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07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第二头部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底部以及包被圈对婴儿头部的支撑,通过身体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圈对婴儿身体的支撑,使其可根据婴儿的身长等来调节包被大小,让婴儿有类似在子宫环境中的空间定位感,让婴儿感到舒适、安全,减少了莫罗氏反射后引起的易惊、哭闹等不良情绪,减轻了照护者的照护压力及病房护士的工作量,操作方便简单,使用者易掌握,尤其适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照护需求;同时包被片与包被本体可拆卸连接,使其可根据室温选择不同类型包被片,同时包被片在倍污染后更换更加便捷。同时包被片在倍污染后更换更加便捷。同时包被片在倍污染后更换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品
,涉及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

技术介绍

[0002]婴儿出生后离开母亲的宫腔,从宫内环境到宫外环境,从胎儿变成一个单独的个体,婴儿对外界环境及自身的转变非常的不适用,而且婴儿各个系统器官发育还不成熟,适应能力弱等,不能让婴儿有类似在子宫的空间定位感,降低婴儿的安全感,婴儿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应及不良情绪,而频繁出现莫罗氏反射,会影响婴儿的睡眠,同时婴儿频繁哭闹不仅影响着产妇及其他照护者的睡眠,还影响着产妇及照护者的情绪,除了措手不及更多地是担心、焦虑,甚至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气氛。产后病房也由于婴儿的频繁哭闹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需要频繁安抚婴儿、与家属解释婴儿哭闹的原因,同时传统包被包裹后不利于婴儿四肢活动,不利于婴儿的早期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婴儿的身长等来调节包被大小,减轻了照护者的照护压力及病房护士的工作量,操作方便简单,使用者易掌握的莫罗氏反射安睡被。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包括包被本体以及包被片,所述包被片盖设在在所述包被本体上,且所述包被片与所述包被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包被本体包括包被底部以及包被圈,所述包被底部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头部调整组件,所述包被圈边缘设置有第二头部调整组件,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底部以及包被圈对婴儿头部的支撑;
[0006]还包括身体调整组件,所述身体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包被圈边缘上,通过身体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圈对婴儿身体的支撑。
[0007]进一步地,所述包被底部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包被边,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被边上,所述包被圈边缘上设置有第二包被边,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以及身体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被边上,所述第一包被边与第二包被边之间的距离为8cm

13c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包括第一调整带,所述第一包被边上设置有第一调整腔,所述第一调整带穿设在所述第一调整腔内,所述第一调整腔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调整带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可拆卸连接,通过调整第一调整带与第一固定块的相对位置实现第一包被边的伸缩。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整带包括两带体,所述带体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调整腔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带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且两带体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两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为松紧带,且所述松紧带的长度为15cm

25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调整孔,所述第一固定块为调整纽扣,所述带体上的调整孔与所述纽扣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包括第二调整带,所述第二包被边上设置有第二调整腔,所述第二调整带穿设在所述第二调整腔内,所述第二调整腔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调整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可拆卸连接,通过调整第二调整带与第二固定块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二包被边伸缩使得包被圈发生形变来支撑婴儿头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身体调整组件包括第三调整带,所述第二包被边上设置有第三调整腔,所述第三调整腔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被边包被底部,所述第三调整腔开口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调整带穿设在所述第三调整腔上,所述第三调整带与所述第三固定块连接,通过调整第三调整带与第三固定块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二包被边伸缩使得包被圈发生形变来支撑婴儿身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整腔内设置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调整带一端与所述第三安装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调整带的长度为50cm

60c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包被边两侧设置有第一侧面系带,所述包被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系带相匹配的第二侧面系带,第一侧面系带与第二侧面系带相连接,所述第二包被边包被底部设置有第一底部系带,所述包被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底部系带相匹配的第二底部系带,所述第一底部系带与第二底部系带相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第二头部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底部以及包被圈对婴儿头部的支撑,通过身体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圈对婴儿身体的支撑,使其可根据婴儿的身长等来调节包被大小,让婴儿有类似在子宫环境中的空间定位感,让婴儿感到舒适、安全,减少了莫罗氏反射后引起的易惊、哭闹等不良情绪,减轻了照护者的照护压力及病房护士的工作量,操作方便简单,使用者易掌握,尤其适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照护需求;同时包被片与包被本体可拆卸连接,使其可根据室温选择不同类型包被片,同时包被片在倍污染后更换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包被本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包被片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包被底部;11、第一包被边;2、包被圈;21、第二包被边;22、第一侧面系带;23、第一底部系带;3、第一调整腔;31、第一调整带;32、调整纽扣;33、调整孔;4、第二调整腔;41、第二调整带;42、第二固定块;5、第三调整腔;51、第三调整带;52、第三固定块;6、包被片;61、第二侧面系带;62、第二底部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参照图1

3所示,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包括包被本体以及包被片6,所述包被片6盖设在在所述包被本体上,且所述包被片6与所述包被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包被本体包括包被底部1以及包被圈2,所述包被底部1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头部调整组件,所述包被圈2边缘设置有第二头部调整组件,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底部1以及包被圈2对婴儿头部的支撑;
[0024]还包括身体调整组件,所述身体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包被圈2边缘上,通过身体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圈2对婴儿身体的支撑。
[0025]本技术通过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第二头部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底部1以及包被圈2对婴儿头部的支撑,通过身体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圈2对婴儿身体的支撑,使其可根据婴儿的身长等来调节包被大小,让婴儿有类似在子宫环境中的空间定位感,让婴儿感到舒适、安全,减少了莫罗氏反射后引起的易惊、哭闹等不良情绪,减轻了照护者的照护压力及病房护士的工作量,操作方便简单,使用者易掌握,尤其适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照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被本体以及包被片,所述包被片盖设在所述包被本体上,且所述包被片与所述包被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包被本体包括包被底部以及包被圈,所述包被底部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头部调整组件,所述包被圈边缘设置有第二头部调整组件,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头部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底部以及包被圈对婴儿头部的支撑;还包括身体调整组件,所述身体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包被圈边缘上,通过身体调整组件调整包被圈对婴儿身体的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底部边缘上设置有第一包被边,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被边上,所述包被圈边缘上设置有第二包被边,所述第二头部调整组件以及身体调整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被边上,所述第一包被边与第二包被边之间的距离为8cm

13c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部调整组件包括第一调整带,所述第一包被边上设置有第一调整腔,所述第一调整带穿设在所述第一调整腔内,所述第一调整腔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调整带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可拆卸连接,通过调整第一调整带与第一固定块的相对位置实现第一包被边的伸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带包括两带体,所述带体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调整腔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带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且两带体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莫罗氏反射安睡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为松紧带,且所述松紧带的长度为15cm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孙琴徐丹凤杨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