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及其设计、安装和维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72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1
一种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及其设计、安装和维修方法,涉及光纤传感器领域,出线接头包括两根光纤引线、封装压片,两根光纤引线分别反向穿过光纤传感器出线端面上的出线孔并沿出线端面切向引出,光纤引线在引出光纤传感器之前留有0.1~1m的预留长度;封装压片将光纤引线柔性压紧贴合在光纤传感器的出线端面上。方法包括步骤:S1.安装螺纹孔、螺钉安装通孔和出线孔的设计,S2.密封件和封装压片设计,S3.安装,S4.维修。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降低信号弯曲损耗,可在役维修出线接头,可大幅提高传感器的存活率,可避免传感器全部失效,还具有占用空间小、降低损坏风险、安装面适应性强、密封性能好、抗拽性能好的特点,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及其设计、安装和维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及其设计、安装和维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和以往的检测不同,结构监测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还要求长效性和稳定性,这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通电传感器在很多应用场合已难以达到结构智慧监测的要求。
[0003]光纤传感器有着高耐久性、耐候性、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传输距离远和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逐渐被土木工程行业所青睐,虽然相比传统通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的优点众多,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之一为光纤脆性大,小曲率弯折会导致信号传输时能量损耗过大、难以传输到采集设备上,甚至当遇到粗放式施工时光纤接头处直接折断而导致传感器失效;主要原因之二,根据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其需要与被测对象耦合一起共同受力,当其监测在役结构或构件时光纤传感器出线接头一旦失效,难以在不影响在役结构或构件受力的情况下维修光纤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引线(1)、封装压片(2),所述的光纤引线(1)穿过光纤传感器(5)出线端面(501)上的出线孔(5011)并沿该出线端面(501)切向引出;所述的封装压片(2)将光纤引线(1)柔性压紧贴合在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5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引线(1)有两根,分别反向穿过所述的出线孔(5011)并沿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501)切向引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引线(1)为外设有铠装防护层(101)的光纤线(102),该光纤引线(1)在引出光纤传感器(5)之前留有0.1~1m的预留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压片(2)由厚度为0.1~5mm的金属薄片制成;该金属薄片为铝金属薄片或不锈钢薄片或合金薄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501)和封装压片(2)之间还安装有密封件(4);该密封件(4)上设有两条供光纤引线(1)穿过的引线槽(4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槽宽度d=密封件厚度t=0.9倍光纤引线的线径Dx,且两条引线槽(401)之间的距离b≥2倍光纤引线线径Dx。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4)由柔性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柔性复合材料为改性橡胶或四氟乙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传感器柔性压合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4)、封装压片(2)均设有螺钉安装通孔,光纤传感器(5)的出线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荣张贺丽黄家柱沈全喜苏泳旗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汉西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