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97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该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传送组件、除尘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板式输送机、支撑柱、储水箱、框架、液位传感器、过滤网板、第一滑块、螺纹杆、密封门、滑板和空心筒,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下表面上,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上,所述板式输送机贯穿所述框架,使用时,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使电磁铁实现横向移动,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使电磁铁实现纵向移动,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电磁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无刷电机铁芯的自动下料,该除尘装置可实现对无刷电机铁芯的自动下料,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量。低了操作员的劳动量。低了操作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中小容量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永磁体,现在多采用高磁能级的稀土钕铁硼材料。
[0003]目前,现有的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在把无刷电机铁芯冲洗干净后,常常采用人工对干净的无刷电机铁芯进行下料操作,提高了操作员的劳动量。
[0004]如何设计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旨在改善在把无刷电机铁芯冲洗干净后,常常采用人工对干净的无刷电机铁芯进行下料操作,提高了操作员的劳动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传送组件、除尘组件和下料组件。
[0008]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板式输送机、支撑柱、储水箱、框架、液位传感器、过滤网板、第一滑块、螺纹杆、密封门、滑板和空心筒,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下表面上,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上,所述板式输送机贯穿所述框架,所述空心筒固定在所述板式输送机上,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外壁上,所述滑板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内壁中,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过滤网板的端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在所述滑板内,所述螺纹杆同时螺纹贯穿所述过滤网板和所述滑板,所述螺纹杆的下端螺纹在所述第一滑块内,所述密封门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储水箱上。
[0009]所述除尘组件包括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盘管、自来水管、喷嘴、干燥风机和电磁阀,所述水泵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箱内,所述盘管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内壁中,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盘管上,所述自来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盘管上,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自来水管上,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盘管上,所述干燥风机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内壁中。
[0010]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气缸、U型板、滑轨、第二滑块、第二气缸、L型板和电磁铁,所述第一竖板固定在所述板式输送机的上表面上,所述U型板和所述第二竖板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的外壁上,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U型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
滑块滑动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的侧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所述L型板的侧表面上,所述L型板的上表面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L型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气缸贯穿所述U型板,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和螺纹柱,所述柱体固定在所述储水箱的下表面上,所述螺纹柱螺纹在所述柱体内。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包括螺纹杆本体和第一手持部,所述螺纹杆本体同时螺纹贯穿所述过滤网板和所述滑板,所述第一手持部固定在所述螺纹杆本体的端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固定在所述过滤网板的外壁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门包括密封门本体和第三手持部,所述密封门本体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储水箱上,所述第三手持部固定在所述密封门本体的外壁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在所述密封门上。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包括泵体和防护外壳,所述泵体和所述防护外壳均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上,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内。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盘管包括盘管本体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盘管本体的上表面和所述框架的内壁之间。
[001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设置在所述干燥风机的排风口上。
[00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角钢,所述角钢固定在所述板式输送机和所述第一竖板之间。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使用时,把无刷电机铁芯依次放置在空心筒内,打开电磁阀,板式输送机把无刷电机铁芯向前输送,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盘管和喷嘴喷射到无刷电机铁芯上,无刷电机铁芯上的灰尘被冲洗掉,污水流入到储水箱内,灰尘被过滤网板过滤掉,可使用的水流入到过滤网板的下方,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箱内的水量达到设定最大值时,控制电磁阀关闭,水泵把储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抽出,再通过第二水管、盘管和喷嘴喷射到无刷电机铁芯上,当液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箱内的水量达到设定的最小值时,控制电磁阀打开,关闭水泵,被冲洗干净的无刷电机铁芯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干燥风机对无刷电机铁芯进行烘干操作,干燥的无刷电机铁芯的在移动到电磁铁的下方时,第一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使电磁铁实现横向移动,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缩使电磁铁实现纵向移动,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电磁铁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无刷电机铁芯的自动下料,该除尘装置可实现对无刷电机铁芯的自动下料,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传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除尘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0

传送组件;110

板式输送机;120

支撑柱;121

柱体;122

螺纹柱;130

储水箱;140

框架;150

液位传感器;160

过滤网板;170

第一滑块;18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刷电机铁芯生产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组件(100),所述传送组件(100)包括板式输送机(110)、支撑柱(120)、储水箱(130)、框架(140)、液位传感器(150)、过滤网板(160)、第一滑块(170)、螺纹杆(180)、密封门(192)、滑板(194)和空心筒(195),所述支撑柱(120)固定在所述储水箱(130)的下表面上,所述框架(140)固定在所述储水箱(130)的上表面上,所述板式输送机(110)贯穿所述框架(140),所述空心筒(195)固定在所述板式输送机(110)上,所述液位传感器(150)固定在所述储水箱(130)的外壁上,所述滑板(194)固定在所述储水箱(130)的内壁中,所述第一滑块(170)固定在所述过滤网板(160)的端部,所述第一滑块(170)滑动在所述滑板(194)内,所述螺纹杆(180)同时螺纹贯穿所述过滤网板(160)和所述滑板(194),所述螺纹杆(180)的下端螺纹在所述第一滑块(170)内,所述密封门(192)通过铰页固定在所述储水箱(130)上;除尘组件(200),所述除尘组件(200)包括水泵(210)、第一水管(220)、第二水管(230)、盘管(240)、自来水管(250)、喷嘴(260)、干燥风机(270)和电磁阀(290),所述水泵(210)固定在所述框架(14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水管(22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水管(230)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210)上,所述第一水管(22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30)内,所述盘管(240)固定在所述框架(140)的内壁中,所述第二水管(23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盘管(240)上,所述自来水管(25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盘管(240)上,所述电磁阀(290)设置在所述自来水管(250)上,所述喷嘴(260)设置在所述盘管(240)上,所述干燥风机(270)固定在所述框架(140)的内壁中;下料组件(300),所述下料组件(300)包括第一竖板(310)、第二竖板(330)、第一气缸(340)、U型板(350)、滑轨(360)、第二滑块(370)、第二气缸(380)、L型板(390)和电磁铁(391),所述第一竖板(310)固定在所述板式输送机(110)的上表面上,所述U型板(350)和所述第二竖板(330)均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板(310)的外壁上,所述滑轨(360)固定在所述U型板(350)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滑块(370)滑动在所述滑轨(360)上,所述第一气缸(340)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板(330)的侧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340)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