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防滑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砖作为建筑材料的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砖也从主要的用于建筑墙体的青砖、红砖,增加了用于地面铺设的地砖,装饰用的瓷砖,铺路用的水泥砖等,水泥砖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称之为水泥砖。水泥砖自重较重,强度较高,无须烧制,用电厂的污染物粉煤灰做材料,比较环保,国家已经在大力推广。此类砌块唯一缺点就是与抹面砂浆结合不如红砖,容易在墙面产生裂缝,影响美观。施工时应充分喷水,要求较高的别墅类可考虑满墙挂钢丝网,可以有效防止裂缝。
[0003]水泥砖的强度较高,无需烧制易成型,优点明显,但缺点也较明显,现有的水泥砖易表面亲水易使粉尘在便面堆积,人在上面易打滑,同时油污沾染表面不易去除,使防滑性能降低,同时水泥的透水性较差,容易积水,积水易使粉尘润湿沉积,使表面形成滑动不稳定的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透水砖,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2000~2200份水泥,200~220份沙石,200~220份改性碳酸钙颗粒,8~14份改性纳米二氧化钛,6~11份甲氧基三甲基硅烷和2~4份正硅酸乙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酸钙颗粒是由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制得多孔碳酸钙颗粒,用马来酸酐在多孔碳酸钙孔隙间聚合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是由钛酸四丁酯与盐酸反应形成二氧化钛溶胶,待溶胶形成凝胶后进行研磨制得纳米二氧化钛,用正硅酸乙酯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包覆制得。4.一种防滑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砖体的制备:将水泥,沙石和改性碳酸钙颗粒加水混合均匀置于模具中,制得沟壑砖;(2)红外并盐渗:通过红外对沟壑砖进行加热,形成孔道,再用氯化钠渗入孔道进行离子交换,制得多孔沟壑砖;(3)一次超声沉积并疏水处理:将多孔沟壑砖置于纯水中,加入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并进行超声处理时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结合沉积在多孔沟壑砖表面,在沟壑边缘涂抹脂溶性物质,再沉积甲氧基三甲基硅烷形成疏水表面;(4)二次超声沉积:将沟壑边缘脂溶性物质溶解并用超声干涉使正硅酸乙酯沉积在沟壑边缘形成亲水尖端,制得防滑透水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滑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透水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砖体的制备:将水泥,粒径3~5mm的沙石,改性碳酸钙颗粒和纯水按质量比10:1:1:4~10:2:2:5混合均匀,并置于300mm*300mm*100mm的模具中,在20~30℃,室内环境中,每6h用0.3~0.5g/cm2的量的水喷洒表面,静置24~30h,制得沟壑砖;(2)红外并盐渗:用红外灯对沟壑砖进行加热3~5h,后使沟壑砖悬空并用木板贴合侧面形成木桶状,加入沟壑砖质量3~5倍的质量分数3~5%的氯化钠溶液,在20~30℃,重力的作用下透过孔道并沥干,制得多孔沟壑砖;(3)一次超声沉积并疏水处理:将多孔沟壑砖沟壑面朝上置于多孔沟壑砖质量1.1~1.3倍的纯水中,加入多孔沟壑砖质量0.03~0.05倍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和多孔沟壑砖质量0.003~0.005倍的正硅酸乙酯,在20~30℃,300~500kHz的超声振荡下反应3~5h,于60~70℃,在沟壑边缘涂抹1.5~2.5mm宽的聚丙烯酸甲酯至300~500μm厚,再将沟壑面朝上置于多孔沟壑砖质量3~5倍的质量分数15~20%的氨水中,再加入多孔沟壑砖质量0.03~0.05倍的甲氧基三甲基硅烷,在20~30℃,30~40kHz的超声振荡下反应80~100min,取出并置于纯水中浸洗3~5min后沥干,制得疏水沟壑砖;(4)二次超声沉积:疏水沟壑砖进行预处理后将沟壑面朝上置于疏水沟壑砖质量1.1~1.3倍的质量分数15~20%的氨水中,加入疏水沟壑砖质量0.3~0.5倍的无水乙醇和疏水沟壑砖质量0.001~0.002的正硅酸乙酯,在一侧用300~500kHz的超声波并施加双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