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为GH4169的细晶盘件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69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锻造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材料为GH4169的细晶盘件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棒料放在自由锻压机上镦粗,制成模锻所需要的饼坯,镦粗时,棒料上下端面需加垫保温棉;机加定位台,方便模锻时定位;使用和锻件轮廓相贴合的模具对机加后的饼坯进行模锻,饼坯加热时,需使用保温棉进行软包套;按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机加锻件,其中,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是在锻件最终交付图的基础上,内孔部位单面加量5mm;步锻件热处理,使用的热处理制度是固溶+时效,固溶温度为:975℃,固溶时间为:60min,时效温度为:720℃,时效时间为:480min;理化、机加、探伤后得到目标GH4169合金细晶盘类件。类件。类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为GH4169的细晶盘件的锻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
,尤其涉及一种材料为GH4169的细晶盘件的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GH4169合金是一种沉淀型的镍



铁基高温合金,该合金的晶粒组织状态对热变形工艺参数的变化特别敏感。对于GH4169合金盘类件的锻造方法,常规为自由锻镦饼,模锻成型,但是镦饼和模锻存在的变形死区部位,以及接触工装与模具的温度低的部位,动态再结晶程度低,就会出现扁长晶和大晶粒,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目前存在的技术,如CN103465027B中,采用加热时石棉包套和镦粗时预热金属垫保温的措施,改善镦饼的温差和变形不均匀现象;在实际生产中,采用这些措施,生产质量在25~70kg的小盘子时,效果并不明显,出现大批量的锻件表层粗晶现象,造成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该方案的目的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机加去除变形死区,制作镦饼胎膜等方式,得到能满足8级晶粒度且操作简单、质量稳定性高的GH4169盘类件的锻造方案。
[0004]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材料为GH4169的细晶盘件的锻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将棒料放在自由锻压机上镦粗,制成模锻所需要的饼坯,镦粗时,棒料上下端面需加垫保温棉,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45%~55%的范围内;
[0007]使用和锻件轮廓相贴合的模具对机加后的饼坯进行模锻,饼坯加热时,需使用保温棉进行软包套;
[0008]按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机加锻件,其中,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是在锻件最终交付图的基础上,内孔部位单面加量5mm,其余部位单面加量3mm所形成的粗加工轮廓图;
[0009]锻件热处理,使用的热处理制度是固溶+时效,固溶温度为:975℃,固溶时间为:60min,时效温度为:720℃,时效时间为:480min;
[0010]理化、机加、探伤后得到目标GH4169合金细晶盘类件。
[0011]使用和锻件轮廓相贴合的模具对机加后的饼坯进行模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2]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算出镦粗时的变形分布图,确定锻件变形量小于18%的部位;
[0013]考虑模锻时饼坯定位和锻件变形量小于18%的部位需被去除这方面因素,在饼坯上下端面机加定位台。
[0014]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将饼坯上端面定位台做成斜坡过渡的形式,斜坡与上端面的夹角范围在30

