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06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壳体包含相互贯通的气路入口一和气路出口,壳体内部加工有装配接口和安装通道,切刀安装在安装通道内,带有气路入口二的接嘴安装在装配接口的上端,并与壳体机械连接,接嘴的下部安装在切刀的切割孔内,点火器与壳体的气路入口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切刀前端加工锥面及锁定装置,与壳体前端锥面配合,实现通道关闭及切刀工作后限位,可靠实现通路切换,同时具有防止已关闭的通道误开启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切破形式实现通道开启,采用机械密封形式实现通道关闭,密封形式可靠。密封形式可靠。密封形式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电爆活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爆活门,具体涉及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属于阀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航天航空动力系统正朝着集成化的趋势发展,随着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对气路系统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气路系统,有时需实现通路的切换,即在开启一个通路的同时,实现另一通路的关闭。目前阶段的电爆活门主要包括常闭式电爆活门及常开式电爆活门,用于实现气路系统的开启或关闭,一般不具备同时实现气路系统开启及关闭的功能,实现通路的切换需要不同电爆活门配合使用。
[0003]申请号为200910312218.X,申请名称为用于一次换向系统的二位三通电爆阀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三通电爆阀,通过密封圈运动实现通路换向,但是,密封圈运动过程中通过沟槽,存在被切坏风险,影响三通电爆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电爆活门,具有实现通路切换功能,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的电爆活门。
[0005]这种三通电爆活门,壳体包含相互贯通的气路入口一和气路出口,壳体内部加工有装配接口和安装通道,切刀安装在安装通道内,带有气路入口二的接嘴安装在装配接口的上端,并与壳体机械连接,接嘴的下部安装在切刀的切割孔内,点火器与壳体的气路入口一连接。
[0006]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气路入口一与气路出口形成的气路通路为常开通路,气路入口二与气路出口形成的气路通路为常闭通路。
[0007]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装配接口与安装通道垂直贯通。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切刀为变径柱状结构,前端为锥面,切刀中部加工垂直于轴向的切割孔,及垂直于轴向的气路通道一,切刀装入壳体安装通道后,接嘴的下端的安装在切割孔内。
[0009]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接嘴为变径柱状结构,接嘴上端中心加工气路通道二,柱状结构下端为实体柱,实体柱安装在切割孔内。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切刀与壳体之间装配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点火器与壳体之间装配有垫圈。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锥面上设有锁定装置,壳体的内部前端为圆锥面。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切刀后端加工环形的安装槽,及切刀装配孔。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切刀前端加工锥面及锁定装置,与壳体前端锥面配合,实现通道关闭及切刀工作后限位,可靠实现通路切换,同时具有防止已关闭的通道误开启功能;本专利技术采用切破形式实现通道开启,采用机械密封形式实现通道关闭,密封形式可靠。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切刀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嘴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

