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50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所述造口袋由前膜片和后膜片共同合围而成,所述后膜片顶面右上方开设有圆形孔槽,所述后膜片上装配有位于上方的粘贴盘,所述前膜片与后膜片的底部装配有排液管,所述前膜片顶面向左三分之一处开设有操作窗口,且前膜片上装配有与操作窗口规格相适配的开口盖;该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通过前膜片和后膜片底部排液管的设置,能够有效对偏水样患儿(回肠造口和腹泻患儿)流体状排泄物进行排放,进而减少了护理人员倾倒排泄物的次数,减轻护理的工作量,同时还解决了因排泄物偏水样易渗漏导致的皮肤问题,同时该装置密封。同时该装置密封。同时该装置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护理辅助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造口袋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一件式或两件式造口袋,但都主要针对成年人及大龄儿童设计,临床上根据新生儿的自身特点常常选用一件式造口袋,但市面上尚无针对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现有的造口袋主要包括袋体和粘贴盘,袋体的上部与粘贴盘固定连接,袋体的下部设置通过封口夹密封的出口,粘贴盘呈圆形,粘贴盘的中心处设置一个较小的开孔,开孔通向袋体内部。使用造口袋前,根据使用者造口的大小,用剪刀将开孔剪成相应大小的孔口,然后撕开粘贴盘外表面的薄膜并粘贴在使用者的造口位置。
[0003]现有的造口袋不适用于新生儿造口术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0004](1)新生儿腹壁肌层组织薄弱,而且腹壁面积小,在哭闹或饮奶前后腹壁张力变化大,现有的儿童造口袋粘贴盘面积过大,材质过硬,不能很好的贴合腹部皮肤或适应腹部的运动而容易异位、渗漏。
[0005](2)新生儿肠造口多以回肠造口为主,有的患儿甚至合并短肠综合征,加上新生儿饮食为奶液,水分含量多,故大便稀,严重时为半消化奶汁或水样便,现有的儿童造口袋袋体下部通过封口夹密封出口容易渗漏,且倾倒大便次数频繁,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0006](3)新生儿生长发育速度快,且容易在哭闹后出现造口水肿、轻微脱垂等并发症,现有的造口袋内层被大便污染后不方便清洗干净,影响护理人员及家属对肠造口进行直接的观察。
[0007](4)现有的造口袋出口均设置在袋体的下端,佩戴造口袋期间不方便对肠造口进行操作,如通过肠造口灌肠等。
[0008](5)现有的造口袋更适用于在站立时进行护理,针对长期处于卧位的新生儿非常不方便。
[0009]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解决了现有装置对于排泄物倾倒效果不佳进而导致新生儿易染病的问题。
[0012](二)技术方案
[001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所述造口袋由前膜片和后膜片共同合围而成,所述后膜片顶面右上方开设有圆形孔槽,所述后膜片上装配有位于上方的粘贴盘,所述前膜片与后膜片的底部装配有排液管,所述前膜片顶面向左三分之一处开设有操作窗口,且前膜片上装配有与操作窗口规格相适配的开口盖。
[0014]优选的,所述后膜片的顶面开设有位于圆形孔槽外侧且与粘贴盘规格相适配的圆形开口。
[0015]优选的,所述粘贴盘上设置有透明薄膜和圆孔,所述透明薄膜上设置有裁剪圈,所述裁剪圈由一组标有尺寸的同心圆组成,且其直径由内向外依次为1cm、1.5cm、2cm、2.5cm和3cm。
[0016]优选的,所述排液管的外端通过螺纹螺旋套装有螺帽,且排液管与螺帽外壁之间通过固定绳进行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后膜片的顶面开设有位于操作窗口外侧且与开口盖规格相适配的限位槽。
[0018]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操作窗口外边缘处的密封唇圈,且开口盖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密封唇圈相卡接的密封套圈。
[0019]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上开设有卡槽,且开口盖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卡槽规格相适配的卡环。
[0020]优选的,所述开口盖的外边缘固定套装有圆环状塑胶圈,且开口盖的外壁上装配有侧面卡扣。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通过前膜片和后膜片底部排液管的设置,能够有效对偏水样患儿(回肠造口和腹泻患儿)流体状排泄物进行排放,进而减少了护理人员倾倒排泄物的次数,减轻护理的工作量,同时还解决了因排泄物偏水样易渗漏导致的皮肤问题。
[0024]2、该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通过操作窗口的设置,能让家属及医护人员不取下造口袋也能对肠造口进行观察或操作,既方便又经济,此外,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者可通过操作窗口对造口袋进行冲洗,并用一次性薄膜手套收集下方排液管道口的排出物,同时也可以用卫生纸经操作窗口对造口袋内壁进行擦拭,保持袋内相对清洁,减少异味,保持患儿舒适。
[0025]3、该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通过密封唇圈与密封套圈的设置,便于在开口盖覆盖时对其封口处进行密封,配合卡槽与卡环的设置更便于开口盖紧贴合在密封唇圈上,保证其封堵时的密闭效果,进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流体状排泄物通过操作窗口向外泄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粘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开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前膜片;2、后膜片;3、排液管;4、粘贴盘;5、开口盖;6、圆形开口;7、透明薄膜;8、圆孔;9、裁剪圈;10、限位槽;11、操作窗口;12、密封唇圈;13、卡槽;14、卡环;15、密封套圈;16、螺帽;17、固定绳;18、圆形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造口袋由前膜片1和后膜片2共同合围而成,后膜片2顶面右上方开设有圆形孔槽18,后膜片2上装配有位于18上方的粘贴盘4,前膜片1与后膜片2的底部装配有排液管3,前膜片1顶面向左三分之一处开设有操作窗口11,且前膜片1上装配有与操作窗口11规格相适配的开口盖5;
[0036]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圆形孔槽18的直径为1cm,且其开口中心距顶部边缘约4cm;操作窗口11的直径为5cm,其开口中心距离顶部边缘约7cm;通过前膜片1和后膜片2底部排液管3的设置,能够有效对新生儿流体状排泄物进行排放,进而避免现有装置对于新生儿流体状排泄物倾倒效果不佳进而导致新生儿感染粪水性皮炎的情况发生,同时降低了造口周围皮肤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0037]此外,通过操作窗口11的设置,能让家属及医护人员不取下造口袋也能对肠造口进行观察或操作,既方便又经济,此外,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者可通过操作窗口11对造口袋进行冲洗,并用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袋由前膜片(1)和后膜片(2)共同合围而成,所述后膜片(2)顶面右上方开设有圆形孔槽(18),所述后膜片(2)上装配有位于(18)上方的粘贴盘(4),所述前膜片(1)与后膜片(2)的底部装配有排液管(3),所述前膜片(1)顶面向左三分之一处开设有操作窗口(11),且前膜片(1)上装配有与操作窗口(11)规格相适配的开口盖(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膜片(2)的顶面开设有位于圆形孔槽(18)外侧且与粘贴盘(4)规格相适配的圆形开口(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造口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盘(4)上设置有透明薄膜(7)和圆孔(8),所述透明薄膜(7)上设置有裁剪圈(9),所述裁剪圈(9)由一组标有尺寸的同心圆组成,且其直径由内向外依次为1cm、1.5cm、2cm、2.5cm和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树林史泽瑶刘谦贺兰殷子宋艳时小丁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