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505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窗帘控制装置,所述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架、监测组件和辅助组件,安装架包括固定板、顶板和侧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固定板、顶板和侧板构成一个U型的安装组架,用于监测风力的监测组件安装在安装组架上,而监测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板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红外线接收器固定安装在侧板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分布,而用于断开、闭合监测组件的辅助组件安装在顶板的内顶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具有可监测窗户、窗帘边角漏风功能的优点。功能的优点。功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窗帘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窗帘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单片机控制窗帘系统既能解决每天手拉开合窗帘的不便,又显示出了生活的档次,可以通过窗帘的开关调节室内的光线,更近一步的满足人们的享受要求。遥控自动窗帘在我国刚刚兴起,单片机控制的遥控自动窗帘具有丰富的智能化功能。
[0003]而窗户上的窗帘容易未关闭好后出现渗漏风的问题,若未能及时发现住客容易导致室内受到吹风而导致室内空调温度发生损耗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监测窗户、窗帘边角漏风功能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架、监测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板、顶板和侧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固定板、顶板和侧板构成一个U型的安装组架,用于监测风力的所述监测组件安装在安装组架上,而用于断开、闭合监测组件的所述辅助组件安装在顶板的内顶壁上。
[0007]优选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板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固定安装在侧板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相对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转动轴、轻质布片和阻光片,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顶板上,且转动轴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轻质布片,所述轻质布片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嵌合有硬质的阻光片,且阻光片横拦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载板,且载板与对应顶板上均固定安装有雨水传感器。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语音警报器。
[0011]优选的,所述监测组件中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均与智能窗帘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在窗户边角、窗帘边角出现渗漏风时,风流吹动轻质布片,使得轻质布片带动阻光片上扬,从而红外线接收器可以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的信号,此时语音警报器进行语音报警,用户可以立即对其房间的窗户、窗帘进行检查维护,而在雨水传感器受到雨水侵湿时,语音警报器也随之进行报警,便于用户及时发现窗帘、窗户未关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7]图中标号:1、安装架,11、固定板,12、顶板,13、侧板,2、监测组件,21、红外线发射器,22、红外线接收器,3、辅助组件,31、转动轴,32、轻质布片,33、阻光片,4、载板,5、雨水传感器,6、语音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包括:安装架1、监测组件2和辅助组件3,安装架1包括固定板11、顶板12和侧板13,固定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2,且顶板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13,固定板11、顶板12和侧板13构成一个U型的安装组架。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用于监测风力的监测组件2安装在安装组架上,而监测组件2包括红外线发射器21和红外线接收器22,红外线发射器2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1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红外线接收器22固定安装在侧板13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红外线发射器21和红外线接收器22相对分布,而监测组件2中的红外线发射器21和红外线接收器22均与智能窗帘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而用于断开、闭合监测组件2的辅助组件3安装在顶板12的内顶壁上,而辅助组件3包括转动轴31、轻质布片32和阻光片33,转动轴31转动安装在顶板12上,且转动轴31的底部固定套接有轻质布片32,轻质布片32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嵌合有硬质的阻光片33,且阻光片33横拦在红外线发射器21和红外线接收器22之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螺钉将安装组架固定安装在窗户两侧的内边角处,在窗帘拉开且无需监测窗户是否漏风时关闭监测组件2,而关闭窗户、窗帘后需要监测边角是否漏风时,由于轻质布片32处于垂直状态,且轻质布片32上的阻光片33阻碍红外线接收器22接收红外线发射器21的信号,表明窗户边角处无渗漏风的问题,而窗户边角出现渗漏风时,风流吹动轻质布片32,使得轻质布片32带动阻光片33上扬,从而红外线接收器22可以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21的信号,此时语音警报器6进行语音报警,用户可以立即对其房间的窗户、窗帘进行检查维护。
[0022]其中,固定板1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载板4,且载板4与对应顶板12上均固定安装有雨水传感器5,固定板1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语音警报器6,而在雨水传感器5受到雨水侵湿时,语音警报器6也随之进行报警,便于用户及时发现窗帘、窗户未关紧的问题。
[0023]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利用螺钉将安装组架固定安装在窗户两侧的内边角处,在窗帘拉开且无需监测窗户是否漏风时关闭监测组件2,而关闭窗户、窗帘后需要监测边角是否漏风时,由于轻质布片32处于垂直状态,且轻质布片32上的阻光片33阻碍红外线接收器22接收红外线发射器21的信号,表明窗户边角处无渗漏风的问题,而窗户边角、窗帘边角出现渗漏风时,风流吹动轻质布片32,使得轻质布片32带动阻光片33上扬,从而红外线接收器22可以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21的信号,此时语音警报器6进行语音报警,用户可以立即对其房间的窗户、窗帘进行检查维护,而在雨水传感器5受到雨水侵湿时,语音警报器6也随之进行报警,便于用户及时发现窗帘、窗户未关紧的问题。
[0025]本技术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0026]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包括固定板(11)、顶板(12)和侧板(13),所述固定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12),且顶板(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侧板(13),所述固定板(11)、顶板(12)和侧板(13)构成一个U型的安装组架;监测组件(2),用于监测风力的所述监测组件(2)安装在安装组架上;辅助组件(3),用于断开、闭合监测组件(2)的所述辅助组件(3)安装在顶板(12)的内顶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2)包括红外线发射器(21)和红外线接收器(22),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1)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2)固定安装在侧板(13)靠近底部的内板壁上,所述红外线发射器(21)和红外线接收器(22)相对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道鹏汪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钱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