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显飞专利>正文

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17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发电机舱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传动轴驱动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发电机舱底部设置一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传动轴的前端连接一环状风叶轮机构,环状风叶轮机构包括若干自适应迎风叶片。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通过环状分布的自适应迎风叶片来减少强风环境下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受力。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和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隔空抵消掉环状风叶轮机构工作旋转向后移动的向后推压力,减少承载传动轴的轴承在发电机舱内旋转摩擦损耗动能,提高发电效率。提高发电效率。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输出电流能源的电力设备,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风力发电机的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通过风轮转动,把风的动能转换为风轮的机械能,风轮的机械能带动风轮轴转动,从而把风轮的机械能转换为发电机的电能。现有技术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迎风叶片抵抗强风能力很差,很容易损坏。风叶轮在强风环境中超过最大载荷,并且受强风影响,机舱和风叶轮难以保持稳定的姿态,影响风力发电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迎风叶片抵抗强风能力很差,容易损坏。风叶轮在强风环境中超过最大载荷,受强风影响,机舱和风叶轮难以保持稳定的姿态,影响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能更有效地增强风叶轮的抵抗强风性能,提高发电机电能输出,并且更有效地提高风车塔柱抵抗强风安全性。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包括组合式风车塔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风车塔柱上连接一发电机舱,所述发电机舱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所述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驱动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舱底部设置一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所述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前端连接一环状风叶轮机构,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包括若干自适应迎风叶片,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于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外圈呈圆环分布,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内圈中空设置;所述发电机舱的尾部固定连接一分体式尾舵,所述分体式尾舵的直径与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内圈直径相等,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内圈与所述分体式尾舵连通。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包括一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套接,所述连接轴套一端设置一连接套,所述连接轴套的外圈与所述连接套连接,所述连接套与若干连接杆连接;一环形固定环与若干所述连接杆套接,所述连接杆以所述连接套为中心,呈环状设置,所述环形固定环上环绕设置若干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转动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若干支撑杆与所述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套的另一端套接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周缘设置若干第一轴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环形固定环形成伞状。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套包括若干第二轴承和一调节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沿所述连接套的周缘分布,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调节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连接轴套的外圈连接,所述调节轴承的外圈套接一圆筒体,所述圆筒体底部连接一第一平面涡卷弹簧,所述第一平面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套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筒体内圈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轴承连接的末端设置有若干第一锥齿,所述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二锥齿啮合连接,所述圆筒体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调节所述连接杆的转动角度。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通过第三轴承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和所述第三轴承两端设置有第二平面涡卷弹簧,所述第二平面涡卷弹簧用于辅助增加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抗风力度,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上下边缘处设置有辅助轴承,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上设置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位置与所述环形固定环的位置重合,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所述限位槽穿过所述环形固定环,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以所述第三轴承为转动中心,绕所述连接杆转动一定角度;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制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最小转动角度,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转动触碰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限制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迎风面一端呈弧形设置,弧形弯折朝迎风面一侧弯折设置,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背风面设置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横向设置于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的背风面上。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定子壳体,所述线圈转子磁钢定子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定子壳体,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通过两第四轴承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内设置一线圈转子,所述线圈转子与所述传动轴套接,所述线圈转子周缘包裹一圈线圈,所述线圈转子和线圈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内还设置一圈磁钢定子,所述磁钢定子固定设置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的内壁周缘。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的外部周缘呈凹圆形设置,所述发电机舱内滑动连接一定子滑动套件,所述定子滑动套件对应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外部凹圆处设置一圈半圆导向块,所述半圆导向块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外部凹圆处相互嵌合,所述定子滑动套件带动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于所述发电机舱内往复滑动;所述发电机舱内壁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与所述定子滑动套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套用于限制所述定子滑动套件在所述发电机舱内的滑动距离。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子滑动套件包括对称设置上滑动套和下滑动套,所述上滑动套和所述下滑动套之间相互嵌合组成所述定子滑动套件;所述半圆导向块沿所述上滑动套和所述下滑动套的内壁设置,所述上滑动套和所述下滑动套的周缘设置若干半圆柱,所述限位套对应所述半圆柱的位置设置有半圆槽,所述定子滑动套件通过所述半圆柱于所述限位套内前后滑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包括第一反推力磁悬浮环和第二反推力磁悬浮环,所述第一反推力磁悬浮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发电机舱的底部,所述第二反推力磁悬浮环与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反推力磁悬浮环和所述第二反
