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605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诱捕装置,包括:底座;踏板,活动安装在底座的上方;第一弹性部件,与底座和踏板连接;夹持部件,活动安装在底座的上方,夹持部件设置有凹位;联动部件,一端活动连接至踏板,另一端连接至凹位,联动部件在触发时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穿过凹位;第二弹性部件,与底座和夹持部件连接。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会穿过凹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凹位预留了联动部件的一些摆动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诱捕装置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部件不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其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夹持部件设置了凹位,因此能够缩短联动部件的长度,减少得在触发时联动部件的摆动范围,防止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户。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诱捕
,特别是涉及一种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市面上用于捕捉动物如老鼠的诱捕器,往往会设置有触发机关,如联动杆等,但是,市面上的诱捕器在捕捉动物的瞬间,联动杆的摆幅过大,从而有可能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诱捕装置,能够在捕捉动物的瞬间保证触发机关不会误碰到其他物品或者误伤到用户。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诱捕装置,包括:
[0005]底座;
[0006]踏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
[0007]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踏板连接;
[0008]夹持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凹位;
[0009]联动部件,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踏板,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凹位,所述联动部件在触发时所述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穿过所述凹位;
[0010]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夹持部件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踏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踏板连接;夹持部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凹位;联动部件,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踏板,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凹位,所述联动部件在触发时所述联动部件的摆动轨迹穿过所述凹位;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夹持部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非夹持状态,所述踏板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使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活动抵接至所述踏板,并通过所述联动部件的另一端将所述夹持部件固定于第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诱捕装置由所述非夹持状态切换至夹持状态,所述踏板受力向下移动,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脱离所述踏板,以使所述夹持部件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带动所述联动部件沿着所述凹位转动并穿过所述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连接,所述第二杆部远离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设置有锁定部;当所述诱捕装置处于所述非夹持状态,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抵接至所述踏板,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所述凹位抵接于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智能快捕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