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玉龙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46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建筑结构主体,所述建筑结构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墙,所述外防护墙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保温内墙板,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高弹力橡胶栓和减震支架,所述高弹力橡胶栓的顶部与外防护墙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内墙板包括有阻燃板和保温板,所述阻燃板的上表面与减震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保温内墙板和安装减震机构使建筑结构安装成房屋是具有保温效果,在低温天气时保证室内温度,减少使用暖气空调制暖,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安装减震机构可以缓解外界的震动压力,以达到减震抗压增加房屋稳定性的效果。以达到减震抗压增加房屋稳定性的效果。以达到减震抗压增加房屋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增加了建筑物施工的复杂性,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其中装配式一体化组合式外墙由预制的大型内外墙板、楼板和屋面板等板材装配而成,它是工业化体系建筑中全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目前技术中,组合式建筑结构一般为预制墙板,常见的建筑预制墙板的保温性能低,在冬季气温低时,建造的房屋室内温度较低,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而大量使用暖气空调制暖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
[0005]2、目前技术中,组合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不利于房屋的稳定性,遇上外界强有力的震动压力时,容易造成塌陷,从而增加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保温的功能,解决冬季气温低时室内温度较低,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大量使用暖气空调制暖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以达到减震抗压增加房屋稳定性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所述建筑结构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墙,所述外防护墙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下方设置有保温内墙板,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高弹力橡胶栓和减震支架,所述高弹力橡胶栓的顶部与外防护墙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内墙板包括有阻燃板和保温板,所述阻燃板的上表面与减震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高弹力橡胶栓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高弹力橡胶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伸缩板,所述减震伸缩板的侧面与建筑结构主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减震伸缩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支架。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伸缩板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建筑结构主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建筑结构主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侧面与减震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燃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下表面与保温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石棉保
温基板。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防护墙包括有基板和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水卷材板块,所述防水卷材板块的下表面与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热板。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建筑结构主体的前侧和左侧固定安装有组合块,所述建筑结构主体的后侧和右侧设置有组合槽,所述组合槽与组合块的尺寸相适配。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组合块、组合槽的表面均开设有螺栓固定孔,所述组合块与组合槽的衔接处设置有与螺栓固定孔内径值相适配的固定螺栓。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通过安装保温内墙板使建筑结构安装成房屋是具有保温效果,在低温天气时保证室内温度,减少使用暖气空调制暖,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通过安装减震机构,缓解外界的震动压力,以达到减震抗压增加房屋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外防护墙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保温内墙板剖面示意图。
[0022]图中:1、建筑结构主体;11、组合块;12、组合槽;13、固定螺栓;14、螺栓固定孔;2、外防护墙;21、基板;22、防水卷材板块;23、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24、隔热板;3、保温内墙板;31、阻燃板;32、隔音板;33、保温板;34、石棉保温基板;4、减震机构;41、高弹力橡胶栓;42、减震弹簧;43、减震伸缩板;44、减震支架;45、滑块;4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1,建筑结构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墙2,外防护墙2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4,减震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保温内墙板3,减震机构4包括有高弹力橡胶栓41和减震支架44,高弹力橡胶栓41的顶部与外防护墙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保温内墙板3包括有阻燃板31和保温板33,阻燃板31的上表面与减震机构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高弹力橡胶栓4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42,高弹力橡胶栓4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伸缩板43,减震伸缩板43的侧面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减震伸缩板4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支架44,减震伸缩板43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46,复位弹簧46的一端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45,滑块45的下表面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块45的侧面
与减震支架44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6]在本实施例中,高弹力橡胶栓41和减震弹簧42受到外界压力和震动时向下压缩挤压减震伸缩板43,减震伸缩板43向下带动减震支架44在滑块45作用下往两边移动挤压复位弹簧46达到化解震动力,缓解震动,减少建筑结构因为震动造成损伤,复位弹簧46在震动结束后会向前恢复弹性形变促使减震支架44和减震伸缩板43复位,既可以抗震也减少了墙体的材料和重量。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阻燃板3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隔音板32,隔音板32的下表面与保温板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温板3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石棉保温基板34,外防护墙2包括有基板21和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23,基板2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水卷材板块22,防水卷材板块22的下表面与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聚氨酯树脂耐腐蚀板2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热板24。
[0029]在本实施例中,阻燃板31起到阻燃的作用,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势蔓延,隔音板32吸收噪音,达到降噪隔音的效果,保温板33和石棉保温基板34保证起到保温作用,防水卷材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包括建筑结构主体(1),所述建筑结构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外防护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墙(2)的下方设置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保温内墙板(3);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有高弹力橡胶栓(41)和减震支架(44),所述高弹力橡胶栓(41)的顶部与外防护墙(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内墙板(3)包括有阻燃板(31)和保温板(33),所述阻燃板(31)的上表面与减震机构(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力橡胶栓(4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42),所述高弹力橡胶栓(4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伸缩板(43),所述减震伸缩板(43)的侧面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减震伸缩板(4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支架(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保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伸缩板(43)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46),所述复位弹簧(46)的一端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45),所述滑块(45)的下表面与建筑结构主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龙牟秀军黄怡蕾
申请(专利权)人:杨玉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