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47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属于取餐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取餐柜加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取餐柜包括柜体,柜体中具有若干个放餐腔室,每个放餐腔室的前端均设有前开门,加热结构包括位于柜体中的若干个加热盒以及位于加热盒中的加热模块和风扇,加热盒位于对应的放餐腔室的正上方,加热盒的底部具有若干个进风孔和若干个回风孔,进风孔和回风孔使加热盒内部的空腔与对应的放餐腔室相连通,风扇能将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进风孔吹向放餐腔室且能在前开门开启时使放餐腔室与外界进行换气。本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具有使放置在放餐腔室中的食物受热均匀,且使放餐腔室中的气味能在取餐时被及时的排出的优点。味能在取餐时被及时的排出的优点。味能在取餐时被及时的排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取餐柜
,涉及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用餐会选择点外卖,外卖具有便捷、时效快、方便等特点,深受上班族和学生族等群体的喜爱。为了防止食物冷却影响口感以及实现无接触配送,人们设计出了用于临时存放外卖的取餐柜。
[0003]现有的取餐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外卖取餐柜[申请号:202021211985.X;授权公告号:CN212341984U],其包括柜体和排布在柜体内的多个独立放餐腔室,各个放餐腔室上均设有独立柜门,各个放餐腔室内均设有独立的加热保温消毒组件,加热保温消毒组件包括加热管和紫外线消毒灯。
[0004]该种结构的取餐柜,放餐腔室后部固定设有隔离板片,隔离板片上密布有穿孔,隔离板片与放餐腔室的腔壁之间设有加热管,加热管加热后产生的热量通过穿孔进入到放餐腔室内,对食物进行保温。但是该种加热方式,食物靠近加热管的一侧加热温度相对较高,食物远离加热管的另一侧加热温度相对较低,导致食物各个区域的温度不够均匀,从而影响食物的口感。同时该种结构的取餐柜,食物存放在放餐腔室中,食物会散发出本身的气味,而放餐腔室是持续不断的用于存放不同食物的,不同食物不同的气味混合后,导致放餐腔室内的气味混杂,影响取餐者的体验感,存在降低取餐者食欲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放置在放餐腔室中的食物受热均匀,且使放餐腔室中的气味能在取餐时被及时的排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取餐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具有若干个放餐腔室,每个所述放餐腔室的前端均设有前开门,其特征在于,加热结构包括位于柜体中的若干个加热盒以及位于加热盒中的加热模块和风扇,所述加热盒位于对应的放餐腔室的正上方,所述加热盒的底部具有若干个进风孔和若干个回风孔,所述进风孔和回风孔使所述加热盒内部的空腔与对应的放餐腔室相连通,所述风扇能将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进风孔吹向放餐腔室且能在前开门开启时使放餐腔室与外界进行换气。
[0007]使用时,食物放置在放餐腔室中,加热模块加热,风扇工作,风扇通过进风孔将热量吹向放餐腔室,随后放餐腔室的气体通过回风孔流回到加热盒内部的空腔中,实现气体的循环,即放餐腔室中的气体是按设定的方向流动的,放餐腔室中的气体的热量均匀,从而使食物受热均匀,使风扇配合加热模块可以对放餐腔室中的食物进行持续不断的均匀加热,保证食物的口感。取餐者开启前开门进行取餐时,风扇的工作带动气流的流动,会使放餐腔室中的气体吹向外界,吹向取餐者,取餐者感觉到热风,意识到食物的温热,能提高取
餐者的用户体验。热风从放餐腔室吹去,使放餐腔室中的气味能在取餐时被及时的排出,热风的排出必然有外界的气体补充到放餐腔室中,实现放餐腔室与外界的换气,保证放置在放餐腔室中的食物的气味不会存在混杂的问题,提高取餐者的用户体验。
[0008]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上下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放餐腔室之间设有所述加热盒,所述加热盒的顶部盒壁为位于上方的放餐腔室的底部腔壁。该种结构,合理利用空间,同时加热模块加热配合风扇的工作,加热盒的顶部盒壁受热也具有一定的温度,加热盒的顶部盒壁为位于上方的放餐腔室的底部腔壁,即加热盒可以为放置在上方的放餐腔室中的食物的底部进行加热,使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的口感。
[0009]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进风孔位于加热盒底部的中间区域,所述回风孔位于加热盒底部的两侧。该种结构,加热盒和放餐腔室产生的气流是从中间区域向下流动,食物一般放置于放餐腔室的中间处,向下流动的气流可以更好的对食物进行加热,该气流接触食物后然后流向放餐腔室的两侧,再向上通过回风孔流回到加热盒的两侧,然后流向加热盒的中间区域再流向放餐腔室,产生循环,使气流流动顺畅,使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的口感。
[0010]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加热模块位于进风孔的正上方,所述风扇固连在加热模块上。风扇和加热模块集成一体式结构,保证加热盒内部的空腔和放餐腔室的气体循环流动。
