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49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6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膜系结构包括重复层、光栅层,重复层包括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电介质层和金属层,重复层设置至少两层,电介质层连接于基底层表面,光栅层为周期微纳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在基底材料表面均匀沉积电介质层、金属层和一氧化硅层;在一氧化硅层的表面制备周期性分布的光刻胶层;对光刻胶层以外的一氧化硅层进行处理腐蚀。实现了可见光(0.38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的,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银、金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3]当重复层为多层时,由于重复层包括电介质层和金属层,所以会有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金属层。多个电介质层可以为相同材质,也可以为不同材质。多个金属层可以为相同材质也可以为不同材质。
[0014]可选的,当重复层为两层时,即有两个电介质层和两个金属层,此时:
[0015]所述电介质层的材料为ZnS、Al2O3、SiO2、TiO2、Si3N4、ZnSe、PbTe、MgF2、PbF2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6]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银、金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0017]优选的,所述光栅层的材料为一氧化硅或碳化硅。
[0018]通过上述方案,光栅层材料的选择,一氧化硅膜层在10.6μm激光波长处具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将一氧化硅与ZnS

Al四层膜层膜系相结合,实现了可见光、中远红外波段和激光波长兼容隐身。选择氮化硅膜层材料解决了远红外与10.6μm激光的矛盾,与ZnS

Al四层膜层结合,具有灵活的光控特性,实现了可见光、中远红外波段和激光波长兼容隐身。优选的,所述光栅层的光栅结构的周期在微纳米量级。
[0019]优选的,所述光栅层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垂直于金属层的柱体,光栅层的每个柱体的底面为任意形状。
[0020]所述光栅层的表面平整。
[0021]具体的,光栅层柱体的底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椭圆形等。
[0022]优选的,所述光栅层柱体的底面形状为圆形时,光栅层的底面直径为10

25μm,光栅结构的周期常数为30

50μm。
[0023]电介质层(1)厚度为100

200nm,金属层(2)厚度为30

50nm,电介质层(3)厚度为100

200nm,金属层(4)厚度为30

50nm,光栅层(5)的厚度为200

3000nm。
[0024]优选的,所述光栅层的厚度为200

3000nm。
[0025]优选的,所述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的可见光(0.38μm

0.78μm)平均透射率>70%,在3

5μm的平均反射率>88%,在8

14μm的平均反射率>90%,在1.05

1.08μm的最大反射率<10%,在10.55

10.65μm的最大反射率<5%。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镀膜法在所述基底层上依次交替沉积ZnS和铝层,最外层为刻蚀加工的一氧化硅层光栅,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7]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1: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基底材料表面均匀沉积电介质层、金属层、电介质层、金属层,一氧化硅层;
[0029]步骤2:在一氧化硅层的表面涂覆光刻胶,按照预定参数的光栅层周期结构进行曝光显影,得到周期性分布的光刻胶层;
[0030]步骤3:通过氢氟酸或硝酸对光刻胶层以外的一氧化硅层进行处理腐蚀,然后剥离光刻胶层,清洗获得光栅层,得到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
[0031]优选的,所述电介质层、金属层的沉积方法为电子束蒸发镀膜、热蒸发镀膜、磁控溅射镀膜中的任意一种。
[0032]所述光刻胶的厚度满足:对光刻胶层以外的一氧化硅层进行处理腐蚀得到光栅层时,光刻胶层仍然能对其覆盖位置的一氧化硅层起到保护作用。
[003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4]1.本申请通过对膜层叠加与一氧化硅光栅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可见光、远红外与10.6μm激光的矛盾,并且通过Al/ZnS膜系结构与SiO光栅结构复合,实现了可见光、中远红外、1.06μm和10.6μm激光多波段的兼容隐身,若将其应用在武器装备上,可以有效降低被红外和激光探测发现的概率,保护我军重要军事目标,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
[0035]2.本申请的激光红外多波段兼容隐身薄膜制作原材料只有三种材料,膜层层数只有5层,结构简单,重量轻、厚度薄,加工制作工艺成熟,易于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0036]3.本申请采用湿法刻蚀在光刻胶上完成预定参数的光栅结构,曝光显影后,得到周期性光刻胶结构,形成SiO光栅微结构取代膜层,避免了膜系层数过多带来的弊端;
[0037]4.本申请通过对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优化,实现对膜层厚度、均匀度的控制,实现更灵活的光谱控制特性。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申请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光栅层为圆柱的多层微纳结构,(b)为光栅层的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多层微纳结构;
[0039]图2为本申请涉及的三层吸收结构的整体加工工艺示意图;
[0040]图3为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在400nm

1000nm波长范围的透射光谱图;
[0041]图4为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在400nm

1200nm波长范围的吸收光谱图;
[0042]图5为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在400nm

1200nm波长范围的反射光谱图;
[0043]图6为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在2000nm

14000nm波长范围的吸收光谱图;
[0044]图7为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在2000nm

14000nm波长范围的反射光谱图。
[0045]附图标记:1、电介质层;2、金属层;3、电介质层;4、金属层;5、光栅层;6、光刻胶层;7、基底层;8、一氧化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
[0047]实施例1
[0048]图1为本申请的可见光、激光、红外多波段兼容隐身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0049]结合图1(a),多波段兼容隐身复合结构包括基底层7、膜系结构和光栅层5(圆柱形周期结构),本实施例中,基底层7的材料为PI薄膜,膜系结构为在基底层7上依次设置的电介质层1、金属层2、电介质层3、金属层4,电介质层1为ZnS膜层1、金属层2为铝膜层、电介质层3为ZnS膜层、金属层4为铝膜层、光栅层5为一氧化硅光栅层。
[0050]电介质层1的厚度为200nm,金属层2的厚度为50nm,电介质层3的厚度为150nm,金属层4的厚度为50nm,光栅层5的厚度为2μm。其中,光栅层5为刻蚀加工的圆柱型周期光栅结构。光栅层5的主体材料为一氧化硅,光栅结构的周期在微米量级。光栅层5的结构参数为:周期为30μm,圆柱的直径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重复层、设置于最外部重复层表面的光栅层(5),重复层包括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电介质层和金属层,重复层设置至少两层,电介质层连接于基底层(7)表面,光栅层(5)为周期性的微纳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层的材料为ZnS、Al2O3、SiO2、TiO2、Si3N4、ZnSe、PbTe、MgF2、PbF2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银、金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5)的材料为一氧化硅或碳化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5)的光栅结构的周期在微米量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5)的每个柱体的底面为任意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5)柱体的底面形状为圆形时,光栅层(5)的底面直径为10

25μm,光栅结构的周期常数为30

50μm。8.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波段兼容隐身膜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层为两层时,基底层(7)表面向外依次为电介质层(1)、金属层(2)、电介质层(3)、金属层(4),电介质层(1)厚度为1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盛菊李永远孙光刘焱飞雍颖琼程奇峰张宏江李晟嘉李旗挺阳佳杜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