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6654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基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DNIECNDs)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材料为非晶结构,粒径为7~10nm,含有C、N、B和O元素,最佳激发波长为650nm,发射波长为700nm和730nm。制备方法为以邻苯二胺为氮源,硼酸为硼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用于荧光检测吡罗昔康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具有双色近红外发射荧光特性,且荧光稳定的DNIECNDs,并将所述DNIECNDs作为荧光探针构建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吡罗昔康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对吡罗昔康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作用,无须荧光标记,便能够实现吡罗昔康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荧光定量分析,且方法简单、快速、线性检测范围宽。线性检测范围宽。线性检测范围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基荧光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荧光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较由于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快速,且仪器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保护、食品检验等各个领域。荧光探针在各种检测和标记中应用广泛,比如测定农药残留、金属离子、生物分子含量、示踪生物分子,标记大分子及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等方面。
[0003]近年来,碳基纳米材料良好的光学特性使得其在制备荧光探针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化学惰性,合成简单,表面性能可调,低毒性和耐光漂白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其中掺杂型荧光碳基纳米材料作为荧光碳基纳米材料的衍生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环境友好及量子产率高而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
[0004]研究表明,在荧光碳基纳米材料的分子框架中掺杂原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非晶结构,粒径为7~10nm,含有C、N、B和O元素,最佳激发波长为650nm,发射波长为700nm和73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以邻苯二胺为氮源,硼酸为硼源,采用水热法制备,所述制备步骤包括:(1)将邻苯二胺和硼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超声作用下形成均匀的悬浮液;(2)将所得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高温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反应18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所得溶液放置冰箱5~10天,静置除去大尺寸荧光碳基纳米材料;(3)将收集到的红色溶液进行离心清洗,上清液于4℃下保存,即制得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去离子水的电阻率为18MΩ
·
cm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邻苯二胺和硼酸的摩尔浓度比为1:1~1.5,优选为1:1.3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用于荧光检测吡罗昔康药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色近红外发射碳纳米点荧光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包括:(1)量取10.0μL纳米材料原液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英伊正君赵荣兰乔晋娟宋伟李恒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