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系统及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612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包括主机,中转服务器,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的移动储能设备和供能管理机,所述主机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供能管理机下并联设置有离散式供能设备;所述中转服务器与执行端通讯连接,所述执行端还包括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所述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连接设置在供能管理机和离散式供能设备上,同时提出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系统及管理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前预知离散式供能设备的性能变化以及安全隐患,防止意外的发生;成本低,软件拓展性强,低功耗,又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大数据远程联网,从局域到广域,促进工业信息化管理。促进工业信息化管理。促进工业信息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系统及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以及控制该设备运行系统及搭建该系统的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能源管理系统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CO2排放量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我国能源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能量平衡测试”、“能源审计”,督促用能单位从规范的装设计量仪表,到逐步进行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主要设备的节能改造、用能系统节能优化改造等。
[0003]当前社会中节能减排最重要的环节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为此,新能源汽车的供能设备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以电动车为例,为了尽可能的方便用户,充电桩的配备整体来说是离散式分布的,尽管部分地区采用了社区式管理,但管理不够集中和智能化,使得存在很多隐患,比如供电不足、蓄电池损坏、温度过高导致自燃甚至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人员则布局一些检测单元对充电桩的状态进行监控,会涉及大量的布线工作,一般来说需要专业人员上门安装维护,施工周期长,布线成本搞,扩展难度大,后期维护成本高,对社区式这种小型化项目来说不太适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能源管理系统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易于安装维护,性价比高,同时提出一种控制该能源管理设备的系统以及搭建该系统的操作平台。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包括主机,中转服务器,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的移动储能设备和供能管理机,所述主机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供能管理机下并联设置有离散式供能设备;所述中转服务器设置有网关设备并与执行端通讯连接,所述执行端设置有用于采集离散式供能设备信息的供能监控模块,还包括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所述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连接设置在供能管理机和离散式供能设备上并通过无线网关与主机通讯连接。网关设备可以选用传统2G和主流的4G网络模组。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人机互动终端,所述人机互动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所述主机通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式供能设备设在在封闭式空间中,所述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还包括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包括由调节控制器控制的温湿度调节设备,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设置在设置离散式供能设备的封闭空间内,所述调节控制器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设置如下模块:离散式供能设备管理模块,储能变流器控制
模块,热成像视频监控模块,消防系统。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云服务器,所述网关设备用于将执行端采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一般设置于互联网,采用标准HTTP协议,POST方法,JSON格式可以访问云服务器数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包括采用LORA扩频通讯技术或433Mhz技术进行数据交互的无线传感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控制上述能源管理设备的运行,包括主机,所述主机至少完成如下功能:
[0012]控制中转服务器接受由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并上传至云服务器;
[0013]接受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并储存;
[0014]接受并分析无线温湿度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控制无线温湿度模块对温湿度进行调节并接受无线温湿度模块的调节反馈信息;
[0015]接受人机互动终端的指令并在人机互动终端显示数据;
[0016]接受人机互动终端的指令并对执行端发出指令。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平台搭建于人机互动终端,至少包括:
[0018]加密的用户登录界面;
[0019]导航界面;
[0020]用户管理界面;
[0021]设备管理界面;
[0022]用于显示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的设备信息UI页面,所述UI页面为动态,可以定时或即时更新数据。
[0023]所述UI页面至少包括如下互动选项:编辑、删除、导入、导出,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人工处理。
[0024]所述人机互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PC、移动式触屏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集成式高清触摸屏等等。
[0025]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0026](1)加入无线温度监控模块,采用无线测温传感器汇总接收各路温度、温湿度数据后将数据上传到互联网,使人机交互更方便、易操作,实现现场可视化,异地电脑远程汇总分析数据,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掌控温度,提前预知离散式供能设备的性能变化以及安全隐患以做出预防或补救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0027](2)采用标准HTTP协议,POST方法,JSON格式,可通过数据定向传输服务进行二次开发;
[0028](3)无线设备内置电池,免于布线,使线缆成本降低90%,施工成本也相对降低,软件拓展性强,只需要通过快递方式传递给用户,随处安装,开机即用,用户投入小,体验好;
[0029](4)传感器采集前端采用433Mhz技术或lora扩频通信技术,多路汇总后与互联网互通,既实现了传感器节点低功耗,又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了大数据远程联网,从局域到广域,促进工业信息化管理。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的实施例的核心架构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中转服务器,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的移动储能设备和供能管理机,所述主机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供能管理机下并联设置有离散式供能设备;所述中转服务器设置有网关设备并与执行端通讯连接,所述执行端设置有用于采集离散式供能设备信息的供能监控模块,还包括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所述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包括无线数据采集终端,所述数据采集终端连接设置在供能管理机和离散式供能设备上并通过无线网关与主机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互动终端,所述人机互动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所述主机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式供能设备设在在封闭式空间中,所述无线温湿度监控模块还包括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包括由调节控制器控制的温湿度调节设备,所述温湿度调节设备设置在设置离散式供能设备的封闭空间内,所述调节控制器与中转服务器通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设置如下模块:移动式储能设备管理模块,储能变流器控制模块,热成像视频监控模块,消防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无线温湿度监控的能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