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592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初步预测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进行第一批钻探查证;以第一批钻探控制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为依据,沿推测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继续按批次施工钻孔,实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的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在已经确定存在砂岩型铀矿床情况下,预测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空间展布,提高该地区找矿效率、降低钻探费用成本。探费用成本。探费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砂岩型铀矿勘查
,特别是涉及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砂岩型铀矿床系指产于砂岩、砂砾岩等碎屑岩中的外生后成铀矿床。砂岩型铀矿在全球资源结构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类型铀矿之一。砂岩铀矿勘查是探明适于地浸开采,且经济合理的铀矿资源/储量,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或矿业权流转提供铀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我国的砂岩型铀矿勘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于砂岩型铀矿具有埋藏浅、规模大、经济易采的特点,并随着地浸开采技术的是渐成熟,砂岩型铀矿已成为的我国铀矿找矿重点勘查类型。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对砂岩型铀矿铀富集成矿的控制作用受到铀矿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在铀资源较大需求背景下,日益凸显出盆地铀矿勘查过程中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预测工作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在已经确定存在砂岩型铀矿床情况下,预测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空间展布,提高该地区找矿效率、降低钻探费用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确定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
[0007]步骤(2)、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
[0008]步骤(3)、初步预测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进行第一批钻探查证;
[0009]步骤(4)、以第一批钻探控制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为依据,沿推测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继续按批次施工钻孔,实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的定位。
[0010]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资料收集,了解目标工作区构造演化特征,将砂岩型铀成矿模式与目标工作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动态匹配,确定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初步判断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铀成矿条件,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面积控制在200平方公里范围内。
[0011]进一步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找矿目的层开展综合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综合研究,了解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的地层和砂体特征,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面积控制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
[0012]进一步地,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和岩性

岩相空间展布特征,结合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的岩石地球化学氧化方向,初步预测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
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
[0013]通过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结构构造、砂体规模、岩性

岩相和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空间耦合,筛选具有稳定的小角度单斜构造、垂向上发育稳定的“泥



泥”地层结构、目的层砂体厚度在40

70m、以三角洲平原或河道沉积为主且距离预测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最近的区域施工第一个钻孔,验证前期综合研究的可靠性;
[0014]以施工完成的第一个钻孔为基点,结合第一个钻孔找矿目的层的结构构造、砂体规模、岩性

岩相的认识,以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以第一个钻孔查明的找矿目的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布设第二个钻孔。
[0015]进一步地,若第一个钻孔揭遇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氧化环境,砂体以氧化色为主,则第二个钻孔以1.6

3.2km的工程间距平行于氧化方向同向布设;
[0016]具体工程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第一个钻孔找矿目的层的砂体厚度、砂体结构、砂体空间展布形态、隔水层数量和规模;
[0017]当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砂体厚度超过70m,砂体结构以中粒和粗粒砂岩为主,砂体分布范围广、不含隔水层或隔水层厚度比砂体厚度小于0.1且隔水层呈透镜状产出,采用3.2km甚至更大的工程间距布设第二个钻孔;
[0018]当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砂体厚度小于40m,砂体结构以中粒和细粒砂岩为主,砂体分布范围有限,隔水层厚度比砂体厚度大于0.4且隔水层分布范围较广,采用1.6km的工程间距布设第二个钻孔;
[0019]当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砂体厚度在40

70m,隔水层厚度比砂体厚度大于0.1

0.4,采用2.4km的工程间距布设第二个钻孔。
[0020]进一步地,若第一个钻孔揭遇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还原环境,砂体为原生灰色时,则第二个钻孔以1.6

3.2km的工程间距平行于氧化方向相向逆向布设;
[0021]具体工程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第一个钻孔找矿目的层的砂体厚度、砂体结构、砂体空间展布形态、隔水层数量和规模;
[0022]当砂体厚度超过70m、砂体结构以中粒和粗粒砂岩为主,砂体分布范围广、不含隔水层或隔水层厚度比砂体厚度小于0.1且隔水层呈透镜状产出,采用3.2km甚至更大的工程间距布设第二个钻孔;
[0023]当砂体厚度小于40m、砂体结构以中粒和细粒砂岩为主,砂体分布范围有限、隔水层厚度比砂体厚度大于0.4且隔水层分布范围较广,采用1.6km的工程间距布设第二个钻孔;
[0024]当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砂体厚度在40

70m,隔水层厚度比砂体厚度大于0.1

0.4,采用2.4km的工程间距布设第二个钻孔。
[0025]进一步地,若第一个钻孔揭遇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不完全氧化环境,垂向表现氧化与还原互层或整体以氧化为主,在氧化色调中保留有程度不同的原生灰色时,说明前期综合研究准确,第一个钻孔已经预测到了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则第二个钻孔应该沿推测的层间氧化前锋线位置按照相应勘查阶段的网度部署钻孔,以控制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走向、规模。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在已有的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准确预测层间氧化前锋线空间位置以提高铀矿体空间定位预测精度,提高找矿效率,节省钻探工作量,并可以将节省的钻探工作量用在其它有可能成矿的地区。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流程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的施工钻孔剖面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确定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步骤(2)、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步骤(3)、初步预测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进行第一批钻探查证;步骤(4)、以第一批钻探控制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为依据,沿推测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继续按批次施工钻孔,实现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资料收集,了解目标工作区构造演化特征,将砂岩型铀成矿模式与目标工作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动态匹配,确定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初步判断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铀成矿条件,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面积控制在200平方公里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远景区域找矿目的层开展综合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综合研究,了解目标工作区内找矿目的层的地层和砂体特征,进一步筛选出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面积控制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和岩性

岩相空间展布特征,结合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的岩石地球化学氧化方向,初步预测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内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位置;通过对目标工作区内铀成矿有利区段找矿目的层的结构构造、砂体规模、岩性

岩相和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的空间耦合,筛选具有稳定的小角度单斜构造、垂向上发育稳定的“泥



泥”地层结构、目的层砂体厚度在40

70m、以三角洲平原或河道沉积为主且距离预测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最近的区域施工第一个钻孔,验证前期综合研究的可靠性;以施工完成的第一个钻孔为基点,结合第一个钻孔找矿目的层的结构构造、砂体规模、岩性

岩相的认识,以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以第一个钻孔查明的找矿目的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布设第二个钻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个钻孔揭遇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剡鹏兵李强任志勇王龙辉鲁超任燕宁杨胜富胡立飞白一鸣杨龙彭志强刘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