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34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4
本申请涉及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其包括支撑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以及第四横梁,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支撑柱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第三支撑孔和第四支撑孔,第二横梁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锁定块,第一横梁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锁定槽,第三横梁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锁定块,第二横梁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锁定槽,第四横梁的端部固定有第三锁定块,第三横梁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锁定槽,第一横梁与第四横梁之间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固定。通过相互锁定的方式将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连接节点的装配,无需工作人员进行焊接作业,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负担。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


[0001]本申请涉及支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梁柱节点是指框架结构梁和结构柱的交叉连接点,主要起支撑作用,广泛应用于板房、桥梁或公路等领域。
[0003]相关技术中的连接节点通常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柱以及四个分别固定于支撑柱侧壁的支撑梁,并且四个支撑梁沿支撑柱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需要对连接节点进行组装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将四个支撑梁分别焊接固定在支撑柱上,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负荷比较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负荷,本申请提供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以及第四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第三支撑孔和第四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第二支撑孔、第三支撑孔和第四支撑孔分别与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横梁插设于第一支撑孔内,所述第二横梁插设于第二支撑孔内,所述第三横梁插设于第三支撑孔内,所述第四横梁插设于第四支撑孔内;所述第二横梁的端部固定有若干第一锁定块,所述第一横梁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第一锁定块插入的第一锁定槽,所述第三横梁的端部固定有若干第二锁定块,所述第二横梁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第二锁定块插入的第二锁定槽,所述第四横梁的端部固定有若干第三锁定块,所述第三横梁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第三锁定块插入的第三锁定槽,所述第一横梁与第四横梁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连接节点进行装配时,将第一横梁插入第一支撑孔内,再将第二横梁插入第二支撑孔,并使得若干第一锁定块分别插入相应的第一锁定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一横梁的固定。随后,将第三横梁插入第三锁定孔,并使得若干第二锁定块分别插入相应的第二锁定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二横梁的固定。随后,将第四横梁插入第四锁定孔,并使得若干第三锁定块分别插入相应的第三锁定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三横梁的固定。紧接着,利用限位件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固定,即可实现对第四横梁的固定。
[0008]通过利用相互锁定的方式对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对连接节点的装配,无需工作人员进行繁琐的焊接作业,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此设计巧妙,并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互锁、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互锁、第三横梁与第四横梁互锁,只需要利用一个限位件即可实现对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的固定,既能节省资源,又能提高各部件之间的联动性。
[0009]可选的,所述第四横梁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限位件包括水平滑动穿设于每个安装孔内的限位块以及若干开设于第一横梁端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供相应的限位块插入,所述第四横梁内设置有能够驱动若干限位块运动的控制机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固定时,通过控制机构驱动若干限位块运动,并使得若干限位块分别插入相应的限位槽内,即可实现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固定。通过设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锁定的限位件,实现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快速固定,进而提高对连接节点进行装配时的工作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第四横梁内部开设有与若干安装孔分别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腔内的控制杆以及铰接于控制杆端部的控制块,若干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于控制块的侧壁,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能够驱动控制杆转动的管控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控件驱动控制杆转动,然后控制杆带动控制块以及若干限位块同步运动。当若干限位块分别插入相应的限位槽内时,即可实现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固定。通过设置结构简洁、操作便利的控制机构,实现限位块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快速固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0013]可选的,所述管控件包括设置于安装腔内的复位弹簧以及滑动连接于安装腔内的磁铁,所述磁铁用于推动控制杆远离控制块的一端翻转,并使所述限位块缩进相应的安装孔内,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控制块运动,并使所述限位块从相应的安装孔内伸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固定时,按压若干限位块,并使得若干限位块分别缩进相应的安装孔内,再将第四横梁插入第四支撑孔。当若干限位块分别与相应的限位槽对准时,控制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若干限位块运动,并使得若干限位块分别插入相应的限位槽内,从而实现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锁定。
[0015]当需要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解锁时,将带有强磁的部件贴在第四横梁上,并使强磁部件与磁铁相互靠近一侧的磁极相反。此时,磁铁与强磁部件之间的斥力推动磁铁运动,然后磁铁推动控制杆远离控制块的一端翻转。紧接着,控制块带动若干限位块同步运动,并使得若干限位块分别从相应的限位槽中脱出,即可实现对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解锁。
[0016]通过设置结构巧妙、操作便捷的管控件,实现控制杆的快速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横梁和第四横梁的快速解锁或锁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能够进行解锁的第四横梁,使得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能够进行拆卸,从而实现连接节点的回收再利用,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第四横梁需要特定的方式才能进行解锁,从而提高连接节点的防盗能力。
[0017]可选的,每个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均设有导向斜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限位块具有良好的导向效果,当第四横梁插入第四支撑孔内时,导向斜面与支撑柱抵接。随后,限位块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自动缩进相应的安装孔内,既能提高操作便利性,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的侧壁固定有定位块,所述第一支撑孔的内壁开设有供定位块滑移进入的定位槽,当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的槽底抵接时,所述第一锁定块能够与相应的第一锁定槽对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横梁插入第一支撑孔内、第二横梁插入第二支撑
孔内,并且定位块与定位槽的槽底抵接时,若干第一锁定块刚好对准相应的第一锁定槽。此设计能够实现第一横梁安装位置的快速确定,同时还能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快速固定,既能提高操作便利性,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的侧壁分别固定有多个肋板,每个所述肋板上均固定有加强块,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加强块插入的加强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分别与支撑柱固定时,若干加强块分别插入相应的加强槽内。此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的若干肋板分别对其各自进行支撑,从而提高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8)、第三横梁(9)以及第四横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2),所述支撑柱(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支撑孔(3)、第二支撑孔(4)、第三支撑孔(5)和第四支撑孔(6),所述第一支撑孔(3)、第二支撑孔(4)、第三支撑孔(5)和第四支撑孔(6)分别与容纳腔(2)连通,所述第一横梁(7)插设于第一支撑孔(3)内,所述第二横梁(8)插设于第二支撑孔(4)内,所述第三横梁(9)插设于第三支撑孔(5)内,所述第四横梁(10)插设于第四支撑孔(6)内;所述第二横梁(8)的端部固定有若干第一锁定块(11),所述第一横梁(7)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第一锁定块(11)插入的第一锁定槽(12),所述第三横梁(9)的端部固定有若干第二锁定块(15),所述第二横梁(8)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第二锁定块(15)插入的第二锁定槽(16),所述第四横梁(10)的端部固定有若干第三锁定块(17),所述第三横梁(9)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供相应的第三锁定块(17)插入的第三锁定槽(18),所述第一横梁(7)与第四横梁(10)之间设置有限位件(19),所述限位件(19)用于对第一横梁(7)和第四横梁(10)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横梁(1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0),所述限位件(19)包括水平滑动穿设于每个安装孔(20)内的限位块(191)以及若干开设于第一横梁(7)端部的限位槽(192),所述限位槽(192)供相应的限位块(191)插入,所述第四横梁(10)内设置有能够驱动若干限位块(191)运动的控制机构(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梁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横梁(10)内部开设有与若干安装孔(20)分别连通的安装腔(22),所述控制机构(21)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腔(22)内的控制杆(211)以及铰接于控制杆(211)端部的控制块(212),若干所述限位块(191)分别固定于控制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贤标张龙建王兆王赫男刘亚杰姬松广孙贸李瑞祁海崔喜庆陈西领李辉孙龙杨帆王汉文杨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