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378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设计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开展涡轮发动机能量重新分布技术研究,将涡轮发动机压缩系统的高压气流和供油系统的高压煤油燃料部分引出,结合小空间燃烧及推力转化等技术,形成多个小型煤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战争中,随着强机动等战术指标提升以及各类防空装备飞速发展,战术态势瞬变对飞行器机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下一代战机的判别标准,但是美国和俄罗斯专家都认为下一代攻/防飞行器的基本特征都包含规避攻击的高速机动能力。当前导弹/靶机多以舵面气动力作为飞行中机动动作控制手段,采用此类非矢量喷气动力的飞行器单独依靠气动舵面难以实现高机动动作姿态,或是存在舵面控制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问题。矢量推进技术是现代飞行器实现高机动动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特点是通过发动机产生偏离飞行轴向的力矩来操控飞行器。该技术能够强化飞行器的敏捷性、隐身性。因此矢量推力动力系统方案成为国内外航空航天关注的重点。而传统矢量喷管装置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难以应用于导弹或中小型靶机。
[0003]其中,机械式直接推力矢量作为一种常规的直接控制力形式,其技术较为成熟,在运载火箭和战斗机等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它存在“活动部件多、偏转机构复杂、偏转响应慢、推力损失大”等缺点。机械式推力矢量一般包括二元机械矢量喷管和轴对称机械矢量喷管两种类型。该类推力矢量方案一般采用摇臂、驱动机构、连杆结合齿轮实现喷管收敛调节片的连续运动。方案的核心在于通过壁面的运动,改变壁面的空间角度,从而实现对喷出气流的约束,从而改变气流的喷射方向,实现矢量推力。
[0004]机械扰动式气动矢量喷管,包括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本体及安装在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本体内的机械扰动片,一方面通过机械扰动片的旋出在一喉道附近施加扰动,产生稳定的推力矢量;另一方面通过多个机械扰动片的组合控制,实现流过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的流量调节,使喷管实现宽范围内高效工作。此类方案基于喉道偏移式气动矢量喷管推力矢量产生的基本原理,通过机械扰动片的做动产生扰动代替气流注入产生扰动,实现了推力矢量。此类方案同样需要复杂的机械作动机构,在特定位置调整喉道处二次流流量比例,从而影响主流的流动方向。
[0005]上述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0006]1)动力系统矢量偏转范围小。喷气动力采用传统的机械扰动二元矢量喷管在几何尺寸受到的条件下,往往面临矢量偏转角度小的问题。
[0007]2)动力系统系统效率低,能量损失高。机械扰动矢量喷管往往在很短的距离内完成气流方向的偏转,在主流偏转需要极高的压力梯度,而高压力梯度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流以及主流中含能涡系结构的损耗,从而增大主流的流动损失。
[0008]3)动力系统复杂,生产成本高。无法与巡航导弹长航时低能耗的需求相吻合,且成本高昂,不适合大规模一次性使用。机械扰动喷管需要较多的传动结构实现喷管壁面或是流动控制壁面的偏转,相关资料表明机械矢量喷管的重量可以占发动机总重量的30%,从而增加系统复杂程度,降低了动力系统的推重比等性能。尤其对于能够偏转90
°
的轴对称矢
量喷管,面临着严重的传动结构复杂程度高和系统重量大问题。
[0009]4)适用范围窄。机械直接式矢量推力和机械气动式矢量推力对动力系统的机械驱动能力和承载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前应用范围主要为大型航空涡轮发动机,难以在小尺寸涡轮发动机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降低实现矢量推力的动力系统复杂程度和重量;2)降低实现矢量推力的动力系统成本;3)实现在小型喷气动力中应用;4)降低矢量系统中的气动和机械损失;5)最大程度上让飞行器获得矢量直接力以控制飞行器飞行状态。
[0012](二)技术方案
[00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中,将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设计为:包括伴随发动机2、空气流量调节阀4、引气管道5、引气环6和主发动机7,所述伴随发动机2为子发动机,且具有多个,主发动机7为涡轮发动机;
