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MW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与连接器集成的定向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49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成有连接器的定向耦合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从壳体的一端一体延伸的输入连接器和从壳体的另一端一体延伸的输出连接器;    主线,用于将输入连接器连接至输出连接器以传送信号;以及    耦合线,用于将信号从主线引入其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用于监测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被交换的信号的定向耦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集成在其中的输入和输出连接器的定向耦合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定向耦合器被设计用在基站中,用于检测引入安装在主线附近的耦合线中的信号,并且提取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查和控制用信号源。图1是传统的定向耦合器100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取的定向耦合器的剖视图。如图1和2所示,定向耦合器100包括矩形壳体110、连接至壳体110一端的输入连接器120、连接至壳体110另一端的输出连接器130、将输入连接器120连接至输出连接器130以传送信号的主线151、平行于主线151而安装的耦合线153、以及在耦合线153两端处的耦合端子141和143。耦合端子141和143之一通过终端电阻器(未示出)而接地。定向耦合器100的部件固定至壳体110,以稳固地紧固耦合线153、耦合端子141和143以及终端电阻器之间的连接。每个输入和输出连接器120和130设有凸缘121或131,连接器通过所述凸缘与壳体110接合。主线15与耦合线153彼此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根据系统所需的耦合值而确定。在操作中,输入连接器120将其所接收到的信号通过主线150而传递至输出连接器130,同时一部分信号被引至耦合线153。通过组合独立的壳体、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来组装上述传统的定向耦合器。因此,制造过程复杂、制造时间长并且成本高。此外,尽管输入和输出连接器是同轴的,但壳体不是。这样,在通过矩形壳体将信号从圆形同轴输入连接器传送至圆形同轴输出连接器的过程中会发生不连续,从而产生差的阻抗匹配以及差的方向性。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输入和输出连接器同轴集成的定向耦合器,从而提高生产率和方向性。在一个实施例中,集成有连接器的定向耦合器包括具有主体的壳体、从主体的一端一体延伸的输入连接器、以及从主体的另一端一体延伸的输出连接器。主线将输入连接器连接至输出连接器以传送信号,并且耦合线从主线引入信号。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易懂图1是传统定向耦合器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取的传统定向耦合器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与连接器集成的定向耦合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包括在图3所示集成有连接器的定向耦合器中的耦合板的透视图;图5是图3所示集成有连接器的定向耦合器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以及图6是沿图5中线B-B’取的集成有连接器的定向耦合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已知的功能或结构将不再详细描述,因为不必要的细节会使本专利技术变得不清楚。参考图3至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连接器的连接器一定向耦合器300包括壳体310、主线330、以及耦合板340。壳体310设有主体311a、以及集成在主体311a两端处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311b和311c。伸长孔311e形成在壳体310内部,从第一连接器311b的末端通过主体311a贯穿至第二连接器311c的末端,从而限定用于将主线330容纳在其中的空间。第一连接器311b用作定向耦合器300的输出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311c用作定向耦合器300的输入连接器。主体311a的外周表面处设有平面安装表面311d,所述平面安装表面311d具有预定的宽度和长度。开口315a沿着安装表面311d纵向形成。至少两个耦合孔315b形成在安装表面311d周围。在图3所示的情况下,四个耦合孔315b示出在壳体310中,用作示例,孔的数量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主体311a的末端设如上所述的第一连接器311b。固定凹槽313a形成有预定深度并且在连接器311b的末端的外周边表面上。固定环321可固定地装配在固定凹槽313a周围,从第一连接器311b的外周边表面突出预定的高度。固定环321在圆周方向上被切裁掉一部分以产生具有预定长度的间隙,从而固定环321能够在直径方向上弹性地变形。这有助于固定环321围绕固定凹槽313a进行弹性的接合。如图6所示,固定环321可以围绕固定凹槽313a被接合,从第一连接器311b的外周边表面突出预定的高度。突出的固定环321用作将第一连接器311b与中空盖323接合的耦合装置。中空盖323的末端设有台阶,固定环321围绕所述台阶而被装配并且与第一连接器311b接合,从而中空盖能够围绕第一连接器311b转动。螺纹沿中空盖323的周边形成在中空盖323的内周边表面上,以便允许中空盖323与另一部件或外部信号线接合。同时,主体311a的另一末端设有第二连接器311c。螺纹313b形成在第二连接器311c的外周边表面上,用于与另一部件或外部信号线接合。应该指出的是,传统上定向耦合器的部件是独立制造的、然后再进行组装,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310和主体311a是在一道工序中被制造的,因为第一连接器311b和第二连接器311c是一体形成的。主线330插入壳体310的孔311e中,并且被两个特氟纶支撑件323a支撑。每个特氟纶支撑件323a设有孔323b,用于使主线330能够延伸通过。这样,特氟纶支撑件323a在壳体310与主线330之间提供了电绝缘。即,特氟纶支撑件323a(见图6)形成在壳体310的通孔311e中,以便将特氟纶支撑件323a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主线330还设有台阶337,用于将特氟纶支撑件323a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主线330包括中心主杆331、从主杆331的两端一体延伸的副杆333和335。副杆333和335的直径小于主杆331的直径。主线330固定地从第一连接器311b插入壳体310的孔311e中,并被特氟纶支撑件323a支撑。当特氟纶支撑件323a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处时,支撑件保持件325a固定地与主线330的末端在第一连接器311b处接合。在第一连接器311b处的特氟纶支撑件323a被固定,并且与第一连接器311b的末端分离开预定的距离,支撑件保持件325a介于特氟纶支撑件323a与第一连接器311b之间。支撑件保持件325a包括完全插入第一连接器311b的末端中的保持件325b、从保持件325b纵向延伸的引导件325c、以及从引导件325c的一端贯穿保持件325b的引导孔325d。主线330的末端延伸入保持孔325d中,以连接至另一部件或外部信号线。垫圈327连接至保持件325b的另一末端的表面,覆盖引导件325c并且沿引导件325c的直径方向延伸。垫圈327被附加用来密封部件或外部信号线与第一连接器331b之间的连接。参考图4,耦合板340安装在形成于主体311a的外周边表面的安装表面311d上,用于副线。如所示,具有预定形状的微带状线341形成在耦合板340的表面上。微带状线341的末端设有接地的终端电阻器,在它的另一末端设有贯穿耦合板340的两个表面的耦合孔347。螺纹孔349形成在耦合板340上,与形成在安装表面311d上的耦合孔315b对应。能够根据定向耦合器300的所需电属性设置微带状线341的形状。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微带状线341的连接至终端电阻器343的末端窄,而具有耦合孔347的另一末端宽,从而确保定向耦合器300的方向性。耦合板340稳固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龙朴钟圭李寿熙朴善雄
申请(专利权)人:KMW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