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欣兵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74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近视防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包括底座、于底座上设置的支架、于支架上设置的壳体以及于壳体内部设置的至少一组照射组件,照射组件包括于壳体内设置的灯筒、于灯筒一端与灯筒同轴设置的激光部以及于灯筒远离激光部的一端与灯筒同轴设置的眼罩,光线自激光部经灯筒自眼罩射出,眼罩远离灯筒的一侧穿过壳体位于壳体外部,壳体远离激光部的一侧开设有供眼罩穿过的通孔,眼罩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止眼罩污染的防尘结构,该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实现近视防控的同时保证眼部健康。防控的同时保证眼部健康。防控的同时保证眼部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近视防控
,具体为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光中对人体有益的红光,与眼睛或身体接触可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等化学物质,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红光对视网膜后极部进行光营养补给,改善眼底血液循环,激活黄斑区细胞再生提升视锥细胞灵敏度,使脉络膜营养增厚,巩膜纤维弹性增强回缩,达到抑制眼轴异常生长的目的,从而有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但现在的孩子通常待在室内,很少进行户外活动,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间偏少,与此同时,我国室内照明灯具普遍缺乏红外组成部分,从而容易导致近视,因此,出现了一种近视防控哺光仪。
[0003]申请号为CN202021987930.8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近视防控哺光仪,包括底座板,底座板的顶部安装有哺光仪底座,哺光仪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镜筒壳,所述镜筒壳的内部设置有照射组件,照射组件包括于镜筒壳内部设置的灯筒、套接于灯筒外表面的固定件和固定圈、设置于灯筒前端的聚光罩、于聚光罩的前侧设置的透明片、灯筒外表面的后端套接的套筒、于套筒的后端设置的固定灯片以及于固定灯片的后端设置的防光片,眼罩设置在镜筒壳的前侧且对应灯筒的位置上。
[0004]该近视防控哺光仪使用时将眼睛与眼罩对齐,灯筒中会发射出仿太阳光用以照射眼睛,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但是眼罩始终位于镜筒壳外部,容易被灰尘或细菌污染,在使用哺光仪时,往往眼睛周围需要与眼罩相抵接,这会造成眼部感染,影响眼部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实现近视防控的同时保证眼部健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包括底座、于底座上设置的支架、于支架上设置的壳体以及于壳体内部设置的至少一组照射组件,照射组件包括于壳体内设置的灯筒、于灯筒一端与灯筒同轴设置的激光部以及于灯筒远离激光部的一端与灯筒同轴设置的眼罩,光线自激光部经灯筒自眼罩射出,眼罩远离灯筒的一侧穿过壳体位于壳体外部,壳体远离激光部的一侧开设有供眼罩穿过的通孔,眼罩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止眼罩污染的防尘结构。
[0007]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眼罩始终位于镜筒壳外部,容易被灰尘或细菌污染,在使用哺光仪时,往往眼睛周围需要与眼罩相抵接,这会造成眼部感染,影响眼部健康,本方案中增设防尘结构,避免眼罩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被灰尘或细菌污染,设置一组照射组件即可照射眼部,可选择性地照射需要哺光的眼睛或者左右眼轮流进行照射,设置两组照射组件可使两个眼睛同时接受照射,更加方便且节约时间,设置多组照射组件可多人同时使用,激光部发出的光线经灯筒自眼罩射出,被眼罩外部的眼睛接收,从而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
[0008]进一步的,防尘结构包括于壳体内部沿灯筒轴向移动设置的移动板、于壳体和移动板之间设置的驱使移动板往复移动的移动结构以及于壳体外部设置的可打开或关闭通孔的防尘部,照射组件设置于移动板上。
[0009]采用上述方案,移动结构驱使移动板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从而驱使眼罩伸缩设置于壳体内,无需哺光时,眼罩缩入壳体内,防尘部关闭通孔,使得壳体内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避免眼罩被污染;需要哺光时,打开通孔,移动结构驱使眼罩伸出至壳体外部;使用完毕后,眼罩及时缩入壳体内。
[0010]进一步的,移动结构包括于壳体上设置的驱使移动板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的无杆气缸。
[0011]采用上述方案,无杆气缸的滑块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驱使与其连接的移动板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
[0012]进一步的,移动结构包括于移动板上沿灯筒轴向设置的齿条以及于壳体内壁上转动设置的与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转动受控于一电机。
