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74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包括壳体、支架、底盘、转动机构、电动推杆、进料槽和过滤网槽,支架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底端;底盘安装在支架的另一端;转动机构装配在壳体的内腔;电动推杆设置在壳体的外侧;进料槽安装在电动推杆的外壁上,且外壁圆周开设有通腔;过滤网槽设置在进料槽的底端。该装置通过正反往复移动的进料槽和过滤网槽可实现对漂浮物的多角度打捞,同时无需人工手持工具,打捞速率快,安全性更高,打捞更加平稳,省时省力,而且便于对过滤网槽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更有利于对过滤网槽内腔漂浮物的清除,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的生活漂浮物越来越多,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很大一部分生活漂浮物被弃入江、河、湖泊之中,致使江、河、湖泊的水域上经常漂浮大量漂浮物,漂浮物在水体表面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水体环境,还会对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寿命造成威胁,久而久之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对漂浮物的打捞是保护水利环境的必要步骤。
[0004]现有对水体表面漂浮物的打捞,通常采用人工手持工具站在船体上进行打捞的方式进行,该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打捞的速度慢,效率低,且在打捞一部分漂浮物后,由于手持工具和漂浮物的总重量变大,非常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操控,严重还会因漂浮物累计过重造成操作者落水的风险,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手持工具站在船体上进行打捞的方式进行的劳动强度大,打捞的速度慢,效率低,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通过支架和底盘的配合可将壳体固定在船体,通过伺服电机、转杆、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配合,可促使移动杆带动滑球沿着滑轨的内腔进行移动,进而促使固定杆、电动推杆、进料槽和过滤网槽一同沿着滑轨的内腔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水中漂浮物的打捞操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支架、底盘、转动机构、电动推杆、进料槽和过滤网槽,支架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端;底盘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转动机构装配在所述壳体的内腔;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进料槽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壁上,且外壁圆周开设有通腔;过滤网槽设置在所述进料槽的底端。
[0007]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滑轨、限位槽、伺服电机、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连接杆、移动杆、滑球和固定杆,滑轨开设所述壳体的内壁底端,且所述滑轨呈圆环型;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外壁后侧;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转杆一端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顶端;第一锥形齿轮过盈配合于所述转杆的外壁上;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壁上;连接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外壁上;移动杆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滑球转动安
装在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轨的内腔;固定杆一端安装在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且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的外壁上。
[0008]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还包括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固定块、卡槽、盲槽、插杆和弹簧,固定块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进料槽的外壁底端左右两侧;卡槽开设在所述卡槽的外壁底端,且所述过滤网槽的外壁内嵌入所述卡槽的内腔;盲槽开设在所述卡槽的内壁右侧;插杆一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且另一端贯穿所述过滤网槽的外壁并延伸进所述盲槽的内腔;弹簧套接在所述插杆的外壁上,且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插杆的外壁和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上。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杆的形状呈“L”字形设置。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进料槽呈外壁中空的多边形设置。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开设角度的区间为30
°
~210
°

[0013]本技术的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支架和底盘的配合可将壳体固定在船体,通过伺服电机、转杆、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配合,可促使移动杆带动滑球沿着滑轨的内腔进行移动,进而促使固定杆、电动推杆、进料槽和过滤网槽一同沿着滑轨的内腔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水中漂浮物的打捞操作,该装置通过正反往复移动的进料槽和过滤网槽可实现对漂浮物的多角度打捞,同时无需人工手持工具,打捞速率快,安全性更高,打捞更加平稳,省时省力;
[0015]2、通过插杆、弹簧和盲槽的配合,可实现将过滤网槽从卡槽处的固定或拆卸,进而实现过滤网槽与进料槽的安装或拆卸,该装置便于对过滤网槽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更有利于对过滤网槽内腔漂浮物的清除,操作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过滤网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B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锥形齿轮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进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壳体,2、支架,3、底盘,4、转动机构,41、滑轨,42、限位槽,43、伺服电机,44、转杆,45、第一锥形齿轮,46、第二锥形齿轮,47、连接杆,48、移动杆,49、滑球,410、固定杆,5、电动推杆,6、进料槽,7、过滤网槽,8、拆卸机构,81、固定块,82、卡槽,83、盲槽,84、插杆,8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支架2、底盘3、转动机构4、电动推杆5、进料槽6和过滤网槽7,支架2数量为三个,且一端分别安装在壳体1的底端;底盘3安装在支架2的
另一端,借助沙袋等重物放置于底盘3的顶端,可将设备整体固定在船体上;转动机构4装配在壳体1的内腔;电动推杆5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电动推杆5又名直线驱动器,主要是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可以认为是旋转电机在结构方面的一种延伸,其型号为HYDJ24

100;进料槽6安装在电动推杆5的外壁上,且外壁圆周开设有通腔;过滤网槽7设置在进料槽6的底端,其由首尾相连的网筛组成,通过电动推杆5可促使进料槽6和过滤网槽7一同向外侧延伸或向内侧收回,转动的进料槽6可将水面的漂浮物经由进料槽6进入到过滤网槽7的内腔,最终漂浮物可保留在过滤网槽7的内腔,水体会经由过滤网槽7向下滤出,由此借助转动的进料槽6和过滤网槽7实现对水面漂浮物的打捞操作。
[0025]转动机构4包括滑轨41、限位槽42、伺服电机43、转杆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物打捞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支架(2),数量为多个,且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底端;底盘(3),安装在所述支架(2)的另一端;转动机构(4),装配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电动推杆(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侧;进料槽(6),安装在所述电动推杆(5)的外壁上,且外壁圆周开设有通腔;过滤网槽(7),设置在所述进料槽(6)的底端;所述转动机构(4)包括:滑轨(41),开设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端,且所述滑轨(41)呈圆环型;限位槽(42),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后侧;伺服电机(43),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端;转杆(44),一端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且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内壁顶端;第一锥形齿轮(45),过盈配合于所述转杆(44)的外壁上;第二锥形齿轮(46),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5)的外壁上;连接杆(47),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6)的外壁上;移动杆(48),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杆(47)的外壁上;滑球(49),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杆(48)的另一端,且可滑动的内嵌在所述滑轨(41)的内腔;固定杆(410),一端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岑李鲤王盛宝陆延华张美英金浩孙晶晶刘鑫张永先杨雪峰姜海波王寅峰王礼男唐树新王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