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电路、天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05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检测电路、天线及电子设备,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其中,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及天线;其中,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天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天线相连。由此,既实现了对天线的电磁波吸收比值的检测,又能有效利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从而降低了天线对通信终端的外观及体积的影响。信终端的外观及体积的影响。信终端的外观及体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电路、天线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电路、天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终端上的天线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极有可能导致天线SAR值超标。其中,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电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定义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
[0003]为了保证通信终端的SAR值满足规定要求,需要在通信终端中设置SAR传感器,以检测天线SAR值。目前,如何在空间有限的通信终端中设置SAR传感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检测电路,包括:
[0006]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及天线;
[0007]其中,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天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天线相连。
[0008]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天线,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检测电路。
[0009]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检测电路。
[0010]本技术提供的检测电路,通过将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将天线设置在第二电路板上,并采用信号传输线连接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及天线,既实现了对天线的电磁波吸收比值的检测,又能有效利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从而降低了天线对通信终端的外观及体积的影响。
[0011]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3]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4]图2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5]图3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目前,通信终端正在朝着更加轻薄和高占屏比的方向发展。因此,终端内部可占用的空间较少。同时,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终端上的天线数量越来越多,当在设备底部或侧面设置多个拆分的天线时,有很高的机率导致天线SAR值超标问题。
[001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电路、天线及电子设备。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检测电路100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110、第二电路板120、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及天线140。
[0020]其中,第一电路板110和第二电路板120可以为任意类型的电路板。比如,第一电路板110和第二电路板120可以为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或者为FPC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0021]此外,第一电路板110和第二电路板12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通信终端内的不同位置,以充分利用通信终端内的分布空间,避免占用较大的整体空间。
[002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不能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10、第二电路板120的限定。
[0023]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10上,将天线140通过连接器与第二电路板120连接,其中,连接器可以为弹片、螺钉等。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通过信号传输线150与天线140相连,从而实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与天线140的分离布置及信号传输。
[0024]其中,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可以检测在设定范围内是否有人体靠近天线。具体的,当人体与天线的靠近程度超过设定范围时,天线感应电容发生变化,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通过检测感应电容,获得天线的电磁波吸收比值,即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
[0025]本技术实施例的检测电路,通过将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10上,将天线140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20上,并采用信号传输线150连接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及天线140,既实现了对天线140的电磁波吸收比值的检测,又能有效利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从而降低了天线对通信终端的外观及体积的影响。
[0026]图2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电路板110上还可以设置射频电路160、第一信号传输电路170及第二信号传输电路180。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天线的电路结构中,射频电路160作为信号源,通常设置在设备主板上。同时,射频电路160可以通过信号传输线150与天线140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
[0028]在通信终端的内部空间中,设备主板占的体积相对较大。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10可以为设备主板,将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设置在设备主板上,可以减少通信终端内的电路板的数量,从而进一步节省占用空间。
[0029]此外,为了避免射频电路160在工作时的电容变化对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的
检测信号产生影响,可以在电路板上设置不同的信号传输通道,以对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隔离。
[0030]本技术实施例中,射频电路160可以通过第一信号传输电路170与信号传输线150相连,第一信号传输电路170用于传输射频电路160与天线140间的射频信号。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通过第二信号传输电路180与信号传输线150相连,第二信号传输电路180用于传输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与天线140间的检测信号。
[0031]具体的,由于射频电路160与天线140之间传输的射频信号通常为高频信号,因此,第一信号传输电路170可以为高频通道,以传输射频信号。同时,第一信号传输电路170可以隔离射频电路160与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避免射频电路160对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的检测信号产生影响。
[0032]同理,由于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130与天线140之间传输的检测信号通常为低频信号,因此,第二信号传输电路180可以为低频通道,以传输检测信号。同时,第二信号传输电路180可以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及天线;其中,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天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天线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射频电路、第一信号传输电路及第二信号传输电路;其中,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相连,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用于传输所述射频电路与所述天线间的射频信号;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通过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电路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相连,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电路用于传输所述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与所述天线间的检测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为射频同轴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三信号传输电路及第四信号传输电路;其中,所述信号传输线通过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电路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信号传输线还通过所述第四信号传输电路与所述天线相连,所述第三信号传输电路与所述第四信号传输电路中可通过的信号频率不同。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及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