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消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39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消杀仪,包含:承载壳体、进风口、出风口、风机与消杀模块;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在承载壳体的侧壁上,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贯穿承载壳体的外壁与承载壳体的内腔相连通;风机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风机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匹配;消杀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消杀模块位于风机的一侧,消杀模块位于风机与进风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大功率的紫光灯与风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效果差的缺陷,具备良好的遮光效果,防止紫光灯发出的光线对人眼造成损伤。防止紫光灯发出的光线对人眼造成损伤。防止紫光灯发出的光线对人眼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消杀仪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器
,特别涉及一种空间消杀仪。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多采用过滤器与紫光灯配合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但现阶段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效果差,存在漏光的缺陷,容易对人眼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间消杀仪,包含:承载壳体、进风口、出风口、风机与消杀模块;
[0004]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在承载壳体的侧壁上,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贯穿承载壳体的外壁与承载壳体的内腔相连通;
[0005]风机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风机与出风口的位置相匹配;
[0006]消杀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消杀模块位于风机的一侧,消杀模块位于风机与进风口之间。
[0007]进一步,消杀模块包含:过滤器与消杀组件;
[0008]消杀组件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消杀组件位于风机的一侧;
[0009]过滤器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部,消杀组件位于过滤器与风机之间。
[0010]进一步,消杀组件包含:若干个紫光灯、遮光器与侧板;
[0011]遮光器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壁上;
[0012]若干个紫光灯并行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壁上,若干个紫光灯位于遮光器与过滤器之间;
[0013]侧板设置在遮光器与若干个紫光灯的一侧。
[0014]进一步,遮光器包含:第一遮光板、一对第二遮光板、第三遮光板、第四遮光板;
[0015]第一遮光板与第三遮光板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壁上,第一遮光板与第三遮光板位于若干个紫光灯与风机之间;
[0016]一对第二遮光板对称设置在承载壳体两侧的内壁上;
[0017]一对第四遮光板分别与一对第二遮光板相连,一对第四遮光板位于第一遮光板与第三遮光板之间。
[0018]进一步,遮光器还包含:一对第一遮光檐、一对第二遮光檐、一对第三遮光檐与一对第四遮光檐;
[0019]一对第一遮光檐对称设置在第一遮光板两侧,一对第一遮光檐分别向靠近一对第四遮光板的方向翘起;
[0020]一对第三遮光檐对称设置在第三遮光板的两侧,一对第三遮光檐分别向靠近一对第二遮光板的方向翘起;
[0021]一对第二遮光檐分别设置在一对第二遮光板的一侧,一对第二遮光檐分别与一对
第四遮光板的一侧相连,一对第二遮光檐分别与一对第三遮光檐并行排列;
[0022]一对第四遮光檐分别设置在一对第四遮光板的另一侧,一对第四遮光檐分别与一对第一遮光檐并行排列。
[0023]进一步,还包含: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置在承载壳体的顶部,控制面板与风机、消杀模块电性连接。
[002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间消杀仪,采用大功率的紫光灯与风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效果差的缺陷,具备良好的遮光效果,防止紫光灯发出的光线对人眼造成损伤。
[0025]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空间消杀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空间消杀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隐去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29]首先,将结合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间消杀仪,用于净化空气,其应用场景广阔。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空间消杀仪,包含:承载壳体1、进风口2、出风口3、风机4与消杀模块。
[0031]具体地,如图1所示,进风口2与出风口3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侧壁上,进风口2与出风口3均贯穿承载壳体1的外壁与承载壳体1的内腔相连通;风机4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部,风机4与出风口3的位置相匹配,风机4采用大功率风机4,风力更大,净化效果更佳。
[0032]进一步,如图1所示,承载壳体1由舱门与舱体组成,舱体的一侧为开放式设计,出风口3位于舱门上,进风口2位于舱体的侧壁上,舱门铰接在舱体的一侧,便于对空间消杀议进行维修与装配。
[0033]具体地,如图1所示,消杀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部,消杀模块位于风机4的一侧,消杀模块位于风机4与进风口2之间。
[0034]进一步,如图1所示,消杀模块包含:过滤器51与消杀组件;消杀组件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部,消杀组件位于风机4的一侧;过滤器51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部,消杀组件位于过滤器51与风机4之间,用于过滤过滤空气中PM2.5级别的颗粒以及空气中的其它有害物质,过滤器51的过滤层级厚度加厚,室内空气过滤的更彻底。
[0035]进一步,如图2所示,消杀组件包含:若干个紫光灯521、遮光器523与侧板522;遮光器523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壁上;若干个紫光灯521并行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壁上,若干个紫光灯521位于遮光器523与过滤器51之间,本实施例采用四组大功率紫光灯521,紫光灯521的功率范围为108w~180w,杀菌消毒效果更佳;侧板522设置在遮光器523与若干个紫光灯521的一侧,用于承载遮光器523,并起到遮挡紫光灯521发出的紫光的作用,防止紫光灯
521的光线泄露,对人眼造成损伤。
[0036]进一步,如图2所示,遮光器523包含:第一遮光板5231、一对第二遮光板5232、第三遮光板5233、第四遮光板5234;第一遮光板5231与第三遮光板5233设置在承载壳体1的内壁上,第一遮光板5231与第三遮光板5233位于若干个紫光灯521与风机4之间;一对第二遮光板5232对称设置在承载壳体1两侧的内壁上;一对第四遮光板5234分别与一对第二遮光板5232相连,一对第四遮光板5234位于第一遮光板5231与第三遮光板5233之间;第一遮光板5231、一对第二遮光板5232、第三遮光板5233与一对第四遮光板5234错缝设置在紫光灯521的上方,用于遮挡紫光灯521发射的光线,防止紫光灯521的光线泄露,对人眼造成损伤。
[0037]进一步,如图2所示,遮光器523还包含:一对第一遮光檐5235、一对第二遮光檐5236、一对第三遮光檐5237与一对第四遮光檐5238;一对第一遮光檐5235对称设置在第一遮光板5231两侧,一对第一遮光檐5235分别向靠近一对第四遮光板5234的方向翘起;一对第三遮光檐5237对称设置在第三遮光板5233的两侧,一对第三遮光檐5237分别向靠近一对第二遮光板5232的方向翘起;一对第二遮光檐5236分别设置在一对第二遮光板5232的一侧,一对第二遮光檐5236分别与一对第四遮光板5234的一侧相连,一对第二遮光檐5236分别与一对第三遮光檐5237并行排列;一对第四遮光檐5238分别设置在一对第四遮光板5234的另一侧,一对第四遮光檐5238分别与一对第一遮光檐5235并行排列,用于加强第一遮光板5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消杀仪,其特征在于,包含:承载壳体、进风口、出风口、风机与消杀模块;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贯穿所述承载壳体的外壁与所述承载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内部,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消杀模块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内部,所述消杀模块位于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消杀模块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间消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模块包含:过滤器与消杀组件;所述消杀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内部,所述消杀组件位于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内部,所述消杀组件位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风机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间消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组件包含:若干个紫光灯、遮光器与侧板;所述遮光器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若干个紫光灯并行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若干个紫光灯位于所述遮光器与所述过滤器之间;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遮光器与所述若干个紫光灯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间消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器包含:第一遮光板、一对第二遮光板、第三遮光板、第四遮光板;所述第一遮光板与所述第三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富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得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