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勇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10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包括:生态砌块主体、接水板、缓流柱、上卡槽、挡水板;所述生态砌块主体内侧上部设有接水板,且接水板与生态砌块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缓流柱设置在接水板的上表面,且缓流柱与接水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卡槽设置在生态砌块主体的顶部,且上卡槽与生态砌块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挡水板设置在生态砌块主体下部的前端,且挡水板与生态砌块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的改进,具有降低水流速、缓解雨水对坡面的冲刷、涵养水源、定向引流、砌块之间可微调旋转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边坡,是指为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在路基的两侧修葺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边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边坡,另一类是自然边坡。
[0003]对于生态治理用的边坡常见的主要以生态砌块堆砌、生态种植袋、生态种植网等,而常见的生态砌块主要以平铺式的和梯形叠压铺砌为主,虽能较好的使用,但是砌块内无缓流防冲刷的结构,雨水量大时雨水不能在砌块内减缓水流速,无法充分有效的涵养水源蓄积水分,而且砌块与砌块之间没有微调的旋转的结构,导致实际铺砌时对坡面的要求高,操作费时费力,不能适应复杂的坡面结构,使用不方便,实用性较差。
[0004]因而亟需一种具有降低水流速、缓解雨水对坡面的冲刷、涵养水源、定向引流、砌块之间可微调旋转实用性强的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
[0005]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结构,包括:生态砌块主体(1)、接水板(2)、缓流柱(3)、上卡槽(4)、右卡槽(5)、左卡块(6)、下卡块(7)、加固条(8)、挡水板(9)、引流台(10)、蓄水槽(11)、固定孔(12)、排水孔(13)、销子(14);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砌块主体(1)呈圆形,且生态砌块主体(1)的内侧上部设有接水板(2),并且接水板(2)与生态砌块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缓流柱(3)呈圆柱形结构,且缓流柱(3)设置在接水板(2)的上表面,并且缓流柱(3)与接水板(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卡槽(4)设置在生态砌块主体(1)的顶部,且上卡槽(4)与生态砌块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右卡槽(5)设置在生态砌块主体(1)的右侧,且右卡槽(5)与生态砌块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左卡块(6)和下卡块(7)分别设置在生态砌块主体(1)的左侧和底部,且左卡块(6)和下卡块(7)与生态砌块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加固条(8)设置在左卡块(6)的正视图的上部和下部,且加固条(8)与左卡块(6)通过水泥胶黏方式相连接;所述挡水板(9)设置在生态砌块主体(1)下部的前端,且挡水板(9)与生态砌块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引流台(10)设置在挡水板(9)的上部,且引流台(10)与挡水板(9)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蓄水槽(11)开设在生态砌块主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孔(12)开设在上卡槽(4)和下卡块(7)的左侧中间位置以及右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勇杨扬
申请(专利权)人:邵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