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及储存罐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62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包括源始主体,源始主体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插接中子源探管的连接腔室,连接腔室的侧壁轴向等距离设有多组卡槽,每组卡槽内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中子源探管的卡合组件,源始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解锁卡合组件的解锁机构;源始主体内设有用于存储中子源的容纳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源始主体内设置的多组锁舌,与中子源探管上设有的限位槽配合,实现中子源探管底部与源始主体的固定;利用解锁机构,操作人员可下压滑动杆,利用弹簧三的弹力,驱使解锁筒体下移,将锁舌推进至卡槽内,中子源探管与源始主体分离。源探管与源始主体分离。源探管与源始主体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及储存罐体


[0001]本技术属于物探测井
,尤其是涉及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及储存罐体。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煤层气和页岩气等能源勘探中,测井技术作为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测井过程中,井下测井仪器经常需使用用于存放中子源的中子源源始装置和与中子源源始装置连接的中子源探管,目前,中子源源始装置采用丝扣的连接方式与中子源探管固定连接,该安装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一是中子源探管需伸入中子源源始装置的洞室内,由于人眼无法看到,只能凭感觉调整位置后尝试旋转中子源源始装置的下部源罐,极大的增加了操作时间,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二是旋转中子源源始装置的下部源罐直到不能旋转为止,安装完毕,同样因为连接部位无法被人眼看到,经常出现由于探管倾斜或者丝扣有灰尘造成公丝扣不能完全进入母丝扣中导致连接不牢固,这样会造成放射源在使用过程中掉落井中的可能发生,极大影响放射源的使用安全;因此亟需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及储存罐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及储存罐体,以解决中子源探管与中子源源始装置采用丝扣连接方式增加操作时间和操作难度,连接位置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包括源始主体,源始主体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插接中子源探管的连接腔室,连接腔室的侧壁轴向等距离设有多组卡槽,每组卡槽内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中子源探管的卡合组件,源始主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解锁卡合组件的解锁机构;
[0006]源始主体内设有用于存储中子源的容纳腔室。
[0007]进一步的,源始主体上设有的连接腔室为圆柱形结构,位于连接腔室底部的源始主体上设有空腔,空腔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减震中子源探管的弹簧一;
[0008]连接腔室的直径大于中子源探管的直径;
[0009]源始主体的顶部设有多组固定孔,通过螺栓将解锁机构固定安装在源始主体上。
[0010]进一步的,每组卡合组件包括锁舌,锁舌远离中子源探管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弹簧二,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卡槽的内侧壁上;
[0011]锁舌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中子源探管的底端设有与锁舌对应的限位槽。
[0013]进一步的,解锁机构包括固定圆盘,固定圆盘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等于连接腔室的直径,固定圆盘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径大于固定圆盘上设有
的通孔的孔径,套筒的外径小于固定圆盘的直径,套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径与中子源探管的直径对应相等;
[0014]套筒的内侧对应设有解锁筒体,解锁筒体的内径与中子源探管的直径对应相等,解锁筒体的内壁贴合中子源探管的外壁,解锁筒体外径与连接腔室的直径对应相等,解锁筒体的外壁贴合连接腔室的内壁;
[0015]解锁筒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凸缘,解锁筒体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三,弹簧三的顶端抵接限位凸缘,弹簧三的底端抵接固定圆盘;
[0016]固定圆盘上还设有多组与源始主体顶部设有的固定孔对应的安装孔,固定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源始主体上。
[0017]进一步的,限位凸缘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组滑动杆,套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滑动杆对应的条形滑槽;
[0018]条形滑槽对应设有密封条,密封条为橡胶材质,条形滑槽的底部设有用于限位密封条的限位块。
[0019]进一步的,限位凸缘为环形结构,限位凸缘的纵截面为倒L形。
[0020]第二方面,一种储存罐体,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该罐体为方形结构,罐体内侧设有用于存储中子源源始装置的洞室,洞室的顶部设有开合门,开合门上设有门锁;
[0021]罐体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拉环;
[0022]罐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万向轮。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及储存罐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通过源始主体内设置的多组锁舌,与中子源探管上设有的限位槽配合,实现中子源探管底部与源始主体的固定;
[0025]利用解锁机构,操作人员可下压滑动杆,利用弹簧三的弹力,驱使解锁筒体下移,将锁舌推进至卡槽内,中子源探管与源始主体分离。
[0026](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结构简单,利用锁舌能够快速牢固的实现中子源探管与源始主体的固定,无需耗费大量的操作时间,提高了操作安全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身体损害;
[0027](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储存罐体,在储存罐体的上方设置存储源始装置的洞室,不需要将罐体放倒再取出源始装置,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0028]通过在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拉环和在罐体的底端设置万向轮,方便对罐体的搬运,节省操作人员体力。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剖析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局部剖析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解锁筒体和限位凸缘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罐体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
源始主体;101

连接腔室;102

卡槽;103

空腔;104

容纳腔室;105
‑ꢀ
弹簧一;2

卡合组件;201

锁舌;202

弹簧二;3

解锁机构;301

固定圆盘; 302

套筒;3021

条形滑槽;303

环形凸台;304

解锁筒体;305

限位凸缘; 306

弹簧三;307

滑动杆;308

密封条;309

限位块;4

中子源探管;401
‑ꢀ
限位槽;5

罐体;501

开合门;502

拉环;503

万向轮;504

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源始主体(1),源始主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插接中子源探管(4)的连接腔室(101),连接腔室(101)的侧壁轴向等距离设有多组卡槽(102),每组卡槽(102)内均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中子源探管(4)的卡合组件(2),源始主体(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解锁卡合组件(2)的解锁机构(3);源始主体(1)内设有用于存储中子源的容纳腔室(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其特征在于:源始主体(1)上设有的连接腔室(101)为圆柱形结构,位于连接腔室(101)底部的源始主体(1)上设有空腔(103),空腔(103)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减震中子源探管(4)的弹簧一(105);连接腔室(101)的直径大于中子源探管(4)的直径;源始主体(1)的顶部设有多组固定孔,通过螺栓将解锁机构(3)固定安装在源始主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卡合组件(2)包括锁舌(201),锁舌(201)远离中子源探管(4)侧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弹簧二(202),弹簧二(20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卡槽(102)的内侧壁上;锁舌(201)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子源探管(4)的底端设有与锁舌(201)对应的限位槽(40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井用中子源源始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锁机构(3)包括固定圆盘(301),固定圆盘(301)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等于连接腔室(101)的直径,固定圆盘(301)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套筒(302),套筒(302)的内径大于固定圆盘(301)上设有的通孔的孔径,套筒(302)的外径小于固定圆盘(301)的直径,套筒(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吉杜红亮李涛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