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保温墙体
,具体为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是一种非承重的功能性墙体,其一般现场装配于建筑承重墙体的外侧,从而实现对建筑的有效保温,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筑的宗旨,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0003]如公开号为CN111764585B的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通过基墙、龙骨和建筑装饰墙体之间的配合,首先将玻镁板贴合在龙骨的外侧表面,使用螺栓将玻镁板与龙骨进行螺纹相连,在将保温层和隔音层依次放置在凹槽的内部,在将装饰板对玻镁板的外侧表面进行覆盖,在使用胀管插入到圆槽的内部依次贯穿装饰板、隔音层、保温层和玻镁板,然后使用螺钉插入到胀管的内部进行螺纹相连,可以使装饰板与玻镁板进行对接安装,期间无需使用胶水进行粘合作业,以免出现刺激性味以及化学元素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节能环保,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换热温度进行自动调控,导致建筑内部的温度无法保持在合适、舒适的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墙体外侧的墙体主体(1),所述墙体主体(1)与建筑墙体之间连接有膨胀螺栓(2),用来实现墙体主体(1)的稳定安装,且所述墙体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楔槽(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置槽(4),开设于所述墙体主体(1)的下端内部,所述容置槽(4)的内侧活动设置有楔块(5);集热片(6),均匀设置于所述墙体主体(1)的外壁,用来实现热量的高效吸收;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一体化设置于所述墙体主体(1)的内侧,所述第一隔板(7)、第二隔板(8)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10),且所述通孔(10)的内侧活动设置有导热柱(11),用来实现热量的接触传导和墙体蓄热;第一隔热板(14),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1)侧壁,所述第一隔热板(1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囊(15),用来实现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第二隔热板(16),嵌入安装于所述墙体主体(1)的内侧,所述第二隔热板(16)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气囊(17),用来实现自动控温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栓(2)等角度贯穿于墙体主体(1)的边角处并与建筑墙体进行连接,且所述墙体主体(1)下端设置的楔块(5)与相邻墙体主体(1)上端开设的楔槽(3)凹凸配合,并所述楔块(5)为保温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片(6)的表面呈六边形结构设置,且所述集热片(6)与第二隔热板(16)的外侧呈一体化结构设置,并且所述集热片(6)为吸热金属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蓄热型装配式建筑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将墙体主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三组空腔(9),并且位于中间的所述空腔(9)的内侧填充有满仓的作为相变材料的固态石蜡,用来实现高效的蓄热。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