推力磁悬浮环相互排斥,通过斥力使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底部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还包括一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所述旋转环伸缩轨道导电器包括与所述发电机舱铰接的母导电轨道和与所述传动轴末端铰接的子导电轨道,所述母导电轨道和所述子导电轨道之间通过一导电杆连接;所述母导电轨道的底部与所述发电机舱的底部通过第五轴承铰接,所述子导电轨道的一侧与所述传动轴末端通过第六轴承铰接,所述第五轴承和所述第六轴承的端面相互垂直;所述母导电轨道内周缘设置若干导电杆槽,所述导电杆槽围绕所述导电杆呈环形布置,所述导电杆于所述导电杆槽围成的环内前后滑动,所述子导电轨道内设置一第七轴承,所述第七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导电杆连接,所述第七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子导电轨道的内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包括组合式风车塔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风车塔柱(100)上连接一发电机舱,所述发电机舱内转动连接一传动轴(230);所述发电机舱内设置线圈转子(330)磁钢定子(350)发电机构,所述线圈转子(330)磁钢定子(350)发电机构与所述传动轴(230)连接,所述传动轴(230)驱动所述线圈转子(330)磁钢定子(350)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舱底部设置一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所述反推力磁悬浮环盘机构与所述传动轴(230)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230)的前端连接一环状风叶轮机构,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包括若干自适应迎风叶片(610),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于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外圈呈圆环分布,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内圈中空设置;所述发电机舱的尾部固定连接一分体式尾舵(150),所述分体式尾舵(150)的直径与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内圈直径相等,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的内圈与所述分体式尾舵(15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风叶轮机构包括一连接轴套(630),所述连接轴套(630)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230)套接,所述连接轴套(630)一端设置一连接套(640),所述连接轴套(630)的外圈与所述连接套(640)连接,所述连接套(640)与若干连接杆(740)连接;一环形固定环(720)与若干所述连接杆(740)套接,所述连接杆(740)以所述连接套(640)为中心,呈环状设置,所述环形固定环(720)上环绕设置若干转动轴承(721),所述转动轴承(721)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740)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转动轴承(721)位于所述连接杆(740)的一侧;若干支撑杆(730)与所述转动轴承(72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套(630)的另一端套接一固定座(710),所述固定座(710)的周缘设置若干第一轴承(711),所述支撑杆(7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71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30)、所述连接杆(740)和所述环形固定环(720)形成伞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640)包括若干第二轴承(641)和一调节轴承(642),所述第二轴承(641)沿所述连接套(640)的周缘分布,所述连接杆(740)与所述第二轴承(641)连接,所述第二轴承(641)的数量与所述连接杆(740)一一对应;所述调节轴承(642)的内圈与所述连接轴套(630)的外圈连接,所述调节轴承(642)的外圈套接一圆筒体(650),所述圆筒体(650)底部连接一第一平面涡卷弹簧(651),所述第一平面涡卷弹簧(65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套(630)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一平面涡卷弹簧(651)的另一端与所述圆筒体(650)内圈连接;所述连接杆(740)与所述第二轴承(641)连接的末端设置有若干第一锥齿(741),所述圆筒体(65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锥齿(652),所述第一锥齿(741)与所述第二锥齿(652)啮合连接,所述圆筒体(650)通过所述第二锥齿(652)调节所述连接杆(740)的转动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通过第三轴承(620)与所述连接杆(740)连接,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和所述第三轴承(620)两端设置有第二平面涡卷弹簧(622),所述第
二平面涡卷弹簧(622)用于辅助增加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抗风力度,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与所述连接杆(740)连接的上下边缘处设置有辅助轴承(621);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上设置一限位槽(612),所述限位槽(612)的位置与所述环形固定环(720)的位置重合,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所述限位槽(612)穿过所述环形固定环(720),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以所述第三轴承(620)为转动中心,绕所述连接杆(740)转动一定角度;所述限位槽(612)用于限制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最小转动角度,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转动触碰所述支撑杆(730),所述支撑杆(730)限制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迎风面一端呈弧形设置,弧形弯折朝迎风面一侧弯折设置,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背风面设置若干加强筋(611),所述加强筋(611)横向设置于所述自适应迎风叶片(610)的背风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伞式架构弹簧变距风叶轮线圈转子磁钢定子风车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转子(330)磁钢定子(350)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定子壳体(310),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10)通过两第四轴承(320)与所述传动轴(230)连接,所述第四轴承(320)的内圈与所述传动轴(230)连接,所述第四轴承(320)的外圈与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10)的内壁连接;所述发电机定子壳体(310)内设置一线圈转子(330),所述线圈转子(330)与所述传动轴(230)套接,所述线圈转子(330)周缘包裹一圈线圈(3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显飞
申请(专利权)人:覃显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