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647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技术智能泡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一种七道工序泡茶的方法以及能够实现这七道工序泡茶的智能茶饮机,能够实现纳茶、烫茶、洗茶、高冲、闷茶、出汤、奉茶的完整流程,使得茶文化和茶韵能够得到更加完整的诠释;并且,本方案中通过智能化的机械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智能泡茶,从而有效的节省了人力;此外,智能茶饮机能够便捷的安装到包括商场、茶楼等公共场所中,从而能够在更多的场所中满足品茶爱好者对功夫茶的需求,解决品用功夫茶的场所限制和地域限制;从而将不同茶韵和不同口感的功夫茶普及到如商场等场所中;推动功夫茶文化的快速发展。展。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技术自动泡茶
,具体涉及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泡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现代生活中,亲朋好友聚会、商务活动,人们都喜欢上茶楼去喝早茶;去茶艺馆休闲或者进行商务活动;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是生活社交的需要,同时也是商务社交的一种方式。上茶楼喝茶,功夫茶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的泡茶工具需要经过煮水、消毒茶杯、清洗茶壶、煮开了热水后还要汤茶壶、洗茶叶等等流程,时间长效率低。
[0003]目前,品用功夫茶往往都是在茶楼或茶馆等场所中,而在诸如商场等公共区域无法品用功夫茶,现有的一些自动化的泡茶设备虽然也能够制作简单的茶饮,但是不会按照功夫茶的的工序进行泡制,造成了茶叶在处冲泡过程中丧失了原味。有鉴于此,为了使得智能泡茶设备也能秉承传统冲泡手艺,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更好地诠释功夫茶的独特韵味与文化,同时能够根据不同款的茶叶,进行针对性的冲泡,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茶叶的茶韵,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多道工序冲泡的原茶叶智能泡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功夫茶品用具有极大的场地限制以及现有智能泡茶机不能按照泡制工序制作功夫茶而影响茶的口感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由智能茶饮机自动泡茶;所述智能茶饮机包括用于装热水和茶叶的壶体、用于输送热水的热水口、用于盖合壶体的壶盖、用于称取茶叶并将茶叶移送至壶体的纳茶机构、用于将壶体中的茶汤注入茶杯中的出茶口和用于将壶体中的废水排出的废水口;
[0007]泡茶的七道工序:
[0008]纳茶:根据用户选择,由纳茶机构称取茶叶,备用;
[0009]烫壶:由热水口注入热水对所要冲泡茶叶的壶体进行烫壶处理,使其更易泡出茶香;
[0010]洗茶:将称取茶叶移送至壶体内,并对茶叶进行冲洗,并起到二次烫壶的效果;
[0011]高冲:针对所选取的茶叶种类,注入不同温度的热水,并使热水从高位处注入壶体
中,并将茶叶冲散泡开,使壶体内更容易泡出茶的味道;
[0012]闷茶:注完热水后,使壶盖置于盖合状态,根据茶叶种类和注入水量的不同,使壶体完成不同时长的闷茶;
[0013]出汤:闷茶完成以后,通过注水口将壶体中的茶汤注入茶杯;
[0014]奉茶:将装有茶汤的茶杯移送到便于用户取饮的位置。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所述智能茶饮机上设置有内胆转移机构,所述洗茶工序前,内胆转移机构抓取过滤茶叶用的内胆,并将其先后移送至壶体;洗茶工序中,茶叶置于内胆内。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所述出汤工序后,若保留茶底,则由内胆转移机构将内胆抓放到茶杯中;若不保留茶底,则由内胆转移机构丢弃内胆。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所述内胆转移机构包括夹持臂、夹持执行器、转动台、竖向伸缩器和转动器;转动器连接在所述竖向伸缩器上,竖向伸缩器控制该转动器竖向升降;所述转动台连接在转动器上并由其控制升降;两个夹持臂设置于转动台上,夹持执行器设置于转动台上并能够控制两个夹持臂夹拢或张开。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所述烫壶工序前,所述壶盖即会盖合壶体;所述热水口设置于壶盖上,所述壶盖与所述壶体转动连接;所述热水口具有设定的高度或/和具有设定的水压,以冲散茶叶,进而达到高位冲茶的效果。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在奉茶工序中,由一茶杯移送机构对茶杯进行水平输送,所述茶杯移送机构包括移送台和移送模组;所述移送台设置于移送模组上;并能够在其控制下水平移送茶杯;在所述移送模组的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出茶工位和奉茶工位;出茶口设置于所述出茶工位处;奉茶工位用于用户取饮装有茶汤的茶杯。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在纳茶工序中,纳茶机构能够在不同的取茶工位处取茶,每个取茶工位处均具有储茶室,各个储茶室内分别装有不同种类的茶叶。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所述纳茶工序前还具有用户选择工序:用户根据个人偏好选择所需的茶品;所述智能茶饮机包括有控制器,纳茶、烫壶、洗茶、高冲、闷茶、出汤和奉茶的动作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完成。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所述控制器具有针对不同茶品的工序管理数据库,工序管理数据库包括多种对应茶叶种类的工序流程,在用户选择茶品后,所述控制器启动相应的工序流程。
[0023]作为上述方案的可选结构或备选设计:还包括控制器,烫壶、洗茶、冲茶、出茶和排废水的动作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完成。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本方案中提供一种七道工序泡茶的方法以及能够实现这七道工序泡茶的智能茶饮机,能够实现纳茶、烫茶、洗茶、高冲、闷茶、出汤、奉茶的完整流程,使得茶文化和茶韵能够得到更加完整的诠释;并且,本方案中通过智能化的机械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智能泡茶,从而有效的节省了人力;此外,智能茶饮机能够便捷的安装到包括商场、茶楼等公共场所中,从而能够在更多的场所中满足品茶爱好者对功夫茶的需求,解决品用功夫茶的场所限制和地域限制;从而将不同茶韵和不同口感的功夫茶普及到更多场所中;推动功夫茶文化的快速发展;
[0026]2.本方案中的机壳内并排设置多个储茶室,能够存储多种茶叶,从而能够根据个人需要和爱好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从而满足于市场的需要和人们口味以及饮茶习惯的需要;同时,可以设定不同茶叶的冲泡工序,从而使得不同茶叶的韵味都能够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8]图1是本方案中智能茶饮机的七工序泡茶方法的工序图;
[0029]图2是本方案中智能茶饮机的整体结构图;
[0030]图3是本方案中智能茶饮机的内部结构图;
[0031]图4是储茶机构的结构图;
[0032]图5是纳茶机构的左侧视图;
[0033]图6是茶壶机构的后侧视图;
[0034]图7是夹持臂的左侧视图。
[0035]图中:1

