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电力用户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电力用户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需求响应数据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力实时需求响应过程是,需求侧实时管理系统平台根据需求响应终端实时上报的用户需求响应能力数据(包含可调节负荷容量即用户申报响应负荷、调节的准备时间与可持续时间),下发需求响应信号(含负荷调节指标以及响应时段)到需求响应终端,并由需求响应终端发出声光告警信号,在屏幕上显示该指标或者通过与用户生产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推送到用户的电脑界面上。用户的生产值班人员在收到需求响应信号后通知生产管理人员,由生产管理人员根据需求响应信号的内容即负荷调节指标及相应时段的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控制,调节用电负荷。
[0003]但这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需求响应效果评估过程涉及的负荷值有3个数据,分别是基线负荷、实时负荷、申报响应负荷,申报响应负荷在本次需求响应中是个静态值,而用户的实时负荷是动态变化的、基线负荷也是随着时间点不同有着一定的差异。 />[0004]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电力用户实时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需求响应日之前若干日的用电负荷数据,计算负荷平均值,从而得到该用户在需求响应日的理论负荷曲线;理论负荷曲线为负荷基线,其包括理论负荷值以及对应的时间,用于表征供电公司认为用户在未参与需求响应时的用电趋势;第二步,获取需求响应日,用户实时负荷数据,并根据实时负荷数据绘制实时负荷曲线;所述实时负荷数据包括实时负荷值以及对应的时间;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实时负荷曲线依据时间序列与负荷基线进行对比,并绘制在同一界面上,进行实时展示,形成实时对比图;第四步,在第三步中的实时对比图中增设若干参考线;所述参考线至少包括目标负荷上限值、目标负荷下限值,给出调节尺度,为电力用户的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力用户实时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理论负荷曲线的获取方式如下:S1,供电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以F分钟1次的频率,通过RS485接口采集用户若干天的关口电表数据,并上报给需求侧实时管理系统平台;所述关口电表数据为正向有功功率数据,其数量为M个,其构成用户每日的用电负荷曲线;S2,根据需求响应日之前若干日的用电负荷曲线,计算在24小时时间轴刻度上的负荷平均值,从而预测出用户在需求响应日的理论负荷曲线,并作为负荷基线;F的取值为5或15;96≤M≤48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力用户实时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当进入需求响应时段后,根据若干实时负荷数据,计算实际平均负荷;所述用户为某工业园区或某企业或某设备或某家庭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力用户实时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平均负荷为P
R(AVG)
,其计算公式如下:P
R(AVG)
=(P
R(t1)
+P
R(t2)
+P
R(t3)
+
……
+P
R(tn)
)/n,其中,t1为需求响应时段开始时刻,P
R
为实时负荷数据,P
R(t1)
为开始时刻所采集到实际负荷数据,tn为需求响应时段内最后一次采集实际负荷数据的时刻,P
R(tn)
为该时段内第n次采集到的实际负荷数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力用户实时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实时负荷曲线与负荷基线线型或颜色或粗细不同,以示区别;
并且需求响应期间,实时负荷曲线发生变化波动,直到整个需求响应时段结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电力用户实时需求响应有效性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所述目标负荷上限值为目标平均负荷的上限值;所述目标负荷下限值为目标平均负荷的下限值;根据实际平均负荷P
R(AV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王朝亮,芦鹏飞,刘炜,肖涛,陆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