[0014]其中,在主发动机7压缩段安装引气环6,引气环6为环绕在主发动机机匣外部的环状空腔结构;引气环6的外部开设引气嘴,引气嘴的数量与伴随发动机2数量比例为1:1;引气嘴的出口连接引气管道5;引气管道5一端与引气嘴的连接;引气管道5的另一端与空气流量调节阀4连接;空气流量调节阀4与伴随发动机2连接,伴随发动机2采用微型冲压发动机;伴随发动机2和空气流量调节阀4根据飞行器需要,安装在飞行器的适当位置,其中伴随发动机2需要根据飞行姿态控制的需要确定安装的方向,空气流量调节阀4的安装位置根据飞行器需求确定。
[0015]优选地,所述微型冲压发动机设计为包括:进气管路21、旋流器22、燃烧室23、壳体24、点火器3、拉瓦尔喷管26、定位支板27、固定座28和旋流喷嘴29;其中,所述进气管路21通过法兰与壳体24连接和定位,且进气管路21进口为逐渐扩张段;燃烧室23和壳体4都为轴对称薄壁结构;燃烧室23和壳体24通过4个定位支板27固定,燃烧室23与壳体24之间形成环腔通道;点火器3安装在壳体24和燃烧室23的壁面上,其中点火器3固定在壳体24上的固定座28上;点火器3的轴向安装位置为轴向距离旋流器22出口1D~3D的范围,其中D为旋流器22的直径;旋流器22和燃烧室23之间连接,旋流喷嘴29固定安装在旋流器22内部;拉瓦尔喷管26固定在壳体24上;旋流器22与拉瓦尔喷管26位于燃烧室23两端。
[0016]优选地,所述引气环6与主发动机机匣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铆钉固定方式。
[0017]优选地,所述引气嘴和引气环6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焊接。
[0018]优选地,所述引气管道5一端与引气嘴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或基于法兰的螺栓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引气管道5的另一端与空气流量调节阀4采用法兰或插接方式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燃烧室23和壳体4的壁厚分布在0.5mm

2mm之间。
[0021]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板27外型为流线体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方法设计得到的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飞行器飞行姿态需要,确定需求开启的伴随发动机2的编号和推力;控制空气流量调节阀4和点火器3的开关动态,来实现每个伴随发动机2达到需要的推力值,
从而实现飞行器的最佳推力矢量控制,其中伴随发动机2的工作过程如下:将主发动机7中引出的高压或高压高温气流,通过主发动机机匣引流至引气环6进行整流;整流后,通过引气嘴分成1~4股气流,依次通过引气管道5、空气流量调节阀4,进入伴随发动机2;高压或高压高温气流进入伴随发动机2中的燃烧室23,在燃烧室23中喷油,通过伴随发动机2的点火器3进行点火,然后进行燃烧,进一步将燃油化学能量转化为热能加入到该高压或高压高温气流中,然后高压或高压高温气流通过伴随发动机2的拉瓦尔喷管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将多伴随矢量推力发动机设计为:包括伴随发动机(2)、空气流量调节阀(4)、引气管道(5)、引气环(6)和主发动机(7),所述伴随发动机(2)为子发动机,且具有多个,主发动机(7)为涡轮发动机;其中,在主发动机(7)的压缩段安装引气环(6),引气环(6)为环绕在主发动机机匣外部的环状空腔结构;引气环(6)的外部开设引气嘴,引气嘴的数量与伴随发动机(2)数量比例为1:1;引气嘴的出口连接引气管道(5);引气管道(5)一端与引气嘴的连接;引气管道(5)的另一端与空气流量调节阀(4)连接;空气流量调节阀(4)与伴随发动机(2)连接,伴随发动机(2)采用微型冲压发动机;伴随发动机(2)和空气流量调节阀(4)根据飞行器需要,安装在飞行器的适当位置,其中伴随发动机(2)根据飞行姿态控制的需要确定安装的方向,空气流量调节阀(4)的安装位置根据飞行器需求确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冲压发动机设计为包括:进气管路(21)、旋流器(22)、燃烧室(23)、壳体(24)、点火器(3)、拉瓦尔喷管(26)、定位支板(27)、固定座(28)和旋流喷嘴(29);其中,所述进气管路(21)通过法兰与壳体(24)连接和定位,且进气管路(21)进口为逐渐扩张段;燃烧室(23)和壳体(4)都为轴对称薄壁结构;燃烧室(23)和壳体(24)通过4个定位支板(27)固定,燃烧室(23)与壳体(24)之间形成环腔通道;点火器(3)安装在壳体(24)和燃烧室(23)的壁面上,其中点火器(3)固定在壳体(24)上的固定座(28)上;点火器(3)的轴向安装位置为轴向距离旋流器(22)出口1D~3D的范围,其中D为旋流器(22)的直径;旋流器(22)和燃烧室(23)之间连接,旋流喷嘴(29)固定安装在旋流器(22)内部;拉瓦尔喷管(26)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哲高中亚谷多多郭依尘余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