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72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用绕包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100份、复合抗静电剂3~5份、复合成核剂1~3份、抗氧化剂0.5~1份、阻燃剂1~2份、增塑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纳米导电颗粒与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组成的复合抗静电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还能在聚丙烯中能够更好地分散,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以及紫外屏蔽效果,因此可有效保证产品抗静电性效果的持久性,再配合复合成核剂的协同使用,可使材料各向异性,从而提升聚丙烯粗纤维在拉伸方向的强度,使得该产品在获得优良的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能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用绕包带生产制造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类电缆火灾事故频发,由于电缆火灾具有蔓延快、扑救难、产生二次危害、恢复时间长等特点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人们对电线电缆火灾危险性越来越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对电线电缆防火阻燃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缆中采用云母带绕包电缆法,在电缆燃烧时云母带烧结变硬可以继续起到绝缘的作用,从而达到耐火的效果。
[0003]绕包带作为电缆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生产材料,在电缆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目前现有的绕包带大多以聚丙烯为原料,虽然聚丙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具有很强的电绝缘性,其体积电阻率很高,由于其优异的电绝缘性,导致PP制品在生产和使用中会积累静电荷,引起危害与事故。所以,消除PP的静电、降低电阻率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绕包带大多以聚丙烯为原料,导致PP制品在生产和使用中会积累静电荷,引起危害与事故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100份、复合抗静电剂3~5份、复合成核剂1~3份、抗氧化剂0.5~1份、阻燃剂1~2份、增塑剂2~4份;其中:
[0009]所述复合抗静电剂由纳米导电颗粒与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组成,纳米导电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纳米导电颗粒的粒径为20~600nm;
[0010]所述复合成核剂由碳纤维与无机成核剂按照质量比为1:20,所述无机成核剂为凹凸棒土和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范围在5~100n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溶于无水乙醇中,并控制其浓度为3~4%,然后将纳米导电颗粒加入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5~100min,搅拌10~50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复合抗静电剂。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组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二
苯一辛酯、磷酸三(2,3

二溴丙基)酯、氯化石蜡、全氯戊环葵烷、氯化联苯、氢氧化铝、氧化锑、硼酸锌、偏硼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磷酸酯类增塑剂、含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A、将聚丙烯、复合抗静电剂、复合成核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和增塑剂按上述成分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10~20分钟后,并将混合的材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熔融状态下挤出;
[0017]步骤B、将步骤A中经双螺杆挤出机机头挤出的带料立即通入到冷却水箱中冷却,控制冷却水温为30~40℃,模口距睡眠的距离控制为15~30mm,然后冷却后的带料送入到拉伸烤箱内进行拉伸,控制拉伸烤箱内的温度为160~185℃,控制拉伸倍数为10~12;
[0018]步骤C、将步骤B中经拉伸后的绕包带经过两个带花纹的压辊,使打包带被压上花纹,然后将压花后的绕包带经过烤箱烘烤定型,即可制得成品,最后将制得的成品卷绕起来,并包装好。
[0019]进一步地,步骤A中双螺旋挤出机各部位的温度为机头:190℃~195℃、一区175℃~180℃、二区180℃~190℃、三区190℃~195℃、四区185℃~200℃、五区200℃~210℃;其中螺杆转速为11.5~13转/分。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及其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纳米导电颗粒与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组成的复合抗静电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还能在聚丙烯中能够更好地分散,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以及紫外屏蔽效果,因此可有效保证产品抗静电性效果的持久性,再配合复合成核剂的协同使用,可使材料各向异性,从而提升聚丙烯粗纤维在拉伸方向的强度,使得该产品在获得优良的抗静电性能的同时,还能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100份、复合抗静电剂3份、复合成核剂1份、抗氧化剂0.5份、阻燃剂1份、增塑剂2份;其中:
[0027]复合抗静电剂由纳米导电颗粒与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组成,纳米导电颗粒包括
纳米二氧化钛,纳米导电颗粒的粒径为20nm;
[0028]复合成核剂由碳纤维与无机成核剂按照质量比为1:20,无机成核剂为凹凸棒土,二氧化硅的粒径范围在5nm。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复合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溶于无水乙醇中,并控制其浓度为3%,然后将纳米导电颗粒加入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5min,搅拌10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复合抗静电剂。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抗氧剂为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组成。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酯。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00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A、将聚丙烯、复合抗静电剂、复合成核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和增塑剂按上述成分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充分搅拌混合10分钟后,并将混合的材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在熔融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100份、复合抗静电剂3~5份、复合成核剂1~3份、抗氧化剂0.5~1份、阻燃剂1~2份、增塑剂2~4份;其中:所述复合抗静电剂由纳米导电颗粒与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组成,纳米导电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氧化锌,纳米导电颗粒的粒径为20~600nm;所述复合成核剂由碳纤维与无机成核剂按照质量比为1:20,所述无机成核剂为凹凸棒土和二氧化硅,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范围在5~1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溶于无水乙醇中,并控制其浓度为3~4%,然后将纳米导电颗粒加入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15~100min,搅拌10~50h,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复合抗静电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与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生产的PP绕包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选自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二苯一辛酯、磷酸三(2,3

二溴丙基)酯、氯化石蜡、全氯戊环葵烷、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缆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