[0013]采用上述方案,电机驱使第一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使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
[0014]进一步的,防尘部包括与通孔适配或过盈配合的堵头。
[0015]采用上述方案,眼罩缩入壳体内部后,将堵头插入通孔即可关闭通孔使壳体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将堵头拔出即可打开通孔。
[0016]进一步的,防尘部包括铰接设置于壳体外壁上可打开或关闭通孔的铰接板。
[0017]采用上述方案,铰接板翻转至与壳体外壁抵接即可关闭通孔使壳体内部处于封闭状态,将铰接板翻转至与壳体外壁脱离即可打开通孔。
[0018]进一步的,当照射组件设置有两组及以上时,灯筒平行正对设置,每个灯筒和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控制灯筒沿垂直于灯筒轴向往复移动的控制结构。
[0019]采用上述方案,灯筒沿垂直于灯筒轴向往复移动可调节两个灯筒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使用者两眼的瞳距,提升装置的适用性,使用者两个眼睛的眼距不一定相同,每个灯筒可单独调节,进一步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0020]进一步的,控制结构包括于灯筒和移动板之间设置的驱使灯筒直线移动的导向结构以及于灯筒和壳体之间设置的驱使灯筒移动的驱动结构。
[002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结构驱使灯筒沿垂直于灯筒轴向直线滑移,避免在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经眼罩射出的光线无法与使用者的眼睛正对,驱动结构驱使灯筒移动。
[0022]进一步的,导向结构包括于移动板靠近灯筒的一侧沿垂直于灯筒轴向设置的导轨、于灯筒上设置的安装块以及于安装块靠近移动板的一侧设置的供导轨嵌入并与导轨导向滑移配合的导块。
[0023]采用上述方案,导轨沿垂直于灯筒轴向设置,导块和导轨滑移配合即可驱使灯筒沿垂直于灯筒轴向直线滑移。
[0024]进一步的,驱动结构包括于灯筒上设置的安装板、于安装板上沿垂直于灯筒轴向设置的齿面以及与齿面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位于壳体外部,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二齿轮穿插转动配合的避让槽。
[0025]采用上述方案,第二齿轮位于壳体外部的齿牙在人力拨动下驱使第二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使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面沿垂直于灯筒轴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灯筒沿垂直于灯筒轴向往复移动,由于设置齿面,在灯筒沿灯筒轴向往复滑移时,齿面相对于第二齿轮滑移,保证第二齿轮始终与齿面啮合,从而防止驱动结构失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增设防尘结构,移动结构驱使移动板沿灯筒轴向往复移动,从而驱使眼罩伸缩设置于壳体内,无需哺光时,眼罩缩入壳体内,防尘部关闭通孔,使得壳体内部处于封闭状态,从而避免眼罩被污染;需要哺光时,打开通孔,移动结构驱使眼罩伸出至壳体外部;使用完毕后,眼罩及时缩入壳体内,避免眼罩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被灰尘或细菌污染。
[0028]2、增设控制结构,控制结构控制灯筒沿垂直于灯筒轴向往复移动,可调节两个灯筒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使用者两眼的瞳距,提升装置的适用性;使用者两个眼睛的眼距不一定相同,每个灯筒可单独调节,进一步提升装置的适用性,通过上述2个优点,实现近视防控的同时保证眼部健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包括底座(1)、于底座(1)上设置的支架(2)、于支架(2)上设置的壳体(3)以及于壳体(3)内部设置的至少一组照射组件,其特征在于:照射组件包括于壳体(3)内设置的灯筒(4)、于灯筒(4)一端与灯筒(4)同轴设置的激光部(5)以及于灯筒(4)远离激光部(5)的一端与灯筒(4)同轴设置的眼罩(6),光线自激光部(5)经灯筒(4)自眼罩(6)射出,眼罩(6)远离灯筒(4)的一侧穿过壳体(3)位于壳体(3)外部,壳体(3)远离激光部(5)的一侧开设有供眼罩(6)穿过的通孔(7),眼罩(6)和壳体(3)之间设置有防止眼罩(6)污染的防尘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结构包括于壳体(3)内部沿灯筒(4)轴向移动设置的移动板(8)、于壳体(3)和移动板(8)之间设置的驱使移动板(8)往复移动的移动结构以及于壳体(3)外部设置的可打开或关闭通孔(7)的防尘部,照射组件设置于移动板(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结构包括于壳体(3)上设置的驱使移动板(8)沿灯筒(4)轴向往复移动的无杆气缸(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结构包括于移动板(8)上沿灯筒(4)轴向设置的齿条(10)以及于壳体(3)内壁上转动设置的与齿条(10)啮合的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转动受控于一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眼科的激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欣兵
申请(专利权)人:姚欣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