPR

g

MAH、PE

g

MAH共混改性,可以大大提高薄膜的冲击强度,还通过PET、TPEE、GMA

St

AN、抗氧剂共混改性,起到增韧效果;
[0040]内表层不但通过PE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膜包括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外表层由PET、ABS、PC、抗氧剂、PE

g

MAH、PBT、玻璃纤维、滑石粉组成;中间芯层由PET、EPR、EPR

g

MAH、PE

g

MAH、TPEE、GMA

St

AN、抗氧剂组成;内表层由PET、PP、EPDM

g

GMA、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硬脂酸锌组成;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各组分比例分别称取原料;(2)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原料分别共混,送入各自挤出机进行混炼塑化;(3)分别将熔融态熔体送入模头,熔体在模头中汇合后通过扁平状的模头口形成熔融态片材;(4)用气刀将片材贴附于激冷辊上骤冷形成未定型的片材,然后经过水浴冷却后将片材定型形成铸片;(5)铸片经拉伸后形成薄膜;(6)薄膜通过红外线检测厚度将对应厚度偏差反馈到模头,通过对应位置螺栓加热功率微动,对薄膜厚度偏差进行修正;(7)在外表层和内表层表面涂布抗静电涂层;(8)通过目测的方法对薄膜表面质量进行检测;(9)将薄膜进行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表层、中间芯层和内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外表层20%、中间芯层60%、内表层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PET 60%、ABS 10%、PC 15%、抗氧剂0.5%、PE

g

MAH 1%、PBT 10%、玻璃纤维1.5%、滑石粉2%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芯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PET 70%、EPR 18%、EPR

g

MAH 2%、PE

g

MAH 1%、TPEE 5%、GMA

St

AN 3.5%、抗氧剂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MLCC离型膜基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内表层的组分按质量比为:PET 65%、PP 20%、EPD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