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便利式救援用钻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53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拆卸便利式救援用钻杆结构,包括拆卸定位组件、下拆卸底臂;本发明专利技术转动支臂的下端分别通过拆卸定位组件安装一个下拆卸底臂,将下拆卸底臂的插接定位杆插接于转动支臂下端内部的插接定位槽内,将T形穿接锁定螺杆的内端螺纹旋接于插接定位杆的螺纹通道上,然后T形穿接锁定螺杆的外端穿过穿接定位槽后旋转抵压于转动支臂的下端面上,如此实现了转动支臂与下拆卸底臂的活动式结构,拆卸更换十分便利。卸更换十分便利。卸更换十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拆卸便利式救援用钻杆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卸便利式救援用钻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不断向纵深发展,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趋势尽管有所减弱,但老窑透水、底板突水、顶板冒落等仍是矿山生产的主要灾害;当事故灾害发生后,当井下无法实施快速救援时将十分的危险;目前,地面快速钻井已经成为矿山抢险救援的一项新技术,通过救援钻杆和钻头进行快速钻入通道,为矿山抢险救援打通一个救援通道,事实证明该技术是快速有效的方式;现有救援钻杆一般用于钻井通道,钻杆下端面的钻面大小一般是固定的,钻面大小是不可以调节的,但是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有时需要调节钻杆下端面的钻面的大小,如此限制使用范围,使用灵活性差,同时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调节便利性,另外需要提高钻进结构的拆卸更换安装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拆卸更换便利、钻杆下端面的钻面大小可调、调节便利稳定的拆卸便利式救援用钻杆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便利式救援用钻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本体、转动支臂、上抵接机构、下抵接机构、内置互锁联动机构、拆卸定位组件、下拆卸底臂;所述钻杆本体的四周均匀安装多个转动支臂;所述转动支臂的上端分别纵向转动连接于钻杆本体的侧部;所述转动支臂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上抵接机构和下抵接机构;所述上抵接机构包括上转动环体、上连接杆、上抵压环圈;所述下抵接机构包括下转动环体、下连接杆、下抵压环圈;所述钻杆本体的上部四周和下部四周分别设有上环形槽体和下环形槽体;所述上转动环体螺纹旋接于上环形槽内,上转动环体的两侧外部分别连接一个上连接杆,上连接杆下端共同安装一个上抵接环圈;所述下转动环体螺纹旋接于下环形槽内,下转动环体的两侧外部分别连接一个下连接杆,下连接杆的外端共同安装一个下抵压环圈;所述上抵接环圈和下抵压环圈分别抵接于转动支臂的上侧和下侧;所述钻杆本体的两侧内部分别设有互锁联动槽,互锁联动槽内分别安装一个内置互锁联动机构;所述内置互锁联动机构包括上滑动杆、上延伸板、转动抵压柱、下滑动杆、驱动齿板、定位齿轮、下延伸齿板;所述上环形槽体和下环形槽体两侧分别设有条形穿接滑槽;所述上转动环体的两侧内部分别旋转卡接一个上滑动杆,上滑动杆的内端分别穿过条形穿接滑槽并延伸至互锁联动槽内,上滑动杆的内端下侧分别安装一个上延伸板;所述下转动环体的两侧内部分别旋转卡接一个下滑动杆,下滑动杆的内端分别穿过条形穿接滑槽并延伸至互锁联动槽内,下滑动杆的内端上侧分别安装一个驱动齿板,驱动齿板咬合连接于定位齿轮一侧,定位齿轮的另一侧咬合连接下延伸齿板,下延伸齿板滑动卡接于互锁联动槽的内侧壁上;所述上延伸板的下端和下延伸齿板的上端之间安装转动抵压柱;所述转动抵压柱的两端同步转动抵接于上延伸板的下端和下延伸齿板的上端;所述转动支臂的下端分别通过拆卸定位组件安装一个下拆卸底臂;所述拆卸定位组件包括插接定位杆和T形穿接锁定螺杆;所述转动支臂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个插接定位槽,插接定位槽的一侧设有穿接定位槽;所述下拆卸底臂的上端分别安装一个插接定位杆,插接定位杆上设有螺纹通道,T形穿接锁定螺杆的内端螺纹旋接于螺纹通道上;所述插接定位杆插接于插接定位槽内,T形穿接锁定螺杆的外端穿过穿接定位槽后旋转抵压于转动支臂的下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宋朝阳丁华锋荆国业赵钧羡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