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及其设计、安装和维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及其设计、安装和维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和以往的检测不同,结构监测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还要求长效性和稳定性,这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通电传感器在很多应用场合已难以达到结构智慧监测的要求。
[0003]光纤传感器有着高耐久性、耐候性、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传输距离远和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逐渐被土木工程行业所青睐,虽然相比传统通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优点众多,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之一为光纤脆性大,小曲率弯折会导致信号传输时能量损耗过大、难以传输到采集设备上,甚至当遇到粗放式施工时光纤接头处直接折断而导致传感器失效;主要原因之二,根据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其需要与被测对象耦合一起共同受力,当其监测在役结构或构件时光纤传感器出线接头一旦失效,难以在不影响在役结构或构件受力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引线(1)、封装压片(2),所述的光纤引线(1)穿过光纤传感器(5)出线端面(501)上的出线孔(5011)并沿该出线端面(501)切向引出;所述的封装压片(2)将光纤引线(1)柔性压紧贴合在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5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引线(1)有两根,分别反向穿过所述的出线孔(5011)并沿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501)切向引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引线(1)为外设有铠装防护层(101)的光纤线(102),该光纤引线(1)在引出光纤传感器(5)之前留有0.1~1m的预留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压片(2)由厚度为0.1~5mm的金属薄片制成;该金属薄片为铝金属薄片或不锈钢薄片或合金薄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501)和封装压片(2)之间还安装有密封件(4);该密封件(4)上设有两条供光纤引线(1)穿过的引线槽(4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槽宽度d=密封件厚度t=0.9倍光纤引线的线径Dx,且两条引线槽(401)之间的距离b≥2倍光纤引线线径Dx。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4)由柔性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为改性橡胶或四氟乙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4)、封装压片(2)均设有螺钉安装通孔,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荣,张贺丽,黄家柱,沈全喜,苏泳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汉西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