[0011]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加热盒包括上框架和底板,所述进风孔和回风孔均位于所述底板中,所述上框架周向的内侧壁上具有朝内凸出设置的抵靠环,所述底板嵌入设置在上框架中且抵靠在抵靠环上,所述底板通过紧固件与抵靠环相固连。该种结构,可以通过放餐腔室对底板进行拆装,使底板、加热模块和风扇拆装、维修和更换方便。
[0012]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底板的边沿朝上弯折后再朝内弯折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顶面与抵靠环相抵靠,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外侧壁与上框架的内侧壁相贴靠,所述固定部上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底板的边沿处具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的孔径。抵靠环配合固定部使上框架和底板的连接处相对密封,使该连接处不会影响到放餐腔室内的气体的循环流动,且提高底板固定的牢固程度;同时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该种结构,使紧固件不外露。
[0013]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前开门为双层玻璃结构,所述前开门呈透明状。该种结构,使前开门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保证食物的温度,保证食物的口感;前开门呈透明状,使取餐者可以直观的看到位于放餐腔室中的食物,提高用户体验。
[0014]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每个所述放餐腔室的后端均设有后开门,所述风扇能在后开门开启时使放餐腔室与外界进行换气。后开门可以供后厨开闭,使后厨可以更好、更方便的将食物放置到放餐腔室中,同时开启后开门时,风扇可以再次将放餐腔室中的气体吹向外界,尽可能的降低食物气味的混杂,保证食物单一的气味,提高取餐者的体验感。
[0015]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后开门为双层玻璃结构,所述后开门呈透明状。该种结构,使后开门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保证食物的温度,保证食物的口感;后开
门呈透明状,使后厨可以直观的看到放餐腔室中是否存放有食物,避免误开启后开门的问题。
[0016]在上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中,所述加热盒的两端与柜体之间均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放餐腔室与外界可以更好的隔开,保证食物的保温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8]1、本加热结构通过加热模块和风扇的配合,使放餐腔室中的气体热量均匀,使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口感,同时在前开门和后开门开启时,通过风扇可以实现放餐腔室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使放餐腔室中食物的气味不会混杂,保证取餐者的良好体验。
[0019]2、本加热结构的加热盒对位于上方的取餐腔室进行加热,保证食物底部的温度,使食物受热均匀,保证食物口感。
附图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取餐柜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中具有若干个放餐腔室(2),每个所述放餐腔室(2)的前端均设有前开门(3),其特征在于,加热结构包括位于柜体(1)中的若干个加热盒(4)以及位于加热盒(4)中的加热模块(5)和风扇(6),所述加热盒(4)位于对应的放餐腔室(2)的正上方,所述加热盒(4)的底部具有若干个进风孔(421)和若干个回风孔(422),所述进风孔(421)和回风孔(422)使所述加热盒(4)内部的空腔与对应的放餐腔室(2)相连通,所述风扇(6)能将加热模块(5)产生的热量通过进风孔(421)吹向放餐腔室(2)且能在前开门(3)开启时使放餐腔室(2)与外界进行换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放餐腔室(2)之间设有所述加热盒(4),所述加热盒(4)的顶部盒壁为位于上方的放餐腔室(2)的底部腔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421)位于加热盒(4)底部的中间区域,所述回风孔(422)位于加热盒(4)底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5)位于进风孔(421)的正上方,所述风扇(6)固连在加热模块(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取餐柜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盒(4)包括上框架(41)和底板(42),所述进风孔(421)和回风孔(422)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远豪王超吴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