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40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部,其一边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实施记录;待机部,其供记录部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干燥机构,其具有热源和送风部,并对被输送至输送路径中的记录部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吹送暖风,热源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待机部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部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部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液体施加到记录介质上来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例如,已知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那样,具备使施加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干燥单元。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体的干燥方式可以列举出,红外线加热器、暖风加热器、加热辊、电热板等。
[0003]但是,存在如下这样的课题,即,有时因记录装置的结构、所使用的油墨等液体的规格,干燥单元所具有的热源发出来的热量会传递给施加到记录介质之前的液体,从而对施加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喷出特性产生影响等使记录品质降低。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716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部,其一边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液体,来实施记录;待机部,其供所述记录部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干燥机构,其具有热源和送风部,并被输送至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部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吹送暖风,所述热源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所述待机部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0007]图2为从侧面观察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结构图。
[0008]图3为表示输送路径的侧视图。
[0009]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0010]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1.实施方式1
[0012]参照图1至图4而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13]另外,在附图中所附记的坐标中设为,Z轴方向为上下方向、+Z方向为上方、Y轴方向为前后方向、+Y方向为前方、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X方向为左方向、X

Y平面为水平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X轴方向为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
[0014]记录装置100为,基于从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电子设备或外部存储介质接收的印刷数据或记录规格,将作为液体的油墨向以卷筒状态而被供给的记录介质1喷出,从而实施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0015]记录装置100具备:记录部10、支承部20、供给部30、输送部40、切断部50、干燥机构60、待机部70、作为液体贮存部的油墨贮存部80、控制部90等。
[0016]记录部10具备:记录头11、滑架12、导向轴13、滑架电机等。滑架电机省略了图示。
[0017]记录头11具有将记录用的油墨作为油墨滴而喷出的多个喷嘴。记录头11被搭载在滑架12上,并随着在X轴方向上进行往返移动的滑架12而在X轴方向、也就是记录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
[0018]导向轴13在X轴方向上延伸,并对滑架12以能够滑动接触的状态进行支承。滑架电机成为使滑架12沿着导向轴13往返移动时的驱动源。
[0019]记录装置100通过控制部90的控制,而反复进行一边使搭载了记录头11的滑架12沿着导向轴13移动一边从记录头11喷出油墨滴的动作、和使记录介质1在输送方向上移动的动作,从而在记录介质1上记录所希望的图像。在此,当将从记录头11喷出油墨滴并在记录介质1上实施记录的区域作为记录区域时,记录区域中的记录介质1的输送方向为,与记录头11进行扫描移动的X轴方向交叉的Y轴方向。
[0020]例如,在油墨中,作为由浓油墨组合物组成的油墨组,有在蓝绿色、品红、黄色这三色的油墨组之上加上了黑色的四色的油墨组等。此外,例如,有加上了由淡化了各自的颜色材料的浓度的淡油墨组合物组成的浅蓝绿色、浅品红、浅黄色、浅黑色等的油墨组的八色的油墨组等。
[0021]作为喷出油墨滴的方式,作为优选例而使用压电方式。压电方式为,通过压电元件(Piezo元件)对被贮存于压力室中的油墨施加与记录信息信号相对应的压力,从而使油墨滴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射,来实施记录的方式。
[0022]另外,喷出油墨滴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使油墨以液滴状进行喷射,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群的其他的记录方式。
[0023]支承部20为,与记录头11对置,并在记录区域中对在输送方向上进行输送的记录介质1从其下方进行支承的板状体。为了对记录介质1的翘起进行按压,支承部20也可以具备将记录介质1吸附在对记录介质1进行支承的支承面上的吸气孔。
[0024]供给部30能够对卷筒状的记录介质1进行收纳。供给部30具备以可旋转的方式而对卷筒状的记录介质1进行支承的支承轴31。支承轴31通过在控制部90的控制之下进行驱动的驱动电机,而能够与输送部40的驱动相配合地对记录介质1进行放卷或收卷。驱动电机省略了图示。
[0025]输送部40具备多个输送辊41,并对记录介质1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43进行输送。输送辊41为通过控制部90而被驱动控制的驱动辊,也可以具备在与输送辊41之间夹着记录介质1并随着输送辊4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42。
[0026]输送路径43被构成为,除了包括将记录介质1从供给部30依次向记录部10、切断部50进行输送的正向路径之外,还包含将记录介质1反转的反转路径43r。
[0027]参照图3而对输送路径43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在此,将记录介质1从供给部30起依次向记录部10、切断部50且直到从切断部50排出的输送辊41设为输送辊41a至41h。此外,将从动于输送辊41a、41b、41e至41h的从动辊42分别设为从动辊42a、42b、42e至42h,并且将从动于输送辊41c、41d的从动辊42设为从动辊42cd。
[0028]输送辊41a为,将记录介质1从供给部30朝向输送辊41b送出的输送辊41。
[0029]输送辊41b为将记录介质1朝向输送辊41c送出的输送辊41,并在与从动辊42b之间夹持记录介质1,且在为了使被切断部50切断了的先头侧的记录介质1反转而在反转路径43r上进行输送时,能够使被切断并回卷了的尾侧的记录介质1的顶端部等待。
[0030]输送辊41c、41d为,对从供给部30被输送来的记录介质1以及进行反转并被输送来的记录介质1进行输送的输送辊41。从动辊42cd为,在与输送辊41c、41d这两个输送辊41之间夹着记录介质1,并从动于输送辊41c、41d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42,并且为了构成用于使记录介质1反转的反转路径43r,由与其他的从动辊42相比较大直径的辊构成。
[0031]输送辊41d为,将记录介质1朝向输送辊41e送出的输送辊41。
[0032]输送辊41e为,在支承部20的上游侧,且在与从动辊42e之间对记录介质1进行夹持并输送的输送辊41。
[0033]输送辊41f为,在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部,其一边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一边向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液体,来实施记录;待机部,其供所述记录部在非记录状态下待机;干燥机构,其具有热源和送风部,并对被输送至所述输送路径中的所述记录部的下游侧的、被实施了记录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吹送暖风,所述热源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所述待机部被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热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外侧,所述送风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热源的更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送风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的外侧,所述热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送风部的更外侧。4.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干燥机构具备送风管,该送风管与所述送风部连通且延伸至所述输送路径上,并将所述暖风吹送到所述记录面上。5.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知野徹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