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彩侠专利>正文

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66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包括外壳,外壳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夯实腔,夯实腔上侧的外壳内设有升降动力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一个变化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给予夯实块一个固定方向的合力,提高夯实的力度,并且因为不直接接触夯实块,使得夯实过程中的受到的反作用力不会传递到设备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利用抽风机和隔断板,减小夯实块移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并且减少噪音的传递介质,同时达到降噪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利用设置在夯实块内,可单独运动的高密度粉末,使得在夯实过程中产生二次冲击,提高夯实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面建设
,具体为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

技术介绍

[0002]夯实机是一种在地面建设时提高地基密度、增强建设稳定性的设备,而现有的夯实机主要有两种夯实方式,一种是利用单纯的利用重力势能来进行夯实,但是这种类型的夯实机往往体积较大,使用场景有限,另一种是在重力势能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液压动力,而这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夯实块受到的反作用力会直接传递到油泵或外壳上,使得使用寿命下降,并且夯实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夯实腔,所述夯实腔上侧的所述外壳内设有升降动力腔,所述升降动力腔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所述升降动力腔中心位置的底面上固定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左右端面上驱动连接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升降轴,所述升降电机左侧的所述第一升降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左侧壁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的外侧壁上转动设有第二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有锥齿轮组,所述第一升降轴和所述第二升降轴上都设有卷绕轮,所述卷绕轮上卷绕有延伸到所述夯实腔内的拉绳,所述夯实腔内的所述拉绳上固定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夯实设置块,所述夯实设置块内设有可以对地面进行夯实的夯实机构;所述夯实腔的四周内壁上设有磁场设置块,所述磁场设置块上设有可以无反作用力提高夯实力度的电磁机构。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夯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夯实设置块下端面且开口朝下的夯实滑槽,所述夯实滑槽内滑动设有夯实块,所述夯实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夯实滑槽的顶面之间固定设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的夯实弹簧,所述夯实滑槽的左右内壁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且开口朝内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夯实块上,该夯实机构可对地面进行夯实操作。
[0006]按上述方案,所述电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夯实设置块四周外端面上的磁场导体,所述磁场设置块的内端面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电磁铁,该电磁机构可通过电磁感应增大夯实时的力度,并且不会受到反作用力的影响,提高了使用寿命。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夯实块内设有上空腔,所述上空腔下侧设有下空腔,所述下空腔和所述上空腔之间设有连接通道,该下空腔和上空腔内设有的高密度粉末可对地面产生二次冲击,提高夯实效果。
[0008]按上述方案,所述夯实腔上侧的所述外壳内固定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下端
面设有延伸到所述夯实腔内的进风管,所述抽风机的左右端面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且延伸到所述外壳外表面的出风口,所述夯实腔外侧的所述外壳下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隔断滑槽,所述隔断滑槽内滑动设有延伸到所述外壳外侧的隔断板,所述隔断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隔断滑槽之间固定设有隔断弹簧,该抽风机可使夯实腔内的空气含量减少,以减低夯实块下降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并且减少噪音的传递介质,达到降噪的效果。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隔断滑槽外侧的所述外壳下端面设有四个环状阵列设置且开口朝下的弹簧腔,所述弹簧腔上侧设有阻尼腔,所述阻尼腔内滑动设有阻尼活塞,所述阻尼活塞上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外壳下侧的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下端面固定设有摩擦接地块,所述摩擦接地块的上端面与所述弹簧腔的顶面之间固定设有阻尼弹簧,该阻尼腔可减少本专利技术接触地面时的冲击力。
[0010]按上述方案,所述外壳的右端面固定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可使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工程车上。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一个变化的磁场,通过电磁感应给予夯实块一个固定方向的合力,提高夯实的力度,并且因为不直接接触夯实块,使得夯实过程中的受到的反作用力不会传递到设备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利用抽风机和隔断板,减小夯实块移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并且减少噪音的传递介质,同时达到降噪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夯实块内,可单独运动的高密度粉末,使得在夯实过程中产生二次冲击,提高夯实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

A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限位槽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阻尼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为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上下和左右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详尽说明该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的具体特征:参照图1

图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夯实腔51,所述夯实腔51上侧的所述外壳11内设有升降动力腔12,所述升降动力腔12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二动力腔53,所述升降动力腔12中心位置的底面上固定设有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电机13的左右端面上驱动连接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升降轴32,所述升降电机13左侧的所述第一升降轴32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第二动力腔53的左侧壁转动设有传动轴35,所述传动轴35上固定设
有第二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二动力腔53的外侧壁上转动设有第二升降轴38,所述第二升降轴38与所述传动轴35之间设有锥齿轮组37,所述第一升降轴32和所述第二升降轴38上都设有卷绕轮33,所述卷绕轮33上卷绕有延伸到所述夯实腔51内的拉绳14,所述夯实腔51内的所述拉绳14上固定设有连接盘18,所述连接盘18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夯实设置块23,所述夯实设置块23内设有可以对地面进行夯实的夯实机构50;所述夯实腔51的四周内壁上设有磁场设置块19,所述磁场设置块19上设有可以无反作用力提高夯实力度的电磁机构49。
[0014]示例性地,所述夯实机构50包括设置在所述夯实设置块23下端面且开口朝下的夯实滑槽25,所述夯实滑槽25内滑动设有夯实块27,所述夯实块27的上端面与所述夯实滑槽25的顶面之间固定设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的夯实弹簧26,所述夯实滑槽25的左右内壁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且开口朝内的限位槽39,所述限位槽39内滑动设有限位块40,所述限位块40固定设置在所述夯实块27上,当升降电机13启动时,升降电机13通过第一升降轴32带动左右侧的卷绕轮33和第一齿轮34转动,第一齿轮34通过第二齿轮36带动传动轴35转动,传动轴35通过锥齿轮组37带动第二升降轴38转动,第二升降轴38带动前后侧的卷绕轮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包括外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下端面设有开口朝下的夯实腔(51),所述夯实腔(51)上侧的所述外壳(11)内设有升降动力腔(12),所述升降动力腔(12)的前后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二动力腔( 53),所述升降动力腔(12)中心位置的底面上固定设有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电机(13)的左右端面上驱动连接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升降轴(32),所述升降电机(13)左侧的所述第一升降轴(32)上固定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第二动力腔( 53)的左侧壁转动设有传动轴(35),所述传动轴(35)上固定设有第二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二动力腔( 53)的外侧壁上转动设有第二升降轴(38),所述第二升降轴(38)与所述传动轴(35)之间设有锥齿轮组(37),所述第一升降轴(32)和所述第二升降轴(38)上都设有卷绕轮(33),所述卷绕轮(33)上卷绕有延伸到所述夯实腔(51)内的拉绳(14),所述夯实腔(51)内的所述拉绳(14)上固定设有连接盘(18),所述连接盘(18)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夯实设置块(23),所述夯实设置块(23)内设有可以对地面进行夯实的夯实机构(50);所述夯实腔(51)的四周内壁上设有磁场设置块(19),所述磁场设置块(19)上设有可以无反作用力提高夯实力度的电磁机构(4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建设用无反作用力夯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夯实机构(50)包括设置在所述夯实设置块(23)下端面且开口朝下的夯实滑槽(25),所述夯实滑槽(25)内滑动设有夯实块(27),所述夯实块(27)的上端面与所述夯实滑槽(25)的顶面之间固定设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的夯实弹簧(26),所述夯实滑槽(25)的左右内壁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且开口朝内的限位槽(39),所述限位槽(39)内滑动设有限位块(40),所述限位块(40)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彩侠
申请(专利权)人:马彩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