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气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换气装置内部的风路运转,通常会对换气装置的进风口和排风口进行密封处理。比如供气进风口侧以及排气出风口侧的风路壁粘贴密封用橡胶或硅胶或其他密封条等密封材料,防止室外空气流入供气风路,并通过供气风路吹向室内。
[0003]但是,由于需要预留风阀旋转的空间,或者可能出现的安装偏差,上述密封处理并不能达到完全的密封效果,因此极易导致在内循环风路中,将室内空气净化后再送回室内的过程中,通过供气进风口与供气风阀之间产生的缝隙,以及排气风阀和排气出风口之间产生的缝隙,使得室外空气流入室内。
[0004]为此,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通常需要设置较多的密封材料。
[0005]进一步地,即使设置了较多的密封材料,在密封材料安装不牢固或使用时间过久等情况下,在内循环风路中将室内空气净化后再送回室内的过程中,室外空气也会通过上述缝隙流入室内。
[0006]可见,现有技术的送风装置,在内循环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装置,应用于连通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包括:框体,形成所述换气装置的外廓;供气进风口,设于所述框体上,用于供所述第二空间的空气进入所述框体内部;供气出风口,设于所述框体上,用于供所述框体内部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一空间;排气进风口,设于所述框体上,用于供所述第一空间的空气进入所述框体内部;排气出风口,设于所述框体上,用于供所述框体内部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空间;供气风阀,设于所述供气进风口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供气进风口;排气风阀,设于所述排气出风口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气出风口;排气风路,为自排气进风口至排气出风口的风路路径,用于将空气从所述排气进风口向所述排气出风口引导;供气风路,为供气进风口至供气出风口的风路路径,用于将空气从供气进风口向所述供气出风口引导;旁通通路,连通所述排气风路与所述供气风路,用于将空气从所述排气风路向所述供气风路引导;内循环风路,在所述排气出风口与所述供气进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内循环风路为所述排气风路、所述旁通通路以及所述供气风路依次连通所形成的风路,用于将空气从所述排气进风口通过所述框体向所述供气出风口引导,以实现所述换气装置的内循环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供风扇,设于所述供气风路中,用于形成从所述旁通通路或所述供气进风口向所述供气出风口流动的气流;回风扇,设于所述排气风路中,用于形成从所述排气进风口向所述旁通通路或所述排气出风口流动的气流;控制部,设于所述框体中并与所述供风扇和回风扇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风扇的转速SN与所述回风扇的转速HN;其中,在所述内循环模式下,所述控制部根据预设内循环回风量值HF0和预设内循环送风量值SF0,使实际从所述排气进风口进入所述排气风路中的实际内循环回风量HF大于实际从所述供气风路中向所述供气出风口送出的实际内循环送风量SF;其中,所述预设内循环回风量值HF0为形成所述内循环风路时需要从所述排气进风口进入所述排气风路中的预设的风量值;所述预设内循环送风量值SF0为形成所述内循环风路时需要从所述供气风路中向所述供气出风口送出的预设的风量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阀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框体中,检测所述供气风阀与所述排气风阀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生成相应的风阀检测结果;风路判定部,与所述风阀检测部连接,根据接收的所述风阀检测结果,生成是否形成所述内循环风路的风路判定结果;回风速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排气进风口处,以检测所述排气风路的实际回风风速HS,形成相应的实际回风风速检测结果;回风量获取部,与所述回风速检测部连接,根据所述实际回风风速检测结果,获取对应
于所述实际回风风速HS的实际内循环回风量HF,形成相应的实际回风量获取结果;回风量比较部,与所述风路判定部、所述回风量获取部连接,当所述风路判定结果为形成所述内循环风路时,根据所述实际回风量获取结果,将所述实际内循环回风量HF与所述预设内循环回风量值HF0进行比较,生成内循环回风量比较结果;回风扇判定部,与所述回风量比较部和所述控制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