45
°
之间。
[0016]将棒料放在自由锻压机上镦粗,制成模锻所需要的饼坯,镦粗时,棒料上下端面需加垫保温棉,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45%~55%的范围内,包括:
[0017]棒料镦粗分为两火,并采用闭式镦饼胎模进行镦粗,闭式镦饼胎模包括:镦粗垫块、镦粗套筒、镦粗冲头;镦粗套筒和镦粗垫块配套在一起,用于容纳饼坯;镦粗套筒内壁作为镦粗冲头的导向;镦粗垫块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一圆台,镦粗冲头的下表面中心设置有第二圆台;
[0018]第一火,对棒料采用锤砧进行自由镦粗,无须滚圆,得到棒料,镦粗到棒料鼓肚部位与之后使用的镦粗套筒内壁单面间隙≤15mm;
[0019]第二火,利用闭式镦饼胎模,将棒料镦粗至镦粗冲头上端面与镦粗套筒上端面平齐,此时,得到与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相贴合的饼坯。
[0020]闭式镦粗胎模中镦粗套筒的部分内壁采用的是八字型倒拔模,拔模角度在1.5
°
~2
°
的范围内。
[0021]八字型倒拔模部位在所述套筒内壁下段,其长度比最终成型饼坯的高度高出15mm~25mm,所述套筒内壁上段,作成直壁形式。
[0022]镦粗冲头的下端面与镦粗套筒内壁接触的棱边、镦粗垫块上端面与镦粗套筒内壁接触的棱边均不能倒角。
[0023]冷却方式采用风冷;在热标刻时,只打锭节号尾号,风冷后再冷打补全其余需标刻内容。
[0024]在热处理固溶阶段,锻件≤800℃入炉,升温至825℃,保温60min,再升温至975℃,保温60min;
[0025]在热处理时效阶段,锻件≤600℃入炉,升温至600℃,保温60min,再升温至700℃,保温60min,最后升温至720℃,保温480min。
[0026]在热处理固溶阶段,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油冷,油冷时间≥30min。
[0027]有益效果:采用此种方法生产的锻件,可以有效的减少饼坯的变形死区,提高模锻变形均匀性,从而得到晶粒度大于8级且均匀的细晶锻件,并且在该方案中,对锻造的工艺参数,及锻造、热处理冷却方式提出优化,有利于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闭式镦饼胎模图,其中1为镦粗垫块,2为镦粗套筒,3为镦粗冲头,4为棒料;
[0029]图2为机加去除变形死区图;
[0030]图3为锻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GH4169合金盘类件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一:将棒料放在自由锻压机上镦粗,制成模锻所需要的饼坯,镦粗时,棒料上下端面需加垫保温棉,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45%~55%的范围内;
[0034]步骤二:机加定位台,方便模锻时定位;
[0035]步骤三:使用和锻件轮廓相贴合的模具对机加后的饼坯进行模锻,饼坯加热时,需使用保温棉进行软包套;
[0036]步骤四:按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机加锻件,其中,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是在锻件最终交付图的基础上,内孔部位单面加量5mm,其余部位单面加量3mm所形成的粗加工轮廓图;
[0037]步骤五:锻件热处理,使用的热处理制度是固溶+时效,固溶温度为:975℃,固溶时间为:60min,时效温度为:720℃,时效时间为:480min;
[0038]步骤六:理化、机加、探伤后得到目标GH4169合金细晶盘类件。
[0039]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棒料镦粗时的加热温度定为1005℃;
[0040]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棒料镦粗分为两火,并采用闭式镦饼胎模进行镦粗,第一火,棒料采用自由镦粗,无须滚圆,镦粗到棒料鼓肚部位与之后使用闭式镦饼胎模1中的镦粗套筒内壁单面间隙≤15mm,方便二火定位;第二火,利用如附图1所示的闭式镦饼胎模,将棒料镦粗至冲头3上端面与镦粗套筒2上端面平齐;
[0041]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闭式镦粗胎模中镦粗套筒2的部分内壁,采用的是八字型倒拔模,拔模角度在1.5
°
~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为GH4169的细晶盘件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棒料放在自由锻压机上镦粗,制成模锻所需要的饼坯,镦粗时,棒料上下端面需加垫保温棉,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45%~55%的范围内;使用和锻件轮廓相贴合的模具对机加后的饼坯进行模锻,饼坯加热时,需使用保温棉进行软包套;按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机加锻件,其中,锻件热处理前粗加工图是在锻件最终交付图的基础上,内孔部位单面加量5mm,其余部位单面加量3mm所形成的粗加工轮廓图;锻件热处理,使用的热处理制度是固溶+时效,固溶温度为:975℃,固溶时间为:60min,时效温度为:720℃,时效时间为:480min;理化、机加、探伤后得到目标GH4169合金细晶盘锻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和锻件轮廓相贴合的模具对机加后的饼坯进行模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算出镦粗时的变形分布图,确定锻件变形量小于18%的部位;考虑模锻时饼坯定位和锻件变形量小于18%的部位需被去除这两方面因素,在饼坯上下端面机加定位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饼坯上端面定位台做成斜坡过渡的形式,斜坡与上端面的夹角范围在30

45
°
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棒料放在自由锻压机上镦粗,制成模锻所需要的饼坯,镦粗时,棒料上下端面需加垫保温棉,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45%~55%的范围内,包括:棒料镦粗分为两火,并采用闭式镦饼胎模进行镦粗,闭式镦饼胎模包括:镦粗垫块(1)、镦粗套筒(2)、镦粗冲头(3);镦粗套筒(2)和镦粗垫块(1)配套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澜何敏高超平田淼段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