机壳;11

前门;12

取茶口;13

废水桶;1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道工序工艺机制的智能泡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智能茶饮机自动泡茶;所述智能茶饮机包括用于装热水和茶叶的壶体(41)、用于输送热水的热水口(43)、用于盖合壶体(41)的壶盖(42)、用于称取茶叶并将茶叶移送至壶体(41)的纳茶机构(3)、用于将壶体(41)中的茶汤注入茶杯(8)中的出茶口和用于将壶体(41)中的废水排出的废水口;泡茶的七道工序:纳茶:根据用户选择,由纳茶机构(3)称取茶叶,备用;烫壶:由热水口(43)注入热水对所要冲泡茶叶的壶体(41)进行烫壶处理,使其更易泡出茶香;洗茶:将称取茶叶移送至壶体(41)内,并对茶叶进行冲洗,并起到二次烫壶的效果;高冲:针对所选取的茶叶种类,注入不同温度的热水,并使热水从高位处注入壶体(41)中,并将茶叶冲散泡开,使壶体(41)内更容易泡出茶的味道;闷茶:注完热水后,使壶盖(42)置于盖合状态,根据茶叶种类和注入水量的不同,使壶体(41)完成不同时长的闷茶;出汤:闷茶完成以后,通过注水口将壶体(41)中的茶汤注入茶杯(8);奉茶:将装有茶汤的茶杯(8)移送到便于用户取饮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泡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茶饮机上设置有内胆转移机构(9),所述洗茶工序前,内胆转移机构(9)抓取过滤茶叶用的内胆(5),并将其先后移送至壶体(41);洗茶工序中,茶叶置于内胆(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泡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汤工序后,若保留茶底,则由内胆转移机构(9)将内胆(5)抓放到茶杯(8)中;若不保留茶底,则由内胆转移机构(9)丢弃内胆(5)。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泡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转移机构(9)包括夹持臂(92)、夹持执行器(93)、转动台、竖向伸缩器(94)和转动器(91);转动器(91)连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婉玉黄佳佳黄佳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火后工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