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32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9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变片粘贴准确度不高导致应变片在后续燃料棒拉棒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包括:若干个应变片分别按照布置方式的标记布置在燃料组件格架的每个导向管上;布置方式包括: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每个导向管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对应变片的粘贴位置进行了较准确的定位,避免了燃料棒在拉棒工序中与应变片接触导致损坏的问题。与应变片接触导致损坏的问题。与应变片接触导致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开展燃料组件的设计和力学分析工作时,需要其真实的性能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轴向刚度、横向刚度、定位格架的当量刚度和导向管载荷不均匀性系数等)作为输入。由于燃料组件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上述性能参数难以通过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获得,需要开展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开展试验,测量获得燃料组件的真实性能参数,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其堆内行为,挖掘燃料组件的最大潜能,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料组件的使用经济性提供基础。同时燃料组件力学试验可为燃料组件以及整个堆芯在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力学分析提供准确的输入,以便合理预测燃料组件的堆内行为,验证燃料组件的承载能力、校验分析计算模型,以及进行燃料组件事故情况下的动态行为分析,为建立燃料组件分析模型提供参数,为燃料组件在寿期内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0003]现阶段,国内大力发展核电行业,为保障燃料组件的可靠运行、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有多种新型研制的燃料组件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以便进一步为燃料组件力学分析提供支持数据、为燃料组件的结构设计定型提供试验依据。在燃料组件的相关试验研究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测试其导向管处的应变参数。
[0004]目前,在开展某型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抗震试验时,为了能为后续开展燃料组件力学分析提供支持数据,在试验实施过程中,需要在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布置防水应变片。为了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实验数据,燃料组件导向管上应变片的布置位置包括了多个高度位置处,且每个高度位置处需要在多根导向管上布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燃料组件导向管和燃料棒之间的间隙较小,结合目前市面上防水应变片的尺寸参数,该间隙大小已与防水应变片的厚度相当,因此在燃料组件导向管上粘贴防水应变片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为了能确保粘贴后的应变片在后续燃料棒拉棒过程中不出现损坏,要尽可能地避免拉棒时燃料棒触碰到应变片,这对应变片粘贴方位的精确性带来了较高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应变片粘贴准确度不高导致应变片在后续燃料棒拉棒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包括:
[0008]若干个应变片分别按照布置方式的标记布置在燃料组件格架的每个导向管上;
[0009]所述布置方式包括:
[0010]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包括:
[0012]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应边平行设置;应变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向管至与所述导向管正相邻的燃料棒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
[0013]或者
[0014]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交边的夹角呈45
°
设置;所述导向管上的应变片的宽度小于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之间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所述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均与所述导向管相邻。
[0015]进一步的,每个导向管的同一个轴向位置上的应变片为两个;
[0016]当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应边平行设置时,两个应变片相对设置在导向管上,所述两个应变片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应变片中每个应变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向管至与所述导向管正相邻的燃料棒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
[0017]当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所述燃料组件格架相交边的夹角呈45
°
设置时,两个应变片呈90
°
夹角且互不接触的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向管上;所述两个应变片中每个所述导向管上的应变片的宽度小于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之间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所述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均与所述导向管相邻。
[0018]进一步的,所述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包括:
[0019]所述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为多个,在所有导向管的每个所述同一轴向高度位置进行标记,每个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
[0020]进一步的,所述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包括:
[0021]一个或多个指定方位,在燃料组件格架的布置图上,将每个指定方位的所有导向管列为一组导向基准管;
[0022]在每个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处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中的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
[0023]进一步的,所述在每个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处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中的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包括:
[0024]每个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为多个,在所有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的每个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进行标记,每个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中的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
[0025]进一步的,导向管的周向角度位置的标记方式包括:
[0026]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沿与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中每个导向管的共线的切线方向,在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中每个导向管的切线位置划线。
[0027]进一步的,所有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的每个同一轴向高度位置的标记方式包括:在所有所述一组导向基准管中每个导向管的每个同一轴向高度位置划线。
[0028]进一步的,当实验环境为水中时,所述应变片为防水应变片且所述防水应变片设于导向管的身部,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交边的夹角呈45
°
设置;所述导向管上的应变片的宽度小于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之间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所述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均与所述导向管相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
[0029]当实验环境为空气中时,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应边平行设置;
[0030]当实验环境为水中时,所述应变片为防水应变片且所述防水应变片设于导向管的两端,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应边平行设置;应变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向管至与所述导向管正相邻的燃料棒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
[0031]进一步的,在所述若干个应变片分别布置在燃料组件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应变片分别按照布置方式的标记布置在燃料组件格架的每个导向管上;所述布置方式包括: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包括: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应边平行设置;应变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向管至与所述导向管正相邻的燃料棒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或者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交边的夹角呈45
°
设置;所述导向管上的应变片的宽度小于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之间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所述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均与所述导向管相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管的同一个轴向位置上的应变片为两个;当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相应边平行设置时,两个应变片相对设置在导向管上,所述两个应变片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应变片中每个应变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导向管至与所述导向管正相邻的燃料棒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当导向管上的应变片与所述燃料组件格架相交边的夹角呈45
°
设置时,两个应变片呈90
°
夹角且互不接触的相对设置在所述导向管上;所述两个应变片中每个所述导向管上的应变片的宽度小于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之间的间隙距离以避免燃料棒与应变片接触;所述两个斜相邻的燃料棒均与所述导向管相邻。4.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包括:所述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为多个,在所有导向管的每个所述同一轴向高度位置进行标记,每个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料组件导向管应变片粘贴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导向管的用于粘贴应变片的同一轴向高度位置,按照应变片与燃料组件格架的角度关系在每个导向管的相应周向角度位置进行标记;包括:一个或多个指定方位,在燃料组件格架的布置图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慧李朋洲孙磊杜建勇李锡华丛滨蒲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