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521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换挡请求时,确定当前挡位;根据当前挡位,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从当前挡位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第一控制点的换挡指令;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继续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第二控制点的换挡指令;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继续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目标点的换挡指令;在到达目标点时,向系统动力源发送换挡成功后的转矩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完成了快速、准确的整套换挡过程,提升了变速箱内部各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了变速箱内部各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了变速箱内部各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纯电动AMT系统凭借其兼顾高低车速、大爬坡度及操作劳动强度低的特点在商用车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换挡过程中,换挡品质直接影响了换挡可靠性和整车的舒适性,如果换挡过程出现换挡拖沓或者换挡不成功,除了影响驾驶体验感之外,严重点还会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
[0003]现有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过程均采用模糊控制的方式,没有针对变速箱本身的机械结构进行特定换挡控制研究,这样,导致换挡过程时间长、换挡冲击度大、以及换挡准确性差等问题。
[0004]因此,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种或几种技术问题的换挡控制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接收到换挡请求时,确定当前挡位;步骤二、根据所述当前挡位,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从当前挡位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第一控制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AMT变速箱系统的换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接收到换挡请求时,确定当前挡位;步骤二、根据所述当前挡位,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从当前挡位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第一控制点的第一换挡指令,所述第一控制点为自锁螺丝初次接触到换挡杆同步环时对应的位置;步骤三、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继续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第二控制点的第二换挡指令,所述第二控制点为同步环达到压紧状态下所述自锁螺丝对应的位置;步骤四、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继续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目标点的第三换挡指令;步骤五、在到达所述目标点时,向系统动力源发送转矩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若接收到换挡请求,则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驻车状态,在处于驻车状态时,进入所述步骤二;在处于非驻车状态时,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用于控制换挡杆从当前挡位沿第一方向推动至空挡位置点的第四换挡指令,在换挡杆到达空挡位置点后,为系统动力源标定目标转速及相应的目标转矩,从而进入到所述步骤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对从所述当前挡位到所述第一控制点的推动异常、向所述第二控制点推动过程的异常和向所述目标点推动过程的异常进行检测,并处理相应异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从所述当前挡位到所述第一控制点的推动异常进行检测过程中,包括:在换挡杆到达第一控制点时,计算当前第一控制点处的变速箱输出轴的相对转速与系统动力源的反馈转速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判断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换挡阶段转速差范围阈值内,从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当前第一换挡阶段是否正常,其中,若满足,则当前第一换挡阶段未发生异常,从而进入所述步骤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转速差值超出所述第一换挡阶段转速差范围阈值,则当前第一换挡阶段发生异常,并重新对系统动力源的目标转速和目标转矩进行标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二控制点推动过程的异常进行检测步骤中,包括:实时检测换挡拨头位置,判断在预设的第二换挡阶段诊断时间阈值内,换挡杆是否到达所述第二控制点,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当前第二换挡阶段是否正常,其中,若到达,则当前第二换挡阶段未发生异常,进入所述步骤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第二换挡阶段诊断时间阈值内,换挡杆未到达所述第二控制点,则当前第二换挡阶段发生异常,标记第一初始位置,并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第五换挡力指令,以控制换挡动力源将换挡杆沿第二方向推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实时检测换挡拨头位置,判断在预设的第二换挡阶段初次检测时间阈值后对应的换挡
杆位置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的差值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换挡阶段初次检测位置差阈值,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当前第二换挡阶段的异常处理是否有效,其中,若超过,则当前异常处理有效,从而重新进入所述步骤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所述第二换挡阶段初次检测时间阈值后对应的换挡杆位置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的差值未达到所述第二换挡阶段初次检测位置差阈值,则当前初次异常处理无效;标记第二初始位置,继续向换挡动力源发送第六换挡力指令,以在增加预设速度增量后控制换挡动力源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铃彭再武石魏罗宏亮熊琦伟罗骁张领王澍龙葛敏田冠军谢权左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