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修复注射液及其应用范围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527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组织修复注射液的备制方式,解决整形美容领域中填充剂的短时效性、不平整性和术后严重并发症几率的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利用胎盘多肽及透明质酸钠复合应用为主,根据不同的治疗部位调整其相应比例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到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修复注射液及其应用范围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整形美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及其应用方式。

技术介绍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的“天然外衣”,覆盖于人体表面.皮肤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 m2。皮肤厚度随着部位不同而有差别,最薄的是眼睑部位,皮肤厚度约为0.5mm,面部皮肤平均厚度约为1~1.5mm,手足掌部最厚,可达4mm。皮肤还会随着年龄、发育、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而逐渐发生变化,儿童皮肤娇嫩较薄,青年人皮肤弹性、质地、色泽均佳,但容易偏油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年之后,皮肤老化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皮肤弹性降低并逐渐变薄,皱纹随之出现并加重。
[0003]皮肤结构主要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0004]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或者4层。
[0005]真皮可以分为浅层的乳头层及深层的网状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构成,厚度达到表皮的数十倍,直接决定皮肤的弹性。真皮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末梢、触觉小体及皮脂腺、毛囊、汗腺等附属器结构。
[0006]皮下组织是指位于肌肉筋膜以上真皮以下的皮肤层次,是维持皮肤弹性和表情的重要结构,主要成分为脂肪组织,是由脂肪细胞构成的小叶及小叶间隔,中间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表情肌。
[0007]创伤修复的基本方式是由伤后增生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充填、连接或代替缺损的组织。理想的创伤修复,其组织缺损完全由原来性质的细胞修复,以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然而,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固有的增生能力有所不同,若某种组织创伤不能靠原来性质的细胞修复,则由其他性质的细胞(常为成纤维细胞)增生代替。其形态和功能虽不能完全复原,但仍能修复创伤(纤维组织瘢痕愈合)。创伤的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0008]炎症反应,受伤后即开始,通常持续3~5天,是以对抗异物侵袭、破坏坏死组织、防止感染为目的,为组织再生与修复奠定基础。其表现为:小血管的快速收缩和血栓形成,以控制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渗出,控制感染;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修复过程做准备。
[0009]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伤后24~48小时创缘上皮细胞开始增生,一部分表皮的基底细胞与其深面的真皮脱离、增厚、分裂并游向创缘形成上皮桥,封闭伤口并以原组织愈合形成上皮;成纤维细胞可使创缘周径收缩(伤口收缩),使伤口边缘趋向于互相接近。对于上皮细胞无法覆盖的创伤,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共同构成肉芽组织,可充填无法上皮化的组织裂隙;而原有的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可被酶分解、巨噬细胞吞噬、吸收或从伤口排出。肉芽组织最终变为纤维组织(瘢痕组织),架接于断裂的组织之间,形成后来的愈合瘢痕。
[0010]伤口收缩、组织再生和塑形期,这个时期自伤后24小时开始,持续时间长达1年。细
胞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使伤口处组织初步修复。此后伤口内一直在进行着胶原数量、粗细和密度的变化。胶原通过增加分子间共价交联密度、增加与非胶原成分的交联、瘢痕性胶原纤维构型的改变而增加瘢痕组织的张力强度。若瘢痕内的胶原和其他基质有一部分被转化吸收,可使瘢痕软化并仍保持张力强度。
[0011]目前美容整形行业现有的产品均有这么几个特点:时效性短的并发症少;时效性长的并发症多;如皮肤弹性差,则不平整性的机会增加。
[0012]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解决目前行业内可吸收填充剂时效性短,需要频繁注射;为解决其他中长效填充剂并发症几率高,且处理困难;为解决大部分填充剂在皮肤弹性差的个体出现不平整的问题;为解决其他填充剂处理皱纹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且提供所述注射液的使用配比方式。
[001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主要成分为胎盘组织液和透明质酸钠。
[0015](2)基本配置方式为胎盘组织浓缩液5% 8mL和透明质酸钠12mg。
[0016](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修复注射液,还包括2%利多卡因 0.4mL。
[0017](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修复注射液,还包括2%利多卡因 0.4mL和维生素C 0.5g。
[0018](5)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修复注射液,还包括2%利多卡因 0.3mL、维生素C 0.4g、氨甲环酸3mL。
[0019](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修复注射液,还包括2%利多卡因 0.3mL、维生素C 0.4g、氨甲环酸3mL、胸腺肽 5%。
[002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的使用方式。
[0021](8)更具体的,在面部分布的韧带支撑点作为注射支撑点位,如有必要,需要做轻度分离后进行注射,让修复液能让韧带的支撑力更好。
[0022](9)更具体的,在衰老松弛的组织皮下起到填充效应,补充流失的组织。
[0023](10)更具体的,在有皮肤创伤的情况下做浅层注射,可以增加皮肤的紧实度,减少细纹的产生,更可以让肤质变得更加明亮有光泽。
[0024](11)更具体重要的,操作方便快捷,恢复期只有5天时间,操作者易上手,不排异,不过敏,维持时间长,完全没有不平整度的问题。
[0025](12)本专利技术最合适18-70岁之间的人群,追求微创、自然、恢复期短、短时间能恢复日常生活的爱美人群。
具体实施方式
[0026](1)为使技术人员跟高的理解本申请方案,下方结合本申请书提供实施案例,各案例中将清楚描述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适应证及禁忌症。
[0027](2)所有接受注射者均需按医院标准看诊流程进行问诊及体检来确定是否为本专利技术的适应范围内,排除有禁忌症人群。
[0028](3)深层次治疗的注射方式:确认注射部位,75%酒精或碘伏消毒注射区域,将注射
液以1mL注射器连接30G枕头的方式注射进入皮下层,注射在骨膜外和肌肉层不会有问题但不建议,根据情况可以在真皮浅层进行注射,治疗完成后再次消毒治疗区域。
[0029](4)皮肤治疗的注射方式:确认注射部位,75%酒精或碘伏消毒注射区域,将注射液以1mL注射器连接多针注射头进行表皮深层注射,治疗完成后再次消毒治疗区域。
[0030](5)禁忌症:(6)体质容易过敏者;肿瘤病史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妊娠期患者;未成年者。
[0031](7)相对禁忌症:(8)近期准备怀孕者;注射部位炎症存在者;心理疾病患者;近期同部位整形史者。
[0032](9)注意事项:(10)每次注射治疗之间需间隔5个月以上。
[0033](11)每次注射量不可多余20mL。
[0034](12)保存方式及有效期限:(13)2-8摄氏度保存,保存期限自检验合格起24个月。
[0035](26)实施例1(15)注射液配比:5%胎盘组织液8mL加上透明质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胎盘多肽及透明质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盘多肽中含有氨基酸、促血管生成因子、生长因子;所述的透明质酸钠为大分子透明质酸钠、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小分子透明质酸钠、无交联透明质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多卡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多卡因、维生素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群鹭医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