壳体、2

切刀、3

接嘴、4

密封圈、5

垫圈、6

点火器,11

装配接口,12

安装通道,21

锁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三通电爆活门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1]这种三通电爆活门,包括壳体1、切刀2、接嘴3、密封圈4、垫圈和点火器,壳体1,包含相互贯通的气路入口一和气路出口,壳体1内部加工垂直贯通的装配接口11和安装通道12,壳体1前端加工圆锥面,壳体1是整个三通电爆活门的主要支撑和连接部件;切刀2用于剪切接嘴3,打开气路通道二(即常闭气路通道),并与壳体1配合,实现关闭气路通道一(即常开通道关闭),切刀2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前端为锥面,锥面上设置有锁定装置21,锁定装置21可以为环形齿,切刀2中部加工垂直于轴向的切割孔,及垂直于轴向的气路通道一,切刀2后端加工环形的安装槽及切刀2装配孔;接嘴3用于密封常闭入口内的工作介质,接嘴3为变径柱状结构,接嘴3上端中心加工气路通道二,柱状结构下端为实体柱,实体柱安装在切割孔内。
[0022]接嘴3装入装配接口11的上端,并与壳体1机械连接,切刀2安装在安装通道12内,切刀2与壳体1间装配密封圈4,接嘴3的下部安装在切刀2上加工的切割孔内,点火器与壳体1尾端机械连接,点火器与壳体1间装配垫圈。整个三通电爆活门,包含2个入口及1个出口,1个入口常闭,另一个入口常开,形成1个常闭的气路通道和1个常开的气路通道,产品起爆后,常闭入口开启的同时常开入口关闭,实现通路切换。采用切破形式实现通道开启,采用机械密封形式实现通道关闭,结构简单,密封形式可靠,通道直径易于保证。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包括壳体1、切刀2、接嘴3、密封圈4、垫圈和点火器,壳体1包含相互贯通的气路入口一和气路出口,壳体1内部加工垂直贯通的装配接口11和安装通道12,壳体1前端加工圆锥面,切刀2与壳体1间装配密封圈4,接嘴3装入装配接口11的上端,并与壳体1机械连接,切刀2安装在安装通道12内,接嘴3的下部安装在切刀2上加工的切割孔内,点火器与壳体1尾端机械连接,点火器与壳体1间装配垫圈。
[0024]如图2所示的壳体1是整个三通电爆活门的主要支撑和连接部件,包含相互贯通的1个气路入口和1个气路出口,气路入口和气路出口形成常开的气路通路;壳体1内部加工垂直贯通的装配接口11和安装通道12,装配接口11上安装接嘴3,并通过焊接与接嘴3实现连接及密封,安装通道12内安装切刀2,同时安装通道12后端为传递点火器起爆时产生的作用力提供通道;壳体1前端加工圆锥面,产品起爆后实现切刀2限位并与切刀2配合实现通道关闭。
[0025]如图3所示的切刀2用于剪切接嘴3,打开常闭气路通道,并与壳体1配合,实现常开气路通道关闭。切刀2为变径的柱状结构,前端为锥面,锥面上加工锁定装置21,柱状结构中部加工垂直于轴向的切割孔,及垂直于轴向的气路通孔,柱状结构后端加工环形的安装槽,
及切刀2装配孔。切刀2装入壳体1安装通道12后,接嘴3下端的实体柱安装在切割孔内。
[0026]切刀2中部切割孔用于剪切接嘴3下端的实体柱,切刀2剪切接嘴3后,气路通孔位移到接嘴3下方,与接嘴3的气路通孔、壳体1的气路出口形成气路通道二,实现气路通道二开启,并保证通路直径;同时,切刀2前端锥面位移与壳体1前端圆锥面接触卡死,避免切刀2回弹,切刀2上锁定装置21变形,楔入壳体1前端圆锥面形成密封,实现气路通道一关闭;安装槽内安装密封圈4,密封圈4能够有效的密封点火器起爆后产生的压力,使得压力能够完全作用在切刀2端面上;切刀2装配孔用于切刀2在壳体1安装通道12内的安装与拆卸。
[0027]如图4所示的接嘴3用于密封常闭入口内的工作介质,为变径柱状结构,柱状结构上端中心加工气路通道,柱状结构下端为实体柱,为盲孔密封结构,形成常闭的气路通道二;实体柱安装在切割孔内,工作时被切刀2切断,形成通孔,打开气路通道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其特征在于:壳体包含相互贯通的气路入口一和气路出口,壳体内部加工有装配接口和安装通道,切刀安装在安装通道内,带有气路入口二的接嘴安装在装配接口的上端,并与壳体机械连接,接嘴的下部安装在切刀的切割孔内,点火器与壳体的气路入口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路入口一与气路出口形成的气路通路为常开通路,气路入口二与气路出口形成的气路通路为常闭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接口与安装通道垂直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电爆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刀为变径柱状结构,前端为锥面,切刀中部加工垂直于轴向的切割孔,及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王冲张阔